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咱们不只要嫣红斋的铺子,连他们制作胭脂的作坊也得一并盘下来。”
“王老板肯吗?那是他们祖传的手艺家业,向来传子不传女。”
“王老板的儿子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铺子、作坊到他手上,肯定两个字——完蛋。王老板不会不知道这点,这是我们可以相谈的空间,只是得先拟个让人心动的好契约才成。”晴儿心底忖度,倘若买卖顺利,或者可以说动爹爹把家后面那块地皮拿来盖作坊,招募更多的人才,扩大产量。
“知道了,小姐是要雨儿拟契约吧。”雨儿笑道。
“自然是,这方圆十里,谁的字赛过咱们家雨儿,若非爹爹固执,我就请你当大帐房。”
“小姐别开玩笑了,成天对着那些数字,谁受得了。”与其看帐本,她宁可伤伤眼力,多绣几朵花。
看着雨儿避之唯恐不及的表情,晴儿忍不住嗤笑出声。
“你啊,没出息。”
“小姐出息,丫头自然跟着出息,假若丫头没出息,自然是…”雨儿斜眼瞄她。
“是是,是本小姐的问题。”说完,两人都笑了。
她们继续说着、走着,突然看见街边有两个卖包子的摊贩,两摊中间隔着一摊卖字画的。
左边那摊生意好得不得了,叫卖的是个俊俏的少年郎,婆婆妈妈们全围在他身边,他一面卖包子、一面与顾客们说说笑笑,还不时讲些趣闻、故事,让众人买完了包子,还舍不得离开。
相较之下,右边那摊包子的情形就惨了,吆喝生意的是两个七、八岁,全身脏兮兮的小孩,他们扯着喉咙喊了老半天都没人搭理,小的那个越卖越心酸,喊着喊着,竟掉下眼泪。
晴儿停下脚步,沉半晌后,问:“雨儿,你说,这年轻人一个包子卖三文,小孩只卖两文,为啥大家全往年轻人那里挤?”
“可能是看那娃儿全身脏兮兮的,怕包子不干净吧。”
“是有这个可能。雨儿,你去年轻人那里买个包子来尝尝。”
“小姐饿了吗?不过…咱们不是要上典心楼?”
“别问,去买就是。”雨儿颔首,转身去买包子,回到晴儿身边时,发觉她也买回了另一摊的包子,她先是掰一口放进嘴里细细咀嚼之后,又尝了尝雨儿手中的包子。之后,她把两个包子递给雨儿。
“你试试。”雨儿依言分别试过两个包子。
“你觉得怎样?”
“三文钱的不怎样,倒是两文钱的不但馅料扎实,面皮也得极好。”
“是啊。可见得大家买东西是看门面、看伙计,就是没想过要货比三家。”
“又不是买古玉还是瓷器,不过是个吃进肚子里的小东西,谁会花那个心思去货比三家。”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晴儿率先往那卖包子的小孩跟前走去。
他们一眼认出她是刚刚买包子的姐姐。
“姐姐,你还要买包子吗?我娘是天底下最会做包子的,她的包子会让人越吃越上瘾,大姐姐,要不要多带上几个?”年纪稍长的男孩说。
晴儿笑看对方,他是个会做生意的孩子,可惜人们太重视外在。
她弯下身,对着一旁的小女娃儿说:“小妹妹,怎么苦着一张脸?做人呐,当学弥勒,宽容豁达,笑容可掬,自然会有福气上门。”听见晴儿的话,小女娃却哭得更起劲。
“咱们没有生意,爹娘还等着我们卖了包子,买米回去。”
“你爹娘呢,怎会让小小年纪的孩子上街卖包子?”晴儿皱眉,细细打量着这对骨瘦如柴的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