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无烟战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经过大批探子的打听,了解到梅香城详细的经营模式,邱家商会的买卖规则,何定南便有样学样,在建业城用上同一套。
何定南在建业城开办一座大形买卖中心,也让全国各地的商人,到这儿买货卖货,从中赚取差价。
又令建业城商业贸易税率,降到比梅香城更低的以十税一,务求引到梅香城的商人,转到建业城来买卖。
总之,邱家商会在梅香城的那一套,何定南就将它照抄过来。
在何定南认为,江东的基础比起北海,稳固和雄厚多了,没有可能会输给北海的。
不过有两个问题,何定南一直困扰著。
首先是海盗,自从在建业城的改变,东海大海贼宗永,便越来越猖狂,江东的海军本无从对付。
很多很多到建业城的商船,都被宗永洗劫得一乾二净。
何定南也学过邱家商会的作法,为商船提供’损失赔偿’的保证,但不到二个月,他就发现实在得不偿失,越来越多的商人前来索偿,为了名誉,他又不得不赔。
到最后,他终于放弃实行这个计划了。
他一直怀疑,为什么邱家可以经营’损失赔偿’而不倒闭。
何定南假想过,宗永有可能和林思勾结,不过很快他就打消这个念头了。
在东海遇劫的商船,邱家也有不少,更不要说其他江南华北的商人了,而且邱家曾经因为反抗,全船人员被杀,邱家本没可能和宗永有关系的。
第二个麻烦,就是与各地商人的关系了。
何定南一直和江南的上官武不和,过去时常留难一些江南的商船,令很多江南商人都不喜在建业城
易。
同时,江南和江东大部份特产都是一样,所谓同行如敌国,一直以来,江东和江南商人之间,都有种不友善的气氛。
北海邱家本身是江南世家,因为和林思结成姻亲,才将基地转到北海。
邱家本身和江南的商人有很好关系,也和西南的商人有很多的商业易,江南和西南的商人,
易对象自然不作他想。
华北和西北的商船,倒是何定南没有什么过节,在他们看来,那儿有较高的利润,就会去那个地方贸易。
不过,梅香海峡启航三年多了,这些商人都习惯在梅香城,和邱家商会打道,形成一种惯
,邱家商会经营手腕十分高明,让每一个商人都喜
和它作买卖,省时省力。
清梅在梅香海峡还未建成前,已经著手和华北和西北的商人打好关系,双方几年来一直合作愉快。
没有大的商家会特地越过东海,到建业城作买卖,除了海盗的问题外,清梅的际手腕,梅香城的纸醉金
,舞会的演出,令商人们在梅香城
连忘返。
即使有这两大问题困扰,何定南在建业城的改变,还是有好处的。
有不少小商人,都纷纷前来建业来买卖。
这些人都是来自华北或西北,他们都是看上江东有较大的利润,而越过北海而前来。
这些商人,载著皮革,羊,鹿角,马匹等北方特产,到建业来贩卖,而后再盛著江东的丝绸和茶叶回华北。
由于没有了邱家商会这个中间人,利润自然比较多,减去梅香海峡的过海费和江东的税收,这些小商人仍然比跟邱家易赚得更多钱。
事实上,开始时他们只是抱著尝试的心态,一旦嚐到甜头,便将消息散播出去,令到有很多商人跟随著,做成一股热。
何定南自然乐于见到这些小商人来易,即使他们
易额不大,可是胜在数量多,也可让江东的货物有个好销路。
由于宗永时常带著海盗来扰,何定南更下了血本,派遣十万水军,在长白水寨较远的地方,集中护卫这些商船,令他们安心到建业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