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42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南汉宸却说:“把地址记在脑子里,然后烧掉。”于佩琛又把稿纸掏出来,认真记内容,张口直接把纸到肚子里。

“去吧。”南汉宸这才展笑容。……“先生,周公馆到了。”黄包车夫对车上的客人说。

郑介民掏钱付账,把帽檐得很低,生怕被人给认出来,小心翼翼地跑去按响门铃。

南汉宸怕被郑介民调查抓捕,郑介民同样如此,他怕被本特务和张敬尧的部下谋害。

去年张敬尧秘密联络本人,想要在北平和天津搞事,帮助本关东军占领平津两地。戴笠得知消息以后,立即派郑介民去刺杀汉张敬尧。

郑介民亲自化装成南洋回国的华侨,住进六国饭店进行侦查,等把张敬尧的情况清楚以后,再派华北区行动组组长白世维动手。

刺杀成功以后,郑介民立即返回南京,再也不敢回北平了。他害怕张敬尧的旧部,以及本特务对他进行报复。结果堂堂的华北区(特务组织)区长,连自己的北平总部都不敢呆,戴笠无奈之下,只好改任王天木接任华北区区长。

郑介民甚至连区长移手续都不敢去北平办理,吓得躲在南京整天看书学习,气得戴笠直想把这家伙给踹死。

至于这次天津的行动,郑介民本来也是拒绝的,因为天津比北平还危险,张敬尧的旧部和本特务都在这边啊。可为了前途,郑介民只能拼命。

因为蒋介石决定效仿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中国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并准备派遣一批人去德意两国学习。这可是个美差,他们的任务一是学习法西斯的统治手段,二是发展复兴社(蓝衣社)在欧洲的组织。如果干得好,很可能成为国在欧洲的特务头子。

郑介民听到风声,立即主动请缨来天津办事,想要好好的表现表现。

不过嘛,拼命让手底下的人去拼就行了。天津实在太危险,郑介民决定做做样子就够了,顺便还可以在周赫煊那里打打秋风,即便不能来磺胺药的份额,也可以趁机结周赫煊这号人物。

“陈先生请进!”佣人把大铁门打开。

郑介民这次来天津不敢用真名,他现在的化名是“陈杰夫”。即便是到了周家的花园中,郑介民依旧用帽檐挡着自己的脸,这家伙的警惕实在太强了。

来到客厅坐了片刻,郑介民就看到周赫煊笑呵呵地走来,说道:“郑兄,久仰大名,早就想认识认识了。”郑介民连忙起身,抱拳道:“明公安好!”第565章【逢场作戏】(里番)周赫煊热情地说:“当不起郑兄的‘明公’之称,郑兄才是国家栋梁,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郑介民笑道:“我哪里有什么贡献,只是一个跑腿儿的而已。”

“郑兄何必谦虚,你一人可抵十万雄兵!”周赫煊恭维道。

这马拍得舒服,因为戳到了郑介民的得意之处。几年前,他确实凭借一己之力,瓦解了李宗仁、白崇禧的十万军队。

如果说戴笠是蒋介石的“佩剑”,那么郑介民就是蒋介石的“匕首”,有时候短刀子捅人招招致命啊!

郑介民幼年丧父,兄弟众多,家无恒产,只勉强读完旧制小学,10多岁就跟同乡去南洋谋生。他最初在橡胶园当学徒工,勉强只够自己糊口。由于在南洋做苦工的华侨大都是文盲,而郑介民却读过小学,能写能算,很快便在一家养鱼池当记账的,收入不但能够维持自己开销,还能时常寄回老家孝敬母亲。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啊,多读书是没坏处的。

但给养鱼场记账也非长久之计,郑介民听到黄埔军校创立的消息,立即跟同乡一起到广州报考军校。结果那位同乡被录取了,郑介民却悲剧落榜,他辗转投入吴铁城的军士队当学兵,并积极补课用功,终于考进了黄埔第二期。

那时候的郑介民勤奋刻苦,一有空就看书学习,他后来时常对人说:“一个人没有机会读书,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于是乎,这个小学毕业的南洋苦工,凭借自己的努力,居然顺利入读莫斯科中山大学,还在大学期间撰写著作《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

这本书其实写得很烂,只重复了某些二学者的陈词滥调,说什么中国没有阶级之分,只有民族问题,马列主义的学说不适合中国国情。由于实在写得太拙劣,以至于连郑介民自己,后来都不愿再提这本书。

不过在当时,这本书却获得了蒋介石的赏识,郑介民还因此成为蒋介石的侍从副官。

直到蒋介石要玩“大裁军”,搞得各地军阀剑拔弩张,郑介民立即主动请缨,装作穷困潦倒的模样去投靠同学李宗义(李宗仁胞弟)。

在李宗仁的军队里,郑介民利用机会拉拢总部机要人员,把李宗仁各部的秘密电码本拍成照片,又把其兵力、驻地、人数、装备、军官信息抄录出来,秘密送给蒋介石,使得蒋介石掌握了第四集团军的全部情况。

紧接着,郑介民又利用李宗仁部队里的派系矛盾,各种挑拨离间,然后把情况秘密告知蒋介石。蒋介石立即派人去收买拉拢,并分化瓦解第四集团军。

当李宗仁决心进取湖南时,立即罢免了亲蒋的湖南省主席鲁涤平,换上亲桂的何键担任省主席之职。

此事蒋介石简直笑得肚子痛,因为通过郑介民的努力,蒋介石已经暗中收买了何键。他认为时机已到,立即在南京扣押李宗仁,并免除李宗仁的全部职务。

李宗仁在重获自由后,便联合白崇禧通电反蒋,准备配合北边的冯玉祥、阎锡山一起干大事。

结果冯玉祥还没来得及动手,桂系部队便一败再败,因为桂军好多将领都已经被蒋介石收买,盘踞在武汉的10多万桂军瞬间土崩瓦解。

也即是说,郑介民单匹马跑去桂军搞事,让蒋介石轻松除掉了桂军的十多万兵马。正是因为解决了后顾之忧,蒋介石在中原大战爆发后,才敢调主力北上,否则蒋介石本就撑不住地方军阀的南北夹攻。

郑介民由此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常年在各地军阀部队中游走,帮助蒋介石刺探情报,收买瓦解地方军阀。他的大名已经传遍了军阀界,被郑介民坑过的军阀恨不得将其剖心挖

如今郑介民在军阀界已经声名狼藉,没有哪个军阀敢接待郑介民,一个个都跟防瘟神一般防着。

一人可抵十万雄兵,这是郑介民最得意的事迹。他被周赫煊这个马拍得心花怒放,哈哈大笑道:“明公谬赞了,我只是个马前卒,真正运筹帷幄的还是委员长他老人家啊。”周赫煊又说:“郑兄不必谦虚,就说你去年刺杀汉张敬尧的壮举,保住北平、天津的安全,就令周某到万分钦佩。”这个马瞬间拍到马脚上,郑介民听了差点惊得跳起来,慌张地问:“明公怎么知道是我杀的张敬尧?”周赫煊笑道:“哈哈,我在平津也是有些朋友的,这种事情不难打听。”郑介民惊疑不定,连忙说:“明公且勿声张,我破坏了寇的计,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报复。”周赫煊随口问道:“郑兄这次又是来天津铲除汉的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不必了,不必了,”郑介民连连摆手,“我已经有了万全之策,不劳明公费心。”

“如此我就不再多问,”周赫煊一副热血报国的模样,说道,“只要是对国家有利,郑兄支会一声便可,周某保证全力以赴!”

“明公真是国之干城,”郑介民商业互吹一番,为难地说道,“实不相瞒,兄弟手下为了铲除汉,经常血受伤,许多时候都缺乏药品。听说明公有磺胺药的路子,不知……”周赫煊立即拍脯说:“放心,我怎能让英雄血又泪,不知每年10万元的磺胺可够用?”

“够了,够了!”郑介民大喜。

每年进口10万元的磺胺,这些小钱不必惊动蒋介石,郑介民完全可以装进自己的包。即便再分润一些给地头蛇和经销商,郑介民每年也至少能赚到二三十万大洋,这可是一笔巨款。

这世上能够用钱解决的事,那都本不叫事儿。

而且郑介民这人胆子小,胃口也不大,很容易就能喂,周赫煊觉得自己做了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周赫煊笑着邀请道:“今晚我太太孟小冬有一场戏,郑兄要不一起去捧场?”

“那就不必了,兄弟还有秘密任务在身,”郑介民抱拳说,“明公高义,在下没齿难忘。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兄弟保证竭力帮忙!”

“哈哈,都是朋友,何必说那些见外话。”周赫煊亲热道。

事实上,两人说了那么多,除了磺胺药的生意以外,没有一句话可以相信。

都是影帝啊!

夜晚。

只穿了一条吊带睡裙的孟小冬,出的香肩与锁骨充惑力。

周赫煊搂着费雯丽吻的同时,也把孟小冬拉进自己怀里,左拥右抱地与两女吻起来。

这一个多星期,三人天天晚上都腻在一起,孟小冬对双飞这件事,从最初的抗拒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接受甚至开始享受了。两具洁白的玉体横陈在,两个美女一起伺候一个男人,可以说是无比人,二女身材均是玲珑别致,俏美动人,周赫煊可以说是不释手。

这种双飞的戏码,孟小冬已经是能生巧,再加上又有意在费雯丽面前示威一番,所以对周赫煊异常的狂热。

而费雯丽却显得还有些羞,看到孟小冬在周赫煊的亲吻抚摸下叫的放不堪,心里只能暗骂一句“妇”。

“来,你们两个趴下,给我!”周赫煊躺在上,指着长无比的大

“好,煊哥,人家给你吃……”孟小冬早就吃过好几次“冰淇淋”,对这家伙一点也不陌生,翘着洁白的股就握住那长壮硕的大,鄙视地看了费雯丽一眼,轻蔑地说道:“学着点儿!”说完,孟小冬张开红润的小嘴,就将长壮硕的大包在了嘴里,上下滋滋有味地咀,动作狂热,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