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隔樓望月滿懷清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認識陶天月在2003年,我一本校園小説出版,經朋友介紹請他老人家題寫書名。鑑於他的大名,我誠惶誠恐提些土貨敲開他的門,他一見面就説出本書不容易,帶什麼東西呢!一句話讓人心中暖乎乎的。

此後,我去陶天月家就多了。在安徽老藝術家中,我往得自然,出自內心的隔段時間想看看的有幾位,一位是魯老彥周、一位是王老冠亞,再一位就是陶老。這幾位藝術家成就大,但人隨和,一如我的祖父般待我親切。

魯老謙和,對待年輕人充滿關愛;王老厚道,講起往事繪聲繪;陶老則智慧圓融,天親和、風趣。他聊起剛剛參加革命時在我老家望江縣雷池鄉當鄉長,處理童養媳的故事讓人捧腹大笑,講起安徽文藝界的故事也是口就是幽默經典。他熱力四,很有“氣場”什麼活動,有他在就有歡笑。去年,安徽書協成立三十週年大會上,他作為書協老領導、名譽主席發言。我想,這樣的場合陶老肯定會程式化地説些勉勵、祝福的話。誰知他一開口,氣氛立馬活躍起來,掌聲陣陣。他看似隨意而談,但內涵深刻,回顧了書協創辦的艱辛,總結了今天的成就,並表示路還遠,年輕書法家還要努力。這種有染力的説話水平不是一般人能及的,這緣於他豐富的閲歷,豁達的情懷。

陶天月的藝術成就與他的稟賦、勤奮分不開,也與其家庭環境分不開。他1931年出生在長豐縣陶樓一個書香門第,祖父陶干城是一位開館授徒的飽學之士。父親是一位老名中醫,寫得一手好字。祖父對長孫陶天月非常痛愛,要求也嚴格,親自為他啓蒙,描紅、臨帖,進行規範訓練。這培養了他極大的書畫興趣,也練就了紮實的童子功。他的書法先學顏柳,繼學王羲之、王鐸。對於王鐸沉雄豪邁的書風,陶天月極為讚賞。因而,他的書法作品收了諸家營養,尤以王鐸居多,融合個人的格稟賦,形成了敦厚典雅的陶體書法。

陶天月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畫家。解放初期,他從事過連環畫創作。隨後與賴少其一起創作版畫,為新徽派版畫藝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國畫作品,構圖清新嚴謹,筆墨渾厚,雅俗共賞。尤其是他畫的水仙,着自然,格調高妙,洋溢着無限生機。可以説,當今國內畫水仙的,鮮有出其右者。也因此,大家送他一個雅號——“陶水仙”陶天月之所以大名貫耳,不僅僅在於他取得的藝術成就和非同一般的社會地位,更在於他的高尚的品德。他於社會有一種悲憫的人文情懷,看到弱勢者總是賦予同情,儘自己力量去幫助。對待後學青年,也是極力扶持。幾年前,他回一趟家鄉陶樓,看到當地學校條件差,憂心忡忡,投入書畫創作,集資60萬為家鄉建起一所教學樓。

他的襟極其開闊,主張藏字於民,終展紙揮毫。因為上門索字的太多了,不得已也收些潤筆費,但從不計較多少。不像有些書畫家,不見錢就是身體不好公務繁忙,一副完全為金錢而藝術的姿態。實際上,我在他家看到北京一些文化單位寄給他的潤格匯款單,一幅書法都是六七千元,國畫則是每幅兩三萬。對於生活貧困的索字者,陶天月則是分文不取,而公益活動,他則是鼎力支持。於他而言,藝術才是心靈的最好撫藉。

陶天月朋友多,懷着平常心、無所求的人則是他的摯友。他喜愛與摯友相聚,清茶濁酒中,最能見他的真情。但不管應酬怎樣多,回來再晚也要看書寫字作畫。著名作家白榕曾與他是近鄰,寫過“隔樓望月”的文章。夜半更深,一代大藝術家燈影下耕耘的身影是多麼有詩意的風景,而他的作品,則讓我們滿懷清輝,心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