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秀灑脱淡雅超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2002年認識陳廷友起,每年我都要走進他的畫室幾次,看看他作畫,聊聊藝術與人生。在我的心目中,他既是一位讓我敬重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厚道的兄長。
1963年出生的陳廷友,幼時便喜愛畫畫,看到雀躍枝頭的小鳥,他會立即勾勒,神態躍然;看到盛開的花朵,他會全神描繪,生機盎然。二十多歲便在合肥舉辦畫展,聲譽鵲起。
一個藝術家的成就離不開自身的悟、追求,也需要一定的機緣。也許是上天對這位藝術才俊的垂青,他得到藝術大師亞明先生的賞識,並被收為入室弟子。亞明曾任江蘇美協主席、是“新金陵畫派”的中堅推動者和組織者。當時,亞明在太湖畔的近水山莊潛心研究書畫,已經不願輕易接收弟子,是陳廷友的作品打動了他,他從作品中看到了藝術專業畢業的陳廷友的潛力,更為重要的是,他
鋭的眼光看出了
於畫而訥於言的陳廷友的悟
與執着。
從此,陳廷友經常走進這樣一位大畫家的近水山莊,聆聽恩師的教誨。甚至,入住山莊,與恩師朝夕相處,悉心領悟。有時,隨老師外出寫生,進步飛快。一次,亞明觀看他的作品後,驚喜地題寫:“廷友近作意境寬遠和諧,氣韻生動…近作能見傳統風範,又注入現代美學意識。”他對自己晚年的這位弟子甚是器重,也給予厚望:“中國畫貴在意境,筆墨不可勿。陳生能苦學先人,他必大成器也。”亞明對陳廷友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到修身做人,小到筆墨的
妙把握。幾十年的心追手摹,陳廷友在領悟恩師的筆墨
髓後,融入自己的個
,他的山水畫,潑墨寫意都是自然天成,氣韻靈動,獨具意藴。
陳廷友畫路寬廣,不僅表現在題材的多樣上,同一題材也是風格多變,以他的山水畫為例,有的側重骨力,線條遒勁,鋼鑄鐵打一般;有的側重清潤淡雅,給人煙雲空濛之
,呈現出逸秀灑
,淡雅超曠的美學風貌。當然,陳廷友的山水畫作中,他似乎偏愛後一種。在他合肥、黃山、廣州、寧波、南京、上海舉辦的一些畫展上,人們更多看到的是他那些筆墨隨意而生氤氲空靈的作品。這緣於外表樸實的陳廷友,骨子裏
淌的是濃郁的詩情。
陳廷友讓人稱道的,還有他的為人,厚道、不張揚,甚至是格外謙虛。他的謙虛是發自內心的,這緣於他對整個中國畫的全面認識,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初識陳廷友的人,覺他內斂含蓄,但相處久了,你會發現他的睿智。我一直認為這樣的
格與心智很適宜搞藝術,而且是成為藝術大家的品質。
陳廷友的作品已經具備大家氣象,以他的悟和勤奮,藉以時
,必然會攀上更高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