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86章商業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面對着李世民一眾大臣瞠目結舌的表情,李安然的心裏自然是暗不已。至於為什麼要把發票和税收給折騰出來,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進一步改變大唐時空的運行軌跡,也好從中獲得更我的好處。

“當然,這些定額手撕發票上的面額大小並非關鍵,關鍵得是每個月購買發票的總額度。比如之前説得青樓,還有鹽、鐵等暴利行業,在我看來這種就屬於必須重税的對象。而具體要怎麼樣來限定這個額度,則需要本行業的不同情況來制定。”

“至於這些發票的用處,相信剛剛各位也看到了,在商家購買完固定數額的發票,也就等於納完這個月的税之後,在顧客購買物品時就可以將相應額度的發票撕下給對方。這樣一來,顧客有了購買物品的憑證,一旦物品出了問題,就可以憑票找上門。”

“這二來嗎,每一本發票上的存,也可以做為計算每一家商鋪生意好壞、物品去向的一種憑證。有了這憑證,不管是對於制定新的税收標準,還是對物品去向的調查都會有着一定的便利。當然,發票的使用最大的好處就是,國家有錢了。”隨着李安然把這番話説完,整個雅間裏的氣氛已經變得徹底安靜了下來。除了圓桌正中間擺着的那品鴛鴦大火鍋還在“咕嘟咕嘟”地翻滾着,就連平裏的大老們,也都被剛剛這番關於發票和税收的話給驚得呆住了。

身為一國之君的李世民。對於增税會產生的種種不良後果可是相當的清楚,在沒完全懂這件事情這前,可不敢輕易地下什麼結論,所以,在沉了一會兒後,開口問道:“真人,你的意思是通過這種發票,可以來增加税收?”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這種税並非針對外面的那些普通百姓,同樣也並非針對那些達官貴人。針對的僅僅是所有的商業活動。也就是俗話説得買賣。”説到這裏,李安然停了停,措詞了一番後又説道:“就拿我們吃得這一頓飯來説吧。”

“表面上看,做為買家的我們在得味樓享受了一桌香味俱全的美食。付出的是一筆數量可觀的錢財。而做為賣家的得味得。得到得是一筆有着不錯利潤的錢財。至於付出的則是上到店鋪建造時的種種花費,下到在廚每個月的薪水,我稱這些為成本。”

“這裏的成本。指得是商品的價值範疇,而這個範疇並不僅僅侷限於商品本身,同時還包括在銷售這件商品時所投入的人力、物力甚至是前面説到的物等方面。將製造商品時所產生的種種費用和銷售商品時產生的種種費用加在一起,就是成本。”

“當然,這只是我儘可能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如果要更專業一些,這裏面涉及到的東西還有很多。不過,暫時與今天關於發票的話題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如果聖上和各個大臣們有興趣的話,回頭我會再上個摺子,到時候再詳談也不遲。”看出眼前這幫子歷史人物都對自己所説得成本有着很大的興趣,李安然連忙打住這話題,然後言歸正轉道:“接着剛剛關於這頓飯的話題,表面上我們付出一定的錢財得到了一頓美食,而得味樓烹製出一桌好菜,賺到一定的利潤。”

“比如説,這頓飯我們吃了二十貫錢,那麼以得味樓這種餐飲業試行的税收標準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來算,就要上繳兩貫錢的税收。按照我對長安城和藍田縣城各酒樓、酒肆的調查,自然不可能有這麼多,但架不住細水長。”

“老話説得好,聚沙成塔、滴水成河。而且整個大唐又有多少的酒樓、酒肆?要是能將這種税收的方法推廣開來,不説其它行當,單就這個行當每年需要納的税費也不會是個小數字。而且,我之前也説,這還只是浮於表面的一部分。”

“大家試想一想,想要烹製出這一桌子菜,人工什麼的先不去考慮,光是購買的食材、香料,甚至是裝菜的這些碗碟,是不是都需要花錢?而種植這些食材、香料和器具的賣家,是不是也有類似的需求?一旦產生了買賣易,是不是也要税?”説到這裏,知道一次説得太多,這幫歷史人物多半是腦子轉不過彎來的李安然,這才停下口,端起酒杯自斟自飲了起來。

而李世民他們,也下意識地順着剛剛的那番驚世駭俗的內容繼續想下去。結果,越想越是心驚、越想越是害怕。

“不對!”率先反應過來的李世民,突然一拍桌子,説道:“按照真人剛剛所説得,這種只是針對具體的買賣而不是個人的税,需要以這種發票為憑證。可如果賣家不用這種憑證呢?或者減少使用,那剛剛所説得的税費豈不是等於白費?”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幾個大臣也想到了。只是礙於不敢表現的比大唐皇帝陛下還要聰明,所以才憋着沒有説。眼瞅着這個問題被提了出來,自然都不約而同地拿眼神看向了某個“罪魁禍首”

“聖上聖明,剛剛所説得可能確實存在。不過,税收這種東西本來就需要具體的人來遵守。只要能讓廣大的百姓都培養出購買東西時索要發票的習慣,到時候那些商家想不給都不行吧?更何況,聖上你可是一國之君,完全可以頒佈相應的税法出來。”

“有了相應的律法,再加上百姓們養成的習慣,就算不敢説能夠十成十地避免偷税漏税的可能,但也足以對這種税收方式起到很好的推廣與保護作用。”並不意外對方能想到這一點的李安然,聳聳肩,笑着説道。

面對這停頓一下都沒有,直接就給出的答覆,甭管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無忌他們,都不得不承認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真要是能把這種税給推廣下去,不但可以增加國家的收入,而且還可以避免以前各種税費傷民的情況出現。

“可如果買賣雙方説好了不需要發票,就算有了相應的律法不也是枉然?”又想到一個問題的李世民,繼續挑病道。

“聖上聖明,其實不管有怎麼樣的律法,都是有漏可以鑽的。想完全杜絕這種逃税漏税的可能,不説我這個新税,就是以前的那些個老税又有誰能保證就沒有類似的情況出現?”知道這個問題自己也解決不了的李安然,反問道。

“這…”面對這樣的説法,清楚這種事情確實一直都存在的李世民和一眾大臣們都不由出了一絲苦笑。

“不知真人試行的這種税,又是什麼税呢?”眼神深沉的李世民,問道。

“此税,我稱之為商業税。依營業額也就是買賣額計算的一種税。目前暫定為十四的級別,税率最低為百分之一,也就是半成,最高為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三成。個人覺得,象青樓、賭坊這樣的場所,就應該重税,三成都嫌少,最好能五成。”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國家落得更多的税收,同時也可以對這些產業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控制。當然,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大旱引起的天災導致欠收,還可以針對的進行減税甚至是免税。”放下酒杯的李安然,笑着説道。

隨着話音落後,整個雅間裏再一次沉浸到了寂靜之中。包括李世民在內看向某人的眼中,都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了震驚、不可思議等等複雜的神,ps:今天第三次求訂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