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88獵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清早,見一隻喜鵲停在了宮內的檐角上。秋風瑟瑟,這喜鵲卻是打了兩下翅膀,神抖擻,看着就讓人討喜。

柳姑姑進來,見到主子坐在窗台邊,心頭一咯噔。

直到聽見聲音,花夕顏方想起自己坐沒坐相。在現代當頭的時候,她照樣習慣了,沒人的時候讓自己放鬆,這時候別指望她能裝着當淑女。跳坐在窗户上,晃動兩隻繡花鞋。

“進來吧。”花夕顏一句話,讓想退出去的柳姑姑只能硬着頭皮進來。

柳姑姑只覺這主子不知是不是近秋的緣故,情是越來越難以捉摸了。

花夕顏是有種這半個月的過去宛如恍然一夢的惜嘆。

想半個月前,京城百姓,只知道朝廷在火刑架上燒死兩個罪大惡極的罪犯,卻完全不知道底下真實發生的事。當年謀劃咒死她的一系列幕後黑手胡氏自食其果,其餘案犯一概落網。事情本該到此落幕。然而接下來的事情,朝廷並沒有掉以輕心的時間。進一步挖掘剿滅胡氏一支殘留在朝廷裏的人,是項十分漫長的工作。為此,皇帝下令,組成了專項調查組,以內閣牽頭,每督辦上報,務必在年內將此事辦到有個眉目。

與此同時,前,長公主府的駙馬爺出殯了。由長公主向皇帝求情,終究為了未出嫁的季瑤郡主的顏面,本是作為叛臣不能安葬入皇家墓園的駙馬爺,在雲嶺山腳下獲得了一塊墓地。駙馬爺的葬禮按照現有規定辦。長公主府自己不缺錢,朝廷不會出一分錢。這個葬禮辦的倒是風光的。棺木出街那,聽説沿街百姓都拿到了不少長公主發的救濟糧票。皇帝聽説了百姓得利,對駙馬爺這個葬禮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説來説去,皇室是這樣的了,做什麼事都要先看看門面。門面做給百姓看,做給天下看。知道他們東陵皇室,內部團結一條心,誰想推倒他們都不可能。

花夕顏想起了昨黎季瑤到她這兒,身穿戴孝的服飾,頭上一支潔白的玉簪,往的天真氣息一下子消減了不少,使得那張圓圓臉都清瘦了一塊。花夕顏不清楚長公主和自己女兒做了什麼,但是隻憑黎季瑤這個反應,都知道長公主應該是告訴了女兒自己父親想殺自己的實情。因為黎季瑤不能再這樣糊里糊塗下去了。長公主不可能活的時間比自己女兒長,女兒應該自己快點長大起來,成面對任何事情。而且,黎季瑤這年紀,是要出嫁的年紀了。嫁到夫家,長公主更難為女兒做事了。

天下慈母心,在長公主身上表現到淋漓盡致。或許,為了女兒,她毒蛇心腸,不知殺了多少人和孩子。可是,對於唯一的親生女兒,她用盡全心全意,只能讓人留下一片噓嘆。

或許長公主該到欣,因為這個女兒,終究對於她的付出是肯定的。黎季瑤沒有再經常到處往外跑,知道駙馬爺去世之後,母親一個人在府中清苦寂寞,在自己出嫁之前,儘可能留在了府中陪伴母親。

這點,黎季瑤昨與花夕顏面談時提及:皇嫂,長公主其實對皇嫂不盡,希望改,能上這兒來對皇嫂表明心意。

花夕顏只能想到那在長公主府裏,當她將這些真相一個個無情地揭示出來時,實際上,長公主在心頭最恨的肯定不是駙馬爺,而是她這個將這個家庭所有虛偽和睦的表象全部撕裂開來的人。

長公主讓郡主説這個話,應是多為自己女兒考慮,知道以後女兒的婚事和命運,靠的還是她。長公主即使不求她花夕顏,她花夕顏又怎會對如此可愛幫助自己許多的郡主見死不救。因此,長公主這些官套的話,聽聽也就算了。

“駙馬爺剛走,依照慣例,公主殿下要在府中為駙馬披麻戴孝三年。本宮不好經常上公主府裏去,免得觸及公主殿下的傷口。”花夕顏把話説的明白,是不想在郡主面前裝樣子。

黎季瑤聽完,立馬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因牽連而受到傷害的情,不止黎季瑤一個。

花夕顏換了身衣服,問柳姑姑:“人來了沒有?”柳姑姑道:“齊家小姐一早聽到娘娘的傳令,已是在宮門等候。這會兒奴婢讓人去告訴宮衞,放人進來。”等齊雲煙被人領進來時,花夕顏已坐在高椅上,喝完了一盅茶。

齊雲煙跨過門檻,頭沒有抬,一身和黎季瑤一樣戴孝的服飾,衝她,磕頭行禮:“罪民拜見皇后娘娘。”

“起身吧。”花夕顏説。

齊雲煙慢慢地立起,垂首,並不開口。

花夕顏一時同樣找不到話説。説什麼好呢。想問她,後來自己兄長宮大人,有沒有到像之前與她説的到齊家去看看。齊家在齊夫人出殯之後,又是如何打算。

齊老爺在吏部照樣上班,外人都只知道齊夫人是突然暴斃的,而且和駙馬爺死是同一天。過於巧合,讓一些揶揄齊老爺的官員們這麼説:你夫人這一去,倒是有福分,和我們長公主的駙馬爺為同一歸西。

齊老爺臉晃過一道青白,苦笑:怎麼不説那火刑架上被聖上下令燒死的兩個死囚?

齊雲煙與齊老爺的子比較像,都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這點,很早之前,花夕顏都有體會。

“雲煙。”花夕顏終究開了那句聲音。

齊雲煙身體微微一抖。

花夕顏道:“聖上與本宮都知道齊家對於朝廷以及聖上的忠心耿耿,聖上委託本宮,代表朝廷,對齊家所做的,表示敬意。”

“罪民,罪民是,是做錯了事,犯下大錯的人,怎能得聖上和娘娘嘉獎。”齊雲煙聲音有些斷斷續續。

天子都一樣,尤其是在有胡太后那樣口是心非的表率以後,哪個臣子面對朝廷所謂的嘉獎,無不心驚膽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