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史臣曰:嗚呼,治道之失也,若河決金堤,火炎昆崗,雖神禹之乘四載,玄冥之灑八瀛,亦不能堙洪濤而撲烈焰者,何也?良以勢既壞而不能遽救也。觀夫開元之治也,則橫制六合,駿奔百蠻;及天寶之亂也,天子不能守兩都,諸侯不能安九牧。是知有天下者,治道其可忽乎!明皇之失馭也,則思明再陷於河洛;大曆之失馭也,則懷恩鄉導於犬戎。自三盜合從,九州羹沸,軍士膏於原野,民力殫於轉輸,室家相吊,人不聊生,而子儀號泣於用兵,元載殷憂於避狄。然而代宗皇帝少屬亂離,老於軍旅,識人間之情偽,知稼穡之艱難,內有李、郭之效忠,外有昆戎之幸利。遂得兇渠傳首,叛黨革心,關輔載寧,獯戎漸弭。至如稔輔國之惡,議元振之罪,去朝恩之權,不以酷刑,俾之自咎,亦立法念功之旨也。罪己以傷僕固,徹樂而悼神功,懲縉、載之回,重袞、綰之儒雅,修己以禳星變,側身以謝咎徵,古之賢君,未能及此。而猶有李靈耀作梗,田承嗣負恩,命將出軍,勞師弊賦者,蓋陽九之未泰,豈君道之過歟!
贊曰:羣盜方梗,諸戎競侵。猛士嘗膽,忠臣痛心。掃除沴氣,敷衍德音。延洪納祉,帝慮何深。
部分譯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名豫,肅宗皇帝的長子。母親章敬皇太后吳氏,在開元十四年(726)十二月十三在東都上陽宮出生。當初名叫亻叔,年十五歲封為廣平王。玄宗所有孫子一百多個,李豫為嫡親皇孫。器宇度量寬廣深厚,寬容而善於決斷,喜憂不
在表面。仁愛忠孝温順嚴肅,行動必依照禮教,年幼好學,尤其
通《禮》、《易》,玄宗十分疼愛他。
安祿山之亂,京城淪陷於賊手,李豫跟從肅宗在靈武閲兵,肅宗以李豫為天下兵馬元帥。當時朝廷在靈武開始建立,招募的軍隊又少又弱。皇上對李豫深信不疑,招集還歸的士兵和散的百姓,等到到了彭原,軍隊已經擁有數萬人了。等到肅宗返回鳳翔,當時房。。、郭子儀繼續與賊作戰失利,賊勢浩大,鋭氣十足,多次前來侵犯騷擾。皇上選拔求取勇敢幹練之士,多次挫折敵人的鋭氣,皇上的驚懼憂慮才得以安定,士氣大振。到了王師出去討伐賊人,百官送行,李豫步出宮門,方才乘馬。回紇葉護王及其太子率兵四千前來幫助,其勇敢為所有蕃人之第一,李豫以恩情獎勵優待,和回紇王及太子結為兄弟,所以香積之戰,賊兵大敗,賊人於是拋棄西京而逃。雖然勝利是由於郭子儀、李嗣業奮發效命,也是由於李豫對官員吏士結恩相信,所以人人想為國效力。已經收復了京城,有令即行,有
就止,百姓安居,秋毫不犯,老人歡
,對着王朝的軍隊,
淚。後聽説賊人殘部還保留在陝西一帶,馬上又長驅直入,直接打向虢州、洛州,新店一戰,大獲全勝,安慶緒賊黨,被王師殲滅了十之七八。數十天之間,河南平安,東京、西京兩個國都收復,玄宗、肅宗二聖君回駕返京,統率軍隊戰勝敵人之功,李豫推辭而不接受。肅宗回京,大赦天下,改封李豫為楚王。
乾元元年(758)三月,改封為成王。五月十九,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豫。上元末年,玄宗、肅宗身體不適,太子李豫在兩個皇上之間來往奔跑,侍候他們的疾病,親自嘗藥嘗飯,衣不解帶
夜侍候很久,等到接受代理國政的任命時,是
着淚聽從的。
寶應元年(762)四月,肅宗病危,肅宗所寵信的張皇后沒有兒子,張皇后害怕李豫功勞大難以控制,暗中將越王亻繫帶入宮中,將圖謀廢除太子李豫。十六,張皇后用偽詔書召太子李豫。太監李輔國、程元振平素知道張皇后的陰謀,於是帶兵在凌霄門,等到太子李豫一到,就保衞跟從太子進入飛龍廄以等待事情的發展變化。這一晚,就率兵在三殿,收捕越王亻系及太監朱光輝、馬英俊等關押,將皇后張氏關押在另外的宮殿。十八
,肅宗去世,程元振等人才在九仙門
接李豫,會見羣臣,行了代管國政之大禮。二十
,太子李豫在肅宗靈柩前登皇帝位。二十五
,下詔書:“國家的大事,兵馬為先,朝廷有老的章程,依賴委託的是親人賢人。所以求賢人必須恰當,在中樞機構用權;一心要大公,難道由於推舉親人而內心慚愧。特進、奉節郡王李適適合任天下兵馬元帥。”二十六
,以兵部尚書、兼任元帥行軍閒廄等使的李輔國晉號為尚父,飛龍閒廄副使程元振為右監門將軍。宦官朱光輝、啖庭瑤、陳仙甫等人發配到黔中。
五月一,以李輔國為司空兼中書令,其餘官職依舊。八
,嗣魯王宇改封為鄒王,奉節郡王李適晉封為魯王,李光弼晉封為臨淮王。貶禮部尚書蕭華為陝州司馬。改行乾元錢,重迭稜角小錢一文當二文,重迭稜角大錢一文當三文。十八
,以户部侍郎元載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任度支轉運使。改乾元大錢和小錢都一文當一文。十九
,皇上駕到丹鳳樓,大赦。郭子儀、李光弼、李光進各道節度使都加給實際封户。四月十七
立功的人都號稱為“寶應功臣”內外文武官員三品以上晉升爵位,四品以下加一階。各州防禦使之職都撤銷。內外官員必須九年考三次才能轉官或明確升降。益昌郡王邈晉封為鄭王,延慶郡王迥晉封為韓王。已故世之庶人皇后王氏、已故世庶人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都應恢復原封號。棣王琰、永王瞞都給予昭雪冤屈,建昌王追封為齊王,崇恩王追封為衞王,靈昌王追封為鄆王。二十四
,以來王員再次任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
六月一,百官到西宮,皇上不上朝。從此每月初一、十五
兩天都如此。凡是臣下有事辭行或朝見,必須先到西宮跪拜,然後到朝堂朝見皇上。改豫州為蔡州,為的是避諱皇上的名字。侍中苗晉卿因為年老多病,請求三天才到一次中書省,皇上同意了。十一
,罷免尚父李輔國兼元帥行軍及兵部尚書、閒廄使等職務。李輔國請求讓出官職爵位。十三
,以李輔國為博陸王,罷免中書令,同意他每月初一、十五
兩天朝見皇上。二十四
,以通州刺史劉晏為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京兆尹,充任度支使、轉運使、鹽鐵使、諸道鑄錢使。
秋七月一是朔
。四
,觀軍容使魚朝恩封馮翊郡開國公,宦官程元振為鎮軍大將軍、保定郡開國公。八
,襄州刺史裴罫遠遠地
放到費州,在藍田驛被賜死。十三
,詔令不準匭使拆閲投遞人向上報告的文書。賜道州司馬敬羽自盡。來王員從襄州前來朝見。郭子儀從河中來朝見。
八月一是朔
,從七月不下雨,到這個月七
才下雨。二十四
半夜十二時,西北方有赤
光橫貫天空,貫穿了紫微星,漸漸移往東北,瀰漫了半邊天。貶太子少傅為袁州刺史。台州賊人袁晁攻陷台州,接連攻陷浙東的州縣。
九月一,魯王李適改封雍王。以山南東道節度使來王員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節度使仍然像原來一樣兼任。程元振晉封。。國公。二十
,左僕
、山陵使裴冕貶為施州刺史。二十二
,回紇登裏可汗率領部眾來幫助唐朝討伐叛逆,命令御史大夫尚衡安撫
問他們。十八
,太州至陝州二百多里黃河清澈,可以見底。秘書監韓穎、中書舍人劉火亙
放到嶺表,不久被賜死,犯的是與李輔國過分親熱而不莊重的罪。
冬十月十六,詔天下兵馬元帥雍王統領河東、朔方及各道行營、回紇等兵十多萬討伐史朝義,將軍隊會集在陝州。加朔方行營節度使、大寧郡王僕固懷恩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
夜,盜賊在李輔國的府第將他殺死,提頭而去。二十三
,元帥雍王率領各軍進發,留下郭英。。、魚朝恩鎮守陝州。二十七
,雍王的軍隊駐紮在洛陽北郊。二十九
,與賊兵在橫水大戰,俘虜及斬敵人首級以六萬來計算。史朝義奔逃到冀州。三十
,雍王上奏説,已收復東京、河陽、汴、鄭、滑、相、魏等州。十一月十
,陝西節度使郭英。。暫代東京留守。二十二
,偽恆州節度使張忠志率趙、定、深、恆、易五州歸順,以忠志任檢校禮部尚書、恆州刺史,充任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曰李寶臣。於是河北州郡全部平定。賊人范陽尹李懷仙斬史朝義首級來獻,請求歸降。
十二月六,太子太師、。。國公韋見素去世。二十七
,僕固懷恩為尚書左僕
、兼中書令、靈州大都督府長史、河北副元帥。邛州新近設置鎮南軍。
這年,江東發生瘟疫,死的人超過一半。吐蕃攻陷我臨、洮、秦、成、渭等州。
寶應二年(763)正月一
是朔
。二十
,户部尚書、兼御史大夫、都統淮南節度使觀察使、越國公李土亙去世。國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京兆尹劉晏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度支使、轉運鹽鐵使、諸道鑄錢使和原來一樣。二十九
,皇上下詔,開府儀同三司、兼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觀察處置使、上柱國、潁國公來王真削除本身官職爵位,遠遠地
放到播州,不久在半路被賜死。
閏正月四,以史朝義部下將李寶臣為檢校禮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恆州刺史、清河郡王、充任成德軍節度使;薛嵩為檢校刑部尚書、湘州刺史、相、衞等州節度使;李懷仙為檢校兵部尚書、兼侍中、武威郡王、幽州節度使;田承嗣任檢校户部尚書、魏州刺史、雁門郡王、魏州、博州都防禦使。
二月二十一,回紇登裏可汗辭別迴歸蕃邦。三月一
,襄州右兵馬使梁崇義殺大將李昭,佔據城池自己堅守,於是就授予梁崇義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四
,袁亻參在浙東攻破袁晁的部眾。玄宗肅宗同時安葬,玄宗安葬在泰陵,肅宗在建陵。三月一
起皇上不上朝,一直到三月底,百官穿素服到延英門報上姓名向先皇問安。
四月一是朔
,太州依舊為華州,太陰縣依舊為華陰縣。六
,河南副元帥李光弼上奏説,已活捉袁晁,浙東州縣全部平定。七
,羣臣請求奉上尊號。
五月一是朔
。二十四
,尚書省試考應考的舉人,命令左右丞、侍郎當面試考,賜給他們的食物和舊有規定一樣。太常卿杜鴻漸上奏曰:“婚姻、安葬應給予儀仗,希望對國立大功及二等功以上皇族親人就給予,其餘不在給儀仗的範圍之內。”皇上聽從了他的意見。
六月一是朔
。以陳、鄭、澤、潞節度使李抱玉任檢校司空,封武威郡王;河中節度使王昂任檢校刑部尚書,封邛國公;同華節度使李懷讓任檢校工部尚書;三人同時進入尚書省,宰相親自為他們送上尚書職稱。
十二,以前任淮西節度使王伸升為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六軍將軍兼御史大夫,從王仲升開始。二十二
,觀軍容使魚朝恩從陝州入朝。皇上駕到達禮門,命令公卿百官觀看兵馬。同華節度使李懷讓自殺,他是被程元振所陷害。
秋七月一是朔
。七
,羣臣上尊號曰寶應元聖文武皇帝,皇上駕到含元殿接受冊封。十一
,皇上駕到宣政殿宣讀詔令,改紀元曰廣德,大赦天下,固定不能赦免者都加以赦免。安祿山、史思明親族應徵在各道,一切都原諒免除不問。民户三個男丁免除一個男丁的賦税,租税依據每畝二升。男子二十歲成為丁壯,五十歲進入老年。元帥雍王兼尚書令、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加太保,回紇登裏可汗進加徽號。功臣都賜給鐵券,把名字收藏在太廟,在凌煙閣上畫上圖像。刺史、縣令從今以後改職遷轉,刺史以三年為限,縣令以四年為限。十六
,僕固蠩兼御史大夫,充任朔方行營節度使。這月,吐蕃大舉入侵河、隴,攻陷我秦、鄯、洮、岷等州,
沒了隴右之地。
八月,以荊南節度使李峴為宗正卿。
九月一是朔
,僕固懷恩在汾州拒絕王命,皇上派宰相裴遵慶前往安撫他。十九
,吐蕃入侵涇州,刺史高暉帶城池投降,並且替吐蕃當嚮導。
冬十月一是朔
,二
,高暉引吐蕃侵犯京畿,入侵奉天、武功、銩稨等縣。吐蕃軍從司竹園渡過渭河,順南山往東進攻。七
,皇上駕到陝州。皇上出宮苑門,善於
擊的官員
生將王獻忠率四百騎兵叛亂,脅迫豐王以下十王返歸京城。隨從官員大多由南山各山谷奔赴皇上的臨時駐地。郭子儀收集散兵,屯紮在商州。八
,駐紮在華州,官吏們藏匿逃竄,不再有皇上登位的打算。恰值魚朝恩率領神策軍從陝州來
接皇上,皇上於是駕到魚朝恩軍中。九
,吐蕃攻入京師,立廣武王承宏為皇帝,仍舊
迫先前任過翰林學士的於可封寫出制來封拜。十二
,皇上駕到陝州。郭子儀在商州,恰巧六軍使張知節、烏崇福、長孫全緒等率兵相繼到來,軍威於是大振。舊將王甫誘聚集京城中不務正業之少年,一起在朱雀街同時擊鼓,吐蕃軍震驚害怕,狼狽奔逃。二十一
,郭子儀收復京城。二十三
,以宰輔之大臣元載兼任地位較小的元帥行軍司馬,京兆尹、兼吏部侍郎嚴武為黃門侍郎,郎州刺史第五琦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二十四
,以郭子儀為京師留守。高暉聽説吐蕃崩潰,率三百騎兵往東逃到潼關,被潼關守將李伯越所殺。
十一月一是朔
,太常博士柳伉上疏,因為吐蕃入侵京師,這是由於程元振犯罪所致,請斬他以向天下謝罪。皇上對柳伉非常讚許,而且採納他的建議,只是因為程元振有保護皇上登位之功勞,僅僅削除本身官職爵位,放他歸還鄉里。三
,宦官市舶使呂太一驅逐廣南節度使張休,縱使部下大肆擄掠廣州。
十二月十九,皇上車駕從陝郡出發回京。二十三
,鄂州大風,大火從江中燃燒,焚燒船隻三千艘,焚燒民房二千家。二十六
,皇上從陝州到來。二十七
,以侍中苗晉卿為太保,黃門侍郎、同平章事裴遵慶為太子少傅,兩人都罷免知政事;宗正卿、梁國公李峴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八
,
放廣武王承宏到華州,其他一切罪責不加追究。二十九
,朔方行營節度使僕固蠩被帳下人殺了頭前來奉獻。僕固懷恩聽説僕固蠩死了,燒燬了營盤逃入吐蕃。朝廷大臣祝賀,皇上不悦,道:“朕的德薄,誠信不被人相信,以致大臣叛逃,這隻能增加我的慚愧,哪裏值得祝賀!”程元振從三原縣穿婦人服裝進入京城,京兆府將他捉住報告皇上,於是將程元振下到御史台審問。吐蕃攻陷松州、維州、雲山城、籠城。
廣德二年(764)正月一
是朔
。四
,御史台把程元振案件情況報告皇上,皇上將程元振發配到溱州。程元振已經發配了,皇上追念舊的功勞,特別憐憫他的後代,令他們在江陵府安置。六
,重新設置京畿觀察使,由御史中丞負責。五
,尚書右丞顏真卿為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充任朔方宣
使。二十五
,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度支轉運使劉晏為太子賓客,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李峴為太子詹事,都罷免知政事。以先前的右散騎常侍王縉為黃門侍郎,太常卿杜鴻漸為兵部侍郎,都同時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撤銷度支使,以户部侍郎第五琦專門兼任度支及諸道鹽鐵、轉運、鑄錢等使。二十六
,元帥、尚書令雍王三次上奏章辭讓皇太子。第五琦上奏請求各道設置常平倉使司,
據情況設置本錢和買米,皇上同意了。二十九
,司徒、兼中書令郭子儀充任河東副元帥、河中等處觀察使,又兼雲州大都督、單于鎮北大都護。
二月一是朔
,冊封天下兵馬元帥、尚書令、雍王適為皇太子。五
,皇上親自在太清宮、太廟祭祀。七
,在圓丘祭祀昊天上帝,當天回宮。十
,以澧州刺史裴冕為左僕
兼御史大夫,充任東都、河南、江南、淮南轉運使。二十七
,第五琦挖決汴河。
五月一是朔
,二十二
,命令中書、門下兩省增加設置散騎常侍四名,官階為正三品。二十九
,撤銷每年科舉試考中的孝悌力田、童子等科。二十八
,
止鑲嵌珠寶翡翠等裝飾器物,委任有關部門對違
者加以拘留。六月十七
,皇上下制:“太保、兼中書令、靈州大都府長史、單于、鎮北副大都護、充任朔方節度使、關內度支使、營田使、鹽池使、押諸蕃部落副大使、知節度事、六城水運使、河北副元帥、上柱國、大寧郡王僕固懷恩,先前任靈州大都督府長史、單于、鎮北副元帥、朔方節度使都應撤銷,太保、兼尚書令、大寧郡王仍舊擔任。”七月十四
,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臨淮王李光弼在徐州去世,皇上三
停止不上朝。兼任度支使的第五琦兼任京兆尹、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