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第1980章馬程峯的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姨喜歡孩子,每次見到程峯都歡喜的要命,二人的關係很微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程峯在李姨那裏找到了些許缺失的母愛。所以程峯才對李姨的那段記憶那麼深了。
後來,一直到程峯現在長大成人,他也時而會回到家鄉,給李姨燒兩張黃紙。這些暫且不説。
李姨是個可憐人,嫁了男人,現在卻因為那不明不白的兇案沒法跟男人合葬在一起,只能孤零零地躺在野山溝子裏,沒有棺材,只有一張薄席子包裹着屍體,沒有墓碑,上邊只擺了幾塊大石頭做了標記。
那晚,馬程峯從後屋老劉家偷來幾炷香跑上了山,老劉家供堂子,供的是灰仙,這裏還有個段子,這段子咱放在程峯單獨的故事裏講。
他跪在李姨墳頭,不為別的,就為那幾塊糖,那幾個蘋果,還有李姨每次見到自己的甜甜的笑。山嶺中,一股股陰風颳過,把那三炷香早已吹滅。程峯小,不懂那些信的説法,也不説話,就跪在墳前陪伴着她。
“看不出啊,你這小賊星還善良的。她並非你父母,並非你至親,你跪她作甚啊?”身後,一個渾厚有力的聲音問道。
他回頭一瞅,身後不知什麼時候站了一個白鬍子老道。程峯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那老頭手中託着一個拂塵,拂塵很漂亮,在夜中泛着七彩霞光。
“我不是賊!李姨是好人!為什麼不能跪?”小程峯辯解説道。他不喜歡別人叫他賊。
“呵呵…是不是賊你説了不算,貧道也説了不算喲,後咱倆走着看唄。孩子,你看這墳頭有沒有問題呀?”夜
下,馬程峯的瞳孔再度擴散,在他眼中,面前的白鬍子老道身上隱約罩着淡淡的金光。五歲的孩子不知道,那就是傳説中的仙芒。
五歲的孩子能懂什麼?只是詫異地回頭看着背後的老道,他不瞭解自己這個與生俱來的特異功能到底如何運用,只是知道,自己看什麼人順眼,什麼人不順眼。可他那雙賊眼盯着老道看的時候,卻什麼都看不出來,老道的臉在他的視線中彷彿已經被那仙芒所覆蓋了,想子看,又看不清,仙芒晃着他的雙眼,讓他腦袋裏渾渾噩噩的直犯困。
他並不知道,身後的這個神秘道士便是東北道祖,陰陽玄道!這陰陽玄道在他剛滿百天的時候就來過了。
玄道如獲至寶一般,若不是念着自己乃是一代宗師,恐怕就差給程峯跪下,讓她把這孩子送給自己做徒弟了。
馬程峯一身賊骨,乃是收徒的不二人選,甚至,當初的吳功耀資質恐怕都沒有他好。多好的一塊料的,在別人眼裏,他是賊星轉世,可在玄道眼中,他就是塊寶!
也許這塊寶貝表面上佈滿了泥漬,可當你擦去泥漬土屑後會發現,它奪目異彩的絢麗!
馬程峯愣愣地看着這個半仙,看了許久也看不出對這個老道的面前到底如何形容,他的眼睛可以看出普通人的善惡,卻無法識破天命之人,更何況,陰陽玄道的命術早已凌駕在三界六道之外了。
“無量天尊,你才五歲…五歲的孩子便開了鬼眸?真是可造之材!哎!可惜了,可惜了喲!”玄道捋着花白的鬍鬚嘆説。
“什麼是鬼眸?”程峯問他。
陰陽玄道問他,你用你的眼睛看看這個墳頭,你説它跟其他墳有什麼不同?
幼稚的程峯直言不諱。
“李姨的墳好像在冒涼氣,上邊有股黑煙。”什麼黑煙呀?那是怨氣!那是雙生屍煞的怨氣!這對母子儼然已經成煞了,只待七後的回魂夜,必定從墳冢爬出作祟,到時候,整個村屯都會遭殃。這就是死胎為何不能跟母親埋在一起的原因。
“呵呵…了不得,了不得呀!命裏自帶的鬼眸跟後天煉出的鬼眸果然不同,前途無量!”説着,玄道甩動七彩浮沉,從寬大的道袍袖口中掏出一把碎米灑在了墳頭上,米是白的,土是黑的,一白一黑形成了眼反差。
他隨手一撒,那無數粒百米竟然形成了一個古怪的符號,現在程峯迴想起來,那應該是個道咒手印吧。
“孩子,你這位阿姨苦命啊!原本她可以借你這賊星的命運改變這一世厄運的,可惜呀…哼哼…你那該死的爺爺作孽!”他跟一個五歲的孩子講這些太深奧了,他是跟自己説的,不過好在這孩子到底還算是盜門後裔。
陰陽玄道神機妙算,早已掐算好,五千年過去了,殺魁星即將轉世投胎而來,而跟他同時來的,還有他五千年前的小夥伴,也就是人們口中説的掃把星,或者説是賊星。
他註定要降世在這個遼西小山村中,可惜,他早來了六年,中間有人動了手腳,讓賊星在賊年降世了,並且用盜魂術把他送到了自家屋頭。
那個年頭,懂這門術的少,想來想去,最後可能就是馬老二,這老賊太尖了,恨不得渾身上下長的都是心眼。他是算計別人,算計自己,算計後人。這不,終於算計對了,他是想讓賊星轉世投胎到他馬家,讓賊星盜得天運,改變自家的衰氣。
二爺這麼做也對,誰不自私呀?再説了,五千年過去了,賊星是肯定要轉世而來,去誰家不是去?可是這樣做有違天意。不過咱得説馬二爺不愧為賊王,心眼多,把這運術轉了好幾手。那馬程峯出生之前,光是這個屯子就死了多少人啊?改天換命是要付出代價的。
實際上,這賊星轉世應該是在來年的五月份,他該是這位“李阿姨”的崽子。所以馬程峯每次見李姨都覺得格外的親,因為他倆命裏有母子緣。今生沒有,來世也會還回來的。
盜魂的法子有很多,鬼手賊王的那點伎倆咱們這本書裏先不提。
“説爺爺不是個好男人,不讓我跟他學,也不許我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