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靈動的意趣流淌的智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個夏,在合肥畫院一間工作室裡,我與凌徽濤先生促膝相談。

茶香氤氳、墨香繚繞。面前的凌徽濤儒雅、平和,同時透著一份智趣。我很想知道,他這樣一幅“真畫家”的外表是天生的還是藝術薰陶所致。我看過他不同時期的照片,歲月自然地在他不同的人生階段留下痕跡,但每個時期的凌徽濤,他的表情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宛如徽州溪水,平靜而幽深。我覺得,這是他外在的,更是他內在的。他是一個畫家,也是一個思想家。

他一直在用繪畫語言,表現一種思想,一種人生見解。

悉凌徽濤的人一定悉他那幅拍出176萬元的油畫作品《牆那邊在討論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幅油畫被美術界定位為典型的“理繪畫”作品中寄寓哲理意識,這是凌徽濤與一般油畫家區別所在。

凌徽濤是一個講求生活‮趣情‬的人,他喜歡畫畫,也喜歡喝酒,更收藏了不少名酒。但另一方面,他的生活很簡單,因為擔任合肥畫院院長,他要處理相關美術事務,此外,就在畫室裡畫畫。《理髮已經一小時了…》、《和月亮談心》、《等待蜂回來的子》等作品,都是他留給中國油畫史上具有探尋意義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看出凌徽濤超乎尋常的強調光變化的寫實功力和結構比例準確的造型能力,而這些技法語言的背後,呈現耐人尋味的審美受,既有對生命意識的關懷,又有文化意義上的神追問。

在美術探索的路上,凌徽濤按著自己的創作理念上下求索,不急不躁,這也是他區別時下有些畫家的地方。

當自己的油畫成就達到一定高度,他又在體悟國畫的水墨髓。他的國畫,我見得多的是水墨人物。

當下中國畫壇上,大多數人物畫家都自覺地接受著徐悲鴻、蔣兆和等人物畫的創作理念。但在處理筆墨與造型、寫實與寫意上難有突破。由於有深厚的油畫造詣,凌徽濤有紮實的人物造型能力,這讓他在水墨人物畫領域又獨樹一幟。題材上以古代雅士為主,以靈動的線條勾勒人物,再以淡墨潑染,適當輔以暖裝飾,畫面意趣盎然,呈現出靈動、曠達、高古的藝術風貌。與他筆下的人物對話,似乎穿越了時空,心靈無比澄澈,猶如被明月清風、山谷泉潤染一般。

出生在徽州的凌輝濤,1977年考取安徽師範大學美術系。我從他同學的描述中知道,那時的他就非常勤奮,每天都要畫素描、速寫,同時閱讀大量哲學書籍,大學時就在蕪湖鏡湖公園舉辦油畫聯展,進入合肥畫院後,更是一個具有“大視野”

“大情懷”的畫家,參與組織了1988年“中國現代藝術創作研討會”、並擔任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總管,為中國現代藝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凌輝濤常聽說要對社會有所代。他已經對社會、對自己代了許多,但他平和的內心中,有著更為自信與宏大的理想,他將會有更多更大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