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胸有丘壑自開新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第一次見到童乃壽的山水畫在十幾年前,是一個天,細雨濛濛。合肥三孝口一家畫廊裡,一幅童乃壽水墨黃山讓我屏氣凝神,墨氤氳淋漓,神韻渾然蒼茫,似乎空氣中都回蕩著黃山雲煙,從遠古而來,一股靜謐輕靈的氣息沁人心脾。

畫家筆下的山水,我習慣第一眼過後用幾個詞概括其整體風貌,但童乃壽的山水畫你無法用幾個詞語去描述,他筆下的山不但在整體上表現了山體的形與氣勢,更重要的是表現出了山脈的肌理與風骨,呈現出一種虛靈、蒼潤的美。這一點是許多山水畫家難以做到的。

由作品及人,我對童乃壽先生非常欽仰。1941年出生於巢湖的他從小愛繪畫,早年師從孔小瑜、童雪鴻和張君逸先生。他悟好、視野開闊,路子寬廣,花鳥、山水、書法、治印、詩詞都造詣深厚,後來成為合肥書畫院專業畫家,並且擔任合肥市美協副主席,培養和影響了一批年輕的美術工作者,對合肥乃至安徽的書畫藝術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當然,他在中國當代畫壇上,獨樹一幟的還是他的黃山畫。他與黃山也留下了許多佳話。早在1977年剛剛30出頭的他就應邀與應野平等大家去皖南畫黃山諸峰。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出訪美國,拿他的10幅作品作為禮物贈送美國友人。1993年,他與黃山做一番心靈對話後創作了《黃山煙雲》巨幅作品,參加中國首屆山水畫展,那豐厚深邃的山之意境、氣韻湧動的山之肌理,讓畫壇為之一震,第二年應中國美協邀請,赴美參展,並被美國收藏。這一年,國務院也收藏了他的《黃山煙雲》。此後,童乃壽的名字似乎與黃山連在一起,成了黃山繼黃賓虹、劉海粟、賴少其等大家後的又一個象徵與符號。

生活中童老的內心世界極其細膩。我曾在他的畫室看他作畫,秋雨霏霏,氣溫驟降,他脫去外套,單衫作畫,忘懷自我。家人要為他鋪紙、端墨,他一一拒絕,內心世界裡全是黃山的崢嶸巨石、松濤飛泉。世界裡只屬於他與黃山,外界切莫打擾。只見他慎重而從容,有時筆走龍蛇,有時細針挑花。他畫了一輩子黃山,卻沒有雷同。千山萬壑,經過他心靈的鑄造,於是,黃山有了別樣的峻峭和蓬的生命力,呈現出一種靈動、厚實、大氣、遼遠的美學風貌。我不敢妄用神品、妙品之說來品評,但可以肯定地說,童老的黃山獨開新境。

曾與童老幾番促膝相談,能深深受到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他慶幸自己選擇了用水墨形式來傳達自己的心靈。在談過程中,我驚歎他對黃山的瞭解,一山一峰、一鬆一樹、一瀑一泉,他都如數家珍。原來他上過20多次黃山,每次一待就是一兩個月,寫生作畫。他的生命與黃山融在一起。黃山給了畫家無限情思,畫家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出了黃山的神與靈魂。是黃山有幸還是畫家有幸?

讓我動的還有童乃壽先生的人品,他成長路上的每一個給予過幫助的人他都記著,會向傾聽者訴說,滿懷。這又是一種境界。

今年是童乃壽先生藝術生涯中值得銘記的一年,八月份人民美術出版社和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先後為其出版發行了《中國當代名家畫集——童乃壽卷》和《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童乃壽卷》,由榮寶齋編輯的《榮寶齋童乃壽山水畫譜》也即將出版。用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林陽先生的話來說,這些“既是對童乃壽先生繪畫創作的肯定,也是向童乃壽先生的藝術探索表示深深的敬意。”期待再次全面領略童乃壽黃山煙雲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