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歌聲中,曹秋瀾再次走到法壇前,手持朝笏一拜,一手端起甘碗(放法水的)在香爐上燻了燻,之後放下甘
碗,又是一拜,將朝笏放到一邊。
曹秋瀾拿起放在一邊的法劍,正是玄樞觀歷代相傳的法劍。
曹秋瀾將法劍倒著拿,一手掐劍訣,用符篆的寫法,凌空在法劍上寫了一個“敕”字。
接著,他一手持法劍,一手端起甘碗,走到壇前含了一口法水在口中,開始步罡踏斗。這個目的是在法壇內設置結界,不讓外
入侵,和此時張鳴禮正在唱的淨穢咒是同樣的作用。
接著就到了經典的噴水環節了,法水確實有潔淨汙穢的作用,一般人身上遇到髒東西留下的陰氣,在法水之下都會消散無形,當然說的是普通的弱小的那種。
不過曹秋瀾此刻噴法水,卻是為了凌空畫符,也是設立結界的一個步驟。不要以為噴水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其中其實是很有技術含量的,不是說把水噴出來就可以了,必須要噴成霧狀。對這個沒概念的朋友,自己含一口水噴噴看,就知道這件事情並不容易了。
曹秋瀾停下腳步,一口水當空噴出,手上法劍凌空而畫,依然是符篆手法的“敕”字,同時他心中存想,默唸咒決。重複幾次動作下來,結界設置完畢之後,曹秋瀾把法劍也放到左手。
他左手同時拿著法劍和甘碗,右手沾了法水撒向在場的信眾,當然這個灑並不是潑水的那種灑,法水只要幾滴就有效果了。做完這一切,他才回到壇前,放下甘
碗和法劍。
曹秋瀾重新拿起朝笏對著神像拜了一拜,走到跪墊前,一拜之後跪下,開始具言告白。此時,張鳴禮則是走到法壇前拿起線香,數出了十二支,在蠟燭上點燃了。
這些事情,原本應該是有專門的執事道士做的,但現在只有一個張鳴禮,他也只能和曹秋瀾一樣,把好幾個人的事情一個人做了。等曹秋瀾那邊上告完畢,張鳴禮拿著香重新開始唱誦經文。從一開始的緊張到現在,張鳴禮基本上已經適應了法事的節奏,也在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了。
曹秋瀾再次走到法壇前,對著神像拜了三拜,張鳴禮拿了一支香遞給曹秋瀾。
曹秋瀾接過香,屈膝敬香,隨即起身把香還給張鳴禮。張鳴禮接過香走到香爐前拜了一拜,將香進了香爐裡。接著,他又拿了一支香遞給曹秋瀾,如此重複,一共上香十二支。
正所謂“一柱真香通信去,上聖高真降福來”,在道教敬香是非常重要的儀式,上香的同時,曹秋瀾也在默唸咒決溝通神靈。敬香完畢之後,曹秋瀾再次回到跪墊前叩拜行禮。
接著便是這場法事最重要的步驟,請神了。請神是請來神降,但並不是請神上身,這點請千萬不要誤會。道經有言:“正神不附體,附體非正神。”道教請神,其實是請神將降下真靈,庇佑信眾或者將神將靈氣注入符篆、法器之中,幫助法師戰鬥或者保護一方平安。
曹秋瀾再次走到法壇之前拜了一拜,將朝笏放到一邊,拿起天蓬尺。他深了一口氣,雙手捧著天蓬尺開始招請天蓬元帥的科儀,這個科儀也是他第一次用,成敗在此一舉了。
張鳴禮也知道這一點,唱誦的聲音更加洪亮了。
劇組眾人雖然對其中的關竅不甚了了,但也覺到了氣氛的凝重,心神更加專注起來。曹秋瀾
本已經顧不上別的,靜心凝神默唸咒語存想,外界的一切他都已經失去了
應。
所幸結果並沒有讓他失望,他“看到”一道金光至天而降,降落在法壇之上。
“成功了!”曹秋瀾大喜,不過他還是穩住心神,繼續把法事一項項程走完。隨著一句“樂音暫息”,音樂停止了一瞬。曹秋瀾捧著朝笏對著在場信眾一拜,又對神像一拜,隨即捧著朝笏走出三清殿。
曹秋瀾的身影消失之後,三清殿內才稍微有些混亂起來,趙傳喜走到正在收拾法壇的張鳴禮面前問道:“張居士,這……我聽曹道長說要招請天蓬元帥,法事是成功了嗎?”張鳴禮微微一笑,雖然說他現在還看不到天蓬元帥降臨的場景,但是他會看曹秋瀾的臉啊,看曹秋瀾出去的時候面
輕鬆的樣子,他就知道法事肯定是成功了,十分自信地對趙傳喜道:“趙導你安心吧,法事成功了。”至於趙傳喜信不信,那他就管不著了。
趙傳喜果然是半信半疑的樣子,就在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了叫喊聲。殿內眾人互相看了看,連忙跑了出去,出去才知道原來叫喊聲是從道觀旁邊傳出來的。就在道觀旁邊,有一座高層建築,好吧,其實也不是很高,只有九層樓而已,但是在徑山鎮,已經妥妥算是高樓了。
剛才的叫喊聲就是從那座樓裡面傳出來的,趙傳喜他們趕了過去,才知道里面有一個人好好在樓梯上皺著,突然就從樓梯上滾了下來,把和他同行的人嚇了一跳,這才叫喊起來找人幫忙。趙傳喜他們正準備叫救護車,那人卻突然悠然轉醒了,看到這麼多人圍著自己,有點茫然的樣子。
他朋友很著急地問道:“你怎麼樣?我看你最近神就不太好,讓你去醫院看看你也不去,剛剛你突然就暈倒從樓梯上滾下來了知不知道?要不是因為樓梯不高,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你說你要是在樓頂上突然暈這麼一下,摔下來的話命都要沒了,這次說什麼都要去醫院了。”那人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