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要忙著讓自己活下來。
☆、4到了青州府學,學業繁重,士子們往來又多,小郎君明顯有些不適應,他不適應的結果就是在榻上越發兇狠。
黃楊身上多了各種傷口,且大多在隱秘處,旁人也幫不上忙,只能他自己費力上藥,大家能看到的只是他經常含夾腿彆彆扭扭地走路,引來不少議論。
議論的主題無非是這位呆郎君愛好奇特,有美貌侍女不用,卻喜歡孌童。
孌童身上的傷倒是無所謂,多一條談資而已。
琵琶知道,要不是黃楊聽話乖巧,傷口要比現今多上不曉得多少倍。到青州府之後,小郎君的臥房遠沒有原先大,琵琶晚晚歇在外間,內室所有動靜聽得清清楚楚。
有些東西甚至是黃楊親手準備的,最後要用在他自己身上。
就這樣,黃楊一句訴苦的話也沒有,反過來還會安琵琶:“你別怕,就是動靜大,其實不太疼。”然後再謝謝琵琶給找的藥,說很管用,抹上去就好了。
琵琶知道他都是騙人的,可是提不起一絲勇氣拆穿。
她也不知道這種境遇何時會落在自己頭上。
未來,充滿恐懼。
民之亂平息後,太平了大約一年多,秋天,從京裡傳出個消息,說三朝老臣楊連被皇帝殺了。
這位楊連,普通百姓都聽過他的名字,忠心耿耿,經常為民請命,是個大大的好官,居然被皇帝給殺了,皇帝是老糊塗了罷!
民怨沸騰是小事,大事是,楊連的兒子反了。
楊連的兒子叫楊敬安,在荊州軍中做旅帥,聽說老父親被冤殺,義憤填膺,夥同一群過命的兄弟,帶三千水軍殺了荊州刺史,先打下附近最大的兩個糧倉,捏著這些糧,反了。
造反的名義是清君側,說皇帝身邊有臣。
所有人都知道是個藉口,皇帝這些年任由身邊人胡作非為,橫徵暴斂,對連年旱災不聞不問,任由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在民間早已怨聲載道,所以無論楊敬安找的甚麼藉口,他造反,老百姓都沒意見。
也別光清君側了,連這個糊塗皇帝一併清了才好。
戰亂固然會死很多人,可是不打仗,一樣活不下去。要是現在投了楊敬安,最起碼眼下能吃頓飽飯。
楊敬安的軍隊迅速擴充。
楊家在京裡的六十餘口被皇帝一股腦斬了,楊敬安別無退路,紅著眼用荊州大小官員祭旗,兵戈所向,直指京師。
他手下大半是水軍,要去京師,需先沿江東下,到揚州,再沿大運河北上,沿江各州不曉得是懾于軍威還是壁上觀,各個做縮頭烏龜,任由大軍過境,因此他第一個要打的重鎮便是揚州。
他對攻打揚州其實全無把握,沒想到不等他兵臨城下,揚州居然直接開城了。
本地鹽商敲鑼打鼓歡義軍,無數牛羊酒水送過來勞軍,說敬仰楊連久矣,不料想忠臣冤死,同情楊敬安遭遇,因此決定投誠。
最`新`沷`怖`網www.91ks.online最`新`沷`怖`網www.91ks.online楊敬安大喜過望,領兵入城。
進去就沒出來。
雷聲大雨點小的楊敬安謀反便這樣結束了,可是波及全國的大亂才剛剛開始。
楊敬安原來手裡的兩個糧倉,成為第一波被爭奪的對象。這之後,各地紛紛舉了義旗。
最讓皇帝恐慌的,是太原陳師道。
淄東王,皇帝的姑表兄弟。
陳師道應當是早有預謀,反旗初舉,便集結了三萬餘兵,遠遠超過鎮守太原應有的五千兵馬。這其中,劉威一個人就貢獻了八千兵。
陳師道有二子一女,女兒嫁給劉威,現在定河縣,那裡是劉威的大本營,安全得很,二子俱在京師供職,在陳師道舉事前夕,便甩下家眷快馬逃往太原。
陳家留在京師的家眷被皇帝統統下獄,這回他總算學了個乖,沒上來就殺了,好歹留了一手。不過其中包括皇帝的親姑姑,陳師道的親孃,還是引起了朝野震動。
定河縣劉府從山裡浩浩蕩蕩拉出一支上千人的隊伍,輕鬆打下早已軍務糜爛的青州府,還在青州府學讀書的小郎君搖身一變,成了帶兵的將軍。
黃楊和琵琶也留在軍中,依舊伺候小郎君。
按說軍中是不能有女眷的,但是小郎君畢竟身份不同,也無人敢有半句微詞。
琵琶是女子,不上戰場,甚至不出小郎君的大帳,所有需要跑進跑出的活兒,黃楊一個人全乾了,有時候還會幫琵琶做些洗洗涮涮的事情,用他的話說,琵琶是細人,不適合幹這種糙活。
黃楊其實很忙,他是個沒本事的,但畢竟是男子,因此被安置在傷兵營,不需在小郎君跟前伺候的時候,要去傷兵營報道做醫雜兵。
他對處理傷口很有心得,這個活計適合他。
他處理的傷口除了傷兵的,還有自己的。
小郎君在戰場上簡直如魚得水,廝殺一天,酣暢淋漓,回到大營,沾滿血汙的盔甲卸下來丟給琵琶清洗,斑斑點點的戰袍都不脫,將黃楊拖進大帳撕衣就上。殺燥了子的小郎君,滿身戾氣急於找個途徑衝出去,黃楊便倒了大黴。
傷口疊著傷口,除了一張臉還算完好,身上簡直沒有抓手的地方。傷兵營有其他醫雜兵看不過眼,要幫他處理傷口,黃楊死命揪著衣襟不放,最後雙拳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