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从这天起,小公主和少年的翰成发觉,他们两小无猜的亲情中突然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却酸酸甜甜、扰人情思的东西…

在贺公主的记忆中,儿时跟随娘回乡下的那些子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小公主开始在里学馆读书后,娘秀月因多年服侍小公主有功,被晋为兼掌公主所居碧华阁的尚服女官。因下面另有司衣的人,所以除了盛大喜庆节到来之前,加上每年四季各一次库房实物帐册的验核,平素倒也清闲。

那年上,小公主得知娘要回乡下探亲,也着娘娘要跟娘出看看。闹了几天,娘见哄劝不住,私下与娘娘商量:“娘娘若是放心奴婢,不如就放小公主跟奴婢出到乡下略住两天。一是让她见识见识外面的天地世面,二也吹些山风、吃些乡下的食,兴许对小公主的身子骨还有利呢。”娘娘起初不大放心,转而想,这些年小公主得了几次怪病,有一次背上无名肿毒,御医治了几天都没治住,秀月硬是用土方子给治好了。因她平素办事一向可靠,娘娘想,此时让公主跟她出门去见识一下民间风俗人情也不错。只是公主年小,出之事不敢做主,于是便和陛下来商议。

武帝虽对诸子格外严厉,那是因为儿子将来都要为国家出生入死、担当朝廷大任的,所以虽有怜子之情,却半点不敢,更不敢放松管教。偏偏只对这一个小女儿溺到了宽纵的地步。

女儿迟早是走要出、走入民间的,始终关在中也并非好事。娘秀月在中服侍多年,武帝冷眼旁观,见她的为人行事倒也令人放心,所以才答应李妃破例将她留在中。此时,公主要跟娘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面、接触一下民间世事礼俗,武帝以为也未尝不可。于是嘱托李妃多派几个侍卫,不张不扬地出待两天、尽早回就是了。

如此,小公主竟得以头一次不是跟着父皇母妃坐在高车玉辇中,在众武士和人的簇拥下出游幸,而是如通常百姓走亲戚那样,换了一身民间衣裳,在几个着了便装的武士守护下,乘着通常官吏家的车马,一路驶向街市、走上官道,实在觉得新鲜。

正值好天气,山野林丛,眼草青叶绿的煞是好看。出了的小公主像一只乍出窝的小鸟儿,见了这个也惊奇,看了那个也稀罕。就连山路上人家推的独轮车,都会惊愕地瞪直了眼看。

临近少室山,山风儿吹来阵阵野槐花和青草的气息。山头上绕着些棉絮似的云团。山遍野一处浓绿一处浅碧的令人心醉。一条小溪绕山脚缓缓而,河畔苇丛的野鸭和鹤鸟们见有车隆隆驶来,也不知躲避,仰着脖子和人对看。

娘在车上紧紧揽着往外探身子看景致的小公主,生怕她被闪了。负责护卫小公主的侍卫和人们平素也难得出一趟,如今沾了小公主的光,又是百姓常服打扮,加上娘为人家常,众人全没了中尊卑贵的礼数,笑呵呵地一边行路、一边逗小公主说笑。这个吁马在路旁给小公主采一束野蔷薇、山杜鹃;那个下马给小公主逮只花蝴蝶,直乐得小公主一路笑声如铃。

娘,那是什么鸟啊?”小公主指着少溪河河面和石滩上一群有着五彩羽的鸟儿问。

“哦!那是鸳鸯。”

“为什么叫鸳鸯?”

“鸳鸯…鸳鸯就是一生一世都是成双成对地游着。如果一只死了,活着的另一只就会守着那只死去的鸟儿,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直到自己也死去。”小公主黑玛瑙似的眼睛望着那些鸟儿出了一会儿神,转脸问娘:“就象我和娘一样么?”左右随从听了,一时都大笑起来。娘捧着她花朵粉团一样的小脸儿亲了亲,也开心地笑了起来。

周家老少近亲得知小公主来到乡下,真比看见仙女降凡、凤凰栖落还惊喜!

因小公主这些年一直都跟着秀月,虽说没有出,秀月倒也教了她不少民间的礼数规矩,加上小公主天生也不拘泥,见了就叫婆,见了翰成竟一口一个哥哥,又拉着他的手院子地跑,喜得翰成一张小脸儿红扑扑的。

周家婆婆再没想到,这位皇家来的小公主不仅没一点金枝玉叶的样子,反倒这么乖巧可,一时喜得搂在怀里连声地叫乖乖。

晌午,人用里带来的蛋和各样鲜蔬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可是小公主只肯吃婆婆亲手做的蒜汁凉面和炒得黄灿灿的蛋,在里从不正经吃东西的小公主,破天荒竟吃了的一碗。把跟随的人惊得,真怕小公主会撑坏了肚子。

笑着说:“没关紧!孩子颠了一路,真是饿了。吃了饭让翰成带她到门外跑一跑,小肚子一会儿又扁了。”小公主拉着翰成的手,哥哥长、哥哥短不停地叫着,小小少年蓦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和亲情来,打心眼儿里喜上了这个妹妹。

小公主拉着翰成的手院子转,见了什么都稀罕得了不得。百姓过子的居家摆设,锄、锛、镰、竹耙子、木锨,见一样问一样,问是做什么用的,还要亲手拿起来试上一试。翰成很耐心地一样一样地对她解说。

自打娘去了京城,小翰成常年也难得见娘一面,心底常常埋着一段孤独。如今娘回家了,还带回来花朵似的一个小妹妹,虽也看得出这个小妹妹在众人眼里不知比自己要金贵多少,所有的眼睛都望着她、所有人都护着她,心下不仅没有一点的嫉妒,反倒比众人更是处处护着她。

四月的风儿又温柔又清。明灿灿的光晒在身上暖暖和和的。几个百姓打扮的卫士在后面跟着,翰成在前面拉着公主妹妹的手儿一直跑到山溪边,一会儿捉蝌蚪、一会儿采槐花。众人从没见小公主这般开心过,山野沟壑一时飘了她清脆的笑声。

新开的槐花一样最滋补的新鲜野蔬。小公主在乡下的几天,小翰成每天都会去沟壑河畔采些回来,摘去叶子洗净了,用面拌好放在笼上蒸,出笼后浇些香油、拌些青蒜,小公主竟比吃山珍海味香甜得多。

里李娘娘不大放心,隔一天都要派人来探问一番或是送些食物。因知小公主在这里玩得开心,也有心让孩子见见市井风俗,所以倒也没催她们回

如此,十几天一晃而过。当李娘娘派人接她们回后,乍一见女儿的脸,不吃了一惊!起初以为小公主的脸肿了,细细瞅瞅捏捏,才知女儿竟是吃胖了。加上被乡间的太和野风吹晒了几天,看上去黑红光润的,分明结实了!

李娘娘带着小公主来见父皇时,武帝见小公主黑红健康的小脸,抚着小脸蛋儿呵呵笑道:“这脸儿晒的,真像鲜卑老家毡包里的那些小丫头子。”从这里开始,娘便不时带小公主到乡下游玩一番了。每次都照例给她另换上一套农家的布衣裙,放她四处撒滚打。在山野河畔跑累了,回到家来,睡在土炕被上倒头便睡。娘秀月这时便守在她身边,望着她那可的小模样,忍不住老想伏在小脸上亲亲。

小公主醒来,不是着跟学摇纺车、棉线,便是要学撂梭子织布。再就是跟翰成父子在宽大敞亮的院子里学织泥屐、编苇席,或是跑到隔壁大娘家里,跟一群乡下的姐姐们学扎花、剪麦秸葶、掐草辫子。

夜晚,在院里的大杏树下,小公主和翰成一齐坐娘怀里,听娘讲天上海里和山里林里的神仙鬼狐故事。

这样,娘和公主妹妹每次回,小翰成总要跟在车后面追上好远的一段路,直望到载着娘和妹妹的车影消失在翻扬的尘埃尽头时,才独自噙着泪返回家。

童年,翰成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大多是在一种温暖如梦的回忆里,那里除了母亲那温柔秀美的神情和抚的手儿外,总还要伴着公主妹妹那双黑玛瑙似俏皮的眼睛和银铃般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