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六章后院起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回到园里,已是下班时间。正要回家,脑袋里忽然浮出袁老师患癫痫时吓人的样子。卓小梅有些后悔,当时不该把话说得那么陡,尽管园医说她的病到了发作周期。你身为园长,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一个退休老师,怎么说都是你的不该。为减轻内心的愧疚,卓小梅转身朝袁老师家那栋宿舍楼走去。

到得袁老师家单元楼道前,卓小梅又站住了。上午才积了怨,就这么去看她,还不要被扫地出门?想起包里有一个存折,掉头又出了幼儿园。这是个活期存折,每个月领到工资后,卓小梅总是先留出正常开支所需,再将余额存入这个折子里。

秦博文欠的别人的钱,卓小梅是不会负责的,袁老师的钱还得管一管。

离幼儿园几百米处就有一家储蓄所。卓小梅推开玻璃门,来到营业台前,从一只塑料盒子里拿张绿取款凭条出来,再掏出存折,对照着填写账号。银行里储蓄用的凭条有两种颜,红存绿取。卓小梅心想,为什么偏偏是红条存,绿条取,而不是绿条存,红条取呢?这里面是不是暗合了国人的某种心理?绿虽然是生命的象征,国人有好的时候却不多。强盗叫做绿林好汉,绿头苍蝇最龌龊,谁眼睛发绿那是贪得无厌,至于戴上一顶绿帽子,那你这一辈子都没法抬起头来了。红颜享受的待遇却完全不同了,国人那是情有独钟。结婚称为红喜事,光荣榜叫做红榜,立功要戴大红花,出门求个开门红,进屋乐见堂红,谁都想着一辈子走红运,当演员恨不得红得发紫,做生意但愿天天都红红火火,发了横财修栋红楼,更是权贵攀附如蚁,财源滚滚而来。至于人在机关,心中系念也无不是一个红字,最想做的是领导红人,最想戴的是红顶子,最想拿的是红包,最想去的是红灯区,最想玩的是红颜,最想入非非的是年轻下属的漂亮老婆红杏出墙。

还是说眼前这红存绿取的凭条吧,看来无意间也透了银行的某种动机,那就是你存钱他高兴,你取钱他心痛,巴不得你永远只存不取。去过银行的人都有这样的触,营业台上的凭条总是红多绿少,存钱要红条,信手拈来便是,取钱要绿条,半天找不到一张。往窗口里递条子时,如果是红条,里面的脸就跟条子一样红润,手续办得十分快速;若是绿条子,里面的眉眼也跟条子一样发绿,一副老不耐烦的样子,好像你不是取钱,而是叫花子讨钱一样。如果你取的钱多,到了三万五万的,还恶狠狠地扔出条子,要你找他们的负责人签字,可那个负责人早不知去向,而几秒钟前还端坐在大厅中间的老板桌后面;存钱时的情形却完全不同了,哪怕数字再大,也用不着谁同意,生怕你打消存钱的主意,忙抓过票子,飞快地数起来,数得眉飞舞,数得朗天青。

这天幸好卓小梅取的钱不多,窗里的脸虽然绿如猪肝,却没有把绿条子扔出来,要她找人签字。本来卓小梅打算只取五千的,折子上的数字总共不到两万。有道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幼儿园不像那些有权有势的单位或垄断行业,常有横财诸如灰收入甚至黑收入入账,那菲薄的工资收入仅仅能肚子,一年下来余不了几个钱。幼儿园的工作又是那样辛苦劳累,无非是些吃喝拉撒的事,哪个孩子裆里有个印,家长都不肯干,给白眼算是恩典,横者大吵大闹,往往叫你下不了台。无奈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辛苦不来钱,来钱不辛苦,越穷越忙,越忙越穷,做上幼教这个行当,不认也认了。正因如此,卓小梅取起钱来就不太下得了手。只是考虑袁老师家境太苦,在幼儿园苦熬一辈子,积攒点钱实在不容易,又偏偏被秦博文借走两万,看来要血本难归了。卓小梅也是过意不去,将那张五千元的条子一把撕掉,咬咬牙,重新填了一张一万元的。

将崭新的钞票进包,卓小梅回到宿舍楼,去敲袁老师的家门。好一阵门才打开。里面站着袁老师的老伴伍大爷。见是卓小梅,伍大爷脸有点发绿,就像银行里的职员碰上要取钱的人。今天看来不是办事的子,取钱有人不乐意,送钱有人不高兴。不过伍大爷还是将卓小梅让进屋里。不管怎么说,他家的钱并不是卓小梅本人借走的。

屋里非常寒碜。地板是水泥的,墙上的底看不出是灰是白。没几件值钱的家具。老式的桌凳开始掉漆,一台巴掌宽的黑白电视机早该进历史博物馆了。至于冰箱和电话什么的,拿着放大镜都没处找。卓小梅知道伍大爷原是氮肥厂的老工人,十七年前退休时厂里状况还不错,退休工资和福利待遇一个子不少。后来厂子破产,伍大爷从此再也没领到一分钱,全靠袁老师几个工资维持家用。过去厂里兴旺,却不肯给市里的社会保险处钱,职工的养老保险手续也就没法办理,闹了好多年,据说政府正在考虑补办,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办下来。最惨的是三个子女,都是氮肥厂还热闹着的时候进的厂,现在没一个有正式工作,得实在没法开锅了,就跑回娘家来混两顿。

卓小梅不免心生慨。都说人人生而平等,可这世上什么时候平等过?幼儿园是服务行当,没有特权,只有一些家长为使孩子得到特殊照顾,偶尔会请老师和园里领导到家里去吃顿饭什么的。别看这些家长年纪轻轻的,工作没几年,家里却装修得金碧辉煌,要什么有什么,哪像袁老师家这么不堪入目?一次于清萍班上有位家长请客,三番五次请园领导赏脸,卓小梅推不了,只得领情。那家长住在市委大院一栋刚落成的新宿舍楼里,房子是那种近年颇为免费的复式结构,上下两层加在一起两百多个平方米。最先进的水电设施,最方便的管道煤气自不必说,光那新的现代化装修和时髦家电,总得花个四五十万,加上购房款,没上百万绝对拿不下。这家长不到三十岁,在一家并不怎么起眼的小公司工作,结婚照上的丈夫年龄也不大,不像富可敌国的巨贾,他们怎么有实力住上这么豪华的房子?卓小梅甚是诧异,将于清萍扯到台上,悄声问这家长什么来历。于清萍笑她少见多怪,说:“也没什么来历,夫双方都出身农村,只不过人家丈夫在县里做副书记。”卓小梅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却还是摇摇头,说:“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于清萍说:“这有什么不相信的?这一栋新楼是市委为了搞创收修的商品房,住进来的是两种人,一是下面县里的书记县长,二是有钱的生意人。据说关系不硬,有钱还住不上呢。”其实有这种家居条件的也不只这位家长,卓小梅还去过一些在财税金融或政法城建等强势部门工作的家长家里,好多都已达到这个水平,而且一个个年纪轻轻,工作时间并不长。与他们天堂般的享受相比,袁老师这里简直就是地狱了。难道是他们比袁老师夫妇创造的财富多,为国家做的贡献大吗?恐怕不见得。无非是那些人码头占得好,除了白收入,还有灰收入甚至黑收入,这样没几年就离开地狱,升上了天堂。

正在卓小梅悲天悯人,慨不已的时候,袁老师从厨房里出来了。看上去她已完全恢复过来,正常人一样。卓小梅这才放下一颗心,上去跟袁老师打招呼。和伍大爷一样,袁老师也冷冷的,不愿理她。这在卓小梅预料之中,她不去计较,上前给袁老师赔不是,批评自己上午不该那么暴。

袁老师依然不肯正眼去瞧卓小梅。仅仅赔不是,没赔上些秦博文欠的钱,袁老师才不稀罕哩。卓小梅不再啰嗦,打开包,掏出那包还匝着手指宽的牛皮纸的钱,放到桌上,说:“袁老师,这是我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一万元,你点一下。你也知道,我也就园里那点工资收入,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只能先还一部分,其余只有找到秦博文后再说。”袁老师的老眼睁大了。她想象力再丰富,也想象不出卓小梅是来给她送钱的。她为自己刚才的倨傲不好意思起来,连忙拿个凳子,到一直站着的卓小梅股下面,客气地说:“卓园长您坐您坐。”同时掉过头去,瞪住愣在屋子中央的伍大爷,大声训道:“站在那里发什么呆?还不快去给卓园长倒茶!”伍大爷讪然一笑,身子晃晃,去了厨房。袁老师瞧一眼卓小梅,像小学生害怕做错事似的,试探道:“我这就数数?”卓小梅点头道:“当然得数数。钱不是别的东西,咱们园里的董会计常说,当面不点清,过后说不清。”袁老师就伸出舌尖,指头,点起钱来。

伍大爷的茶也端了上来,卓小梅双手接住,一边喝水,一边瞧袁老师点钱。别看袁老师上了年纪,不时要犯一回癫痫,可点起钱来却还是利索的,一看就知道是个热衷理财的角。也就难怪她要借钱给秦博文生息了。事实也是她不能干点,缺乏理财观念,她这种条件的家庭怎么维持得下去?

很快数完,袁老师说:“不错不错,确是一万。”卓小梅说:“再数一遍吧。”袁老师说:“不用数了,你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卓小梅劝她再数一遍,钱过手至少得数两遍,这样才放心。袁老师又伸出舌头,要去手指。忽想起什么,掏出间的钥匙串,递给伍大爷,说:“五屉柜里有个铁盒子,铁盒子里面有张借据,你给我拿出来。”袁老师很快数完第二遍,可伍大爷还在房里摸索开五屉柜。中国的老龄家庭都这样,要么老女人孀居在空的家里,形单影只;要么男方尽管活着,却口齿不清,手脚麻木,半痴半呆,而同样老迈的女方则耳聪目明,明能干。

袁老师没去管伍大爷,手上抓着钱,嘴里对卓小梅检讨道:“卓园长你得原谅我这个老不死的,我也是被那伙人唆使的,不然不会跑到园长办去惹你。你没批评错,都是我利令智昏,想发财想疯了。不过你也知道我家情况,老伍没一分钱的养老金,三个儿女生活无着,我才将这养命钱给秦工去生息,心想总比放在银行里睡大觉强。”卓小梅说:“我知道你也是没别的办法,才出此下策的。”袁老师说:“我原想秦工是上海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办厂又是搞的本行,应该万无一失,谁知他也会失手?”卓小梅说:“这个年代,名牌大学毕业有什么用?你没见过那些做官发财的,又有几个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袁老师忙说:“那也是,现在这个社会,我是越来越搞不懂了。”唠叨了一会儿,伍大爷终于抖抖擞擞地将借据拿了出来。不用说就是上午卓小梅见过的秦博文的借据。袁老师从伍大爷手上接过借据,要将原来的数字减去一万。卓小梅说:“我另外给你打一张欠条吧,以后免得你去找秦博文。”卓小梅不仅还了一万元现金,还把剩下的欠款揽到自己名下,这更是袁老师未曾料到的。想那秦博文欠着一股债,哪里还肯面?而卓小梅身为园长,天天待在幼儿园里,跑不到哪里去。袁老师一乐,颠找来纸笔,双手递到卓小梅手上。卓小梅很快据欠款写了欠条,署上自己的大名。

对着窗外的灯光,袁老师将欠条反复瞧过,才把秦博文的借据递给卓小梅,涕零道:“卓园长啊,说你是我的再生父母,怕把你说老了,想给你下跪,你也不会答应的,你叫我怎样你才是?”卓小梅正要开口,袁老师已掉过头去,把那一万元钱和卓小梅刚才写的欠条递给伍大爷,要他装进铁盒子,放五屉柜里锁好。看着伍大爷听话地进了房,袁老师又觉得有些不放心,抬了股追进去。

好一阵袁老师才走出来,对卓小梅说道:“卓园长你不知道,等一会儿,几个儿女要来吃饭,他们若知道你还了一万元回来,会用斧头把个五屉柜劈得稀烂的,那个铁盒子必须放到他们找不到的地方。”缓口气,又叹道:“我手上是不能有钱的,一有些钱,家里就不得安宁,好几次差点出了人命。我就是怕他们天天盯着家里几个小存款,不肯出去找事做,才下决心把钱借给秦工,好断掉他们的念想。”做了该做的事,卓小梅也得走了。袁老师要留她吃饭,说这就去加炒两个腊菜。卓小梅当然不会吃袁老师的饭,谢过她的美意,身而出。

出得门,抬腿正要下楼,卓小梅又掉过头,叮嘱站在门口的袁老师:“有句话忘了跟两位老人家说了,今天这一万元钱的事,你们口齿可得紧点,千万别透给邹师傅他们,不然我没法过子了。”袁老师快言快语道:“请卓园长你放心,我会注意的。”公汽公司工人罢工闹事的风波很快平息。据说市委市政府几大家领导都上了阵,还动用大量公安便衣,抓了组织闹事的头头。

至于事情的起因,社会上传言很多,那天卓小梅就听到好几个版本。最经典的一种认为老工人跟南瑞公司保安发生冲突,在墙上碰破了头皮,只是导火线而已,主要是工人们听说市委市政府某些领导跟南瑞公司背后有易,公司给了领导好处,只得从工人身上捞回来,工人们这才被彻底怒了。

听到这些传言,开始卓小梅以为魏德正也属于“某些领导”之一。后来才知道他跟南瑞公司没有任何瓜葛,得好处的可能不大。原来公司的改制重组是姚市长一手组织领导的。半年前,前任市委书记调离维都,新任张书记正在中央校学习,市委工作暂时由姚市长主持,这样他就集政大权于一身,维都的大事都由他一人说了算。数千人的公汽公司改制重组当然是大事,不用说得由姚市长拍板敲定。事实是当时的公汽公司管理混,设施老化,亏损严重,再不动手改制,全市老百姓出门便没法坐上公共汽车了。姚市长于是亲自出省招商,引来资金雄厚的南瑞集团,两个月之内将老公司改了过来。这改制说穿了,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有人得利,必然有人受损。公汽公司改制成功,老工人有了养老保险,有业务水平的年轻工人可以重新上岗,全市老百姓有公共汽车可坐,可说是多方得利。但过去那三百多号管理人员却只能靠边站,再没有舒适的办公室可坐,没有比一线工人优厚得多的工资福利可拿,他们自然不甘心,到处散布谣言,说姚市长是“要市长”不知在这次改制中从公司里要走多少好处,一下子煽起职工们的仇恨,从而掀起这次罢工闹事大风波。

姚市长到底得没得公司好处,卓小梅不太关心,也没关心的义务。只要魏德正没事,她心里也就踏实了。卓小梅拿起电话,拨了魏德正办公室的号码。她要证实一下听来的消息,同时也想明白,那天魏德正请她到市委去,到底有什么事情。

可那边没人接听。卓小梅只好去拨他的手机。开始占线,过一会儿再揿重拨键,一下通了。是吴秘书的声音:“卓园长你好哇!”他显然记住了卓小梅办公室的电话。这便是做领导秘书必须具备的明,要记得住该记住的电话号码。

没等卓小梅开腔,吴秘书又说道:“你找魏书记吧?”卓小梅说:“找到你就等于找到了魏书记。”吴秘书说:“那是卓园长抬举我了。我们不在维都,到了省城,魏书记呢,正在给省信访局的领导汇报工作。有什么话让我转告,还是过半个小时,魏书记汇报完工作我打你电话,你亲自跟他说?”魏德正到信访局去汇报什么工作呢?那可不是组织部那样的地方,有没有工作,谁都想着去汇报一番。卓小梅就听人说过,地方领导跑上层,最想去的是组织部,最不想去的是信访局。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这可是无人不晓的道理,至于信访局,往那里跑是不可能有好事的。八成是有人上访,信访局要下面的领导去领人。

魏德正往信访局跑,说不定就是公汽公司的工人不愿善罢干休,在维都市闹不成,闹到了省里。

不过这是领导的工作,卓小梅不好随便打听,只说:“也没什么话要转告,仅仅问候一声。你们忙你们的吧,我就不惊动魏书记了。”吴秘书说:“也行,回维都后我再跟你联系。那天魏书记就要见你的,只因公汽公司的事给冲掉了。”吴秘书没有食言,两天后果然给卓小梅打来电话,说魏书记刚好有些空隙,专门在办公室等她。卓小梅笑道:“公汽公司的人该不会又把车子都开过去,将市委大门堵个严严实实吧?”吴秘书也笑起来,说:“这次不会了。为接你的到来,魏书记特意给公安局打过招呼,他们已在市委门口布了警,谁还想闹事,没那么容易了。”卓小梅说:“那我这就过去,也享受一回大领导的待遇。”魏德正一再相约,是要将钱退给你,还是当面言谢?卓小梅自忖着,去副园长室跟苏雪仪和曾副园长她们说一声,出了门。

到市委后,是吴秘书陪着到魏办去的。现在机关里提到某某领导的办公室,都喜用简称,觉得这样说起来既顺口,又显得有规格,领导本人听着也舒服。魏办位于市委大楼408号。记得魏德正暂住的宾馆房间号码也带八。想起那次去幼儿园揭牌,魏德正在八角亭下关于八字的妙论,他选择带八的办公室,也就不难理解了。据说从前市委办公大楼的办公室都是没有门牌号码的,是去年底实行什么物业管理,市委办为了准确掌握机关固定资产,尽量做到物尽其用,同时也方便各领导各部门对号入室,才统一编了号码,也算是一项成功的机关建设改革举措。

魏办共有两间,外间会客,里间办公。穿过会客室,吴秘书紧走两步,上前轻轻推开虚掩着的里间的门,然后躬身站在门边,将卓小梅往里让。卓小梅脑袋里还晃着408这个号码,忍不住有些想笑。不过忍不住也得忍住,这么庄严的地方,嘻嘻哈哈成何体统?只是一个人想笑,就是忍住了嘴巴,也没法忍住脸上的眉眼的。

正端坐在桌前看文件的魏德正抬起头来,见卓小梅笑还休的样子,问她笑什么。卓小梅好不容易才将自己调整过来,说:“我正在温习中小学时读过的课文。”魏德正甚是不解,说:“你跑到市委来温习什么课文?”卓小梅说:“您还记得吧,从小学到中学,课文里形容一个人笑的样子,都有这样的句子:笑得合不拢嘴。您当领导的理万机,还能出时间接见小民,我能不温习中小学课文吗?”说得魏德正乐了,说:“我看你是笑里有假吧?”卓小梅说:“您不觉得笑里藏刀,我就恩戴德了。”玩笑过后,魏德正真诚道:“那天晚上喝多了,出尽洋相,害得你和家豪招呼。”卓小梅望一眼正在翻壁柜的吴秘书,说:“主要是吴秘在忙,我和家豪乐得一旁欣赏男高音。”魏德正笑道:“我的呼噜那么动听?你们没像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味吧?”其时吴秘书已从壁柜里拿出一样东西,递到魏德正手上。那是一份表格,魏德正在上面翻翻,对卓小梅说:“今天叫你来,有件事情想征求你的意见。省妇联正在筹备全省十佳女青年评选活动,给维都市一个预选指标。我看了看市妇联报上来的几个人选,竞争实力都不强,所以想到了你,想将你推一推,你有没有这个想法?”原以为魏德正会给那笔钱一个说法,谁知竟是为了这事。

卓小梅在幼儿园干了半辈子实际得不能再实际的幼教工作,倒是从没想过要去个什么浮名。现在是一个趋世俗的时代,人们对这十佳那十强的老玩意儿已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只是卓小梅不好直接拒绝,绕着弯道:“我等平庸之辈,跟这个‘佳’字也太挨不上边了。加上幼儿园天天做不完的杂事,也不出时间参加活动。”魏德正自然知道卓小梅的真实想法,说:“把个幼儿园管理得这么有模有样,一举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示范幼儿园,你都跟‘佳’字挨不上边,谁还挨得上边?过去我们常说,过于的谦虚等于骄傲,你就别骄傲了。申报评选的程序也不复杂,你只负责填好这份表格,提供些你工作上的基本情况,至于综合材料的撰写和报送参评,自有人替你办。我看这影响不了你的幼教大业,说不定还能通过提高你的知名度,让机关幼儿园的品牌变得更响亮。”这个理由是卓小梅没法回绝的,只得接过魏德正手上那份表格。

魏德正很高兴,说:“我知道小梅是个实在人,社会也离不开你这样的实干家。可一个人还得有点抱负,总不能一辈子盯住那一亩三分地吧?”卓小梅没能完全领会魏德正话里的意思,笑道:“魏书记这是高看我了,我这人是个做具体事的苦命命,离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恐怕还适应不了,就是有抱负,也抱不出什么名堂的。”魏德正说:“小梅你又自谦了,中学时你可是公认的才女。何况一个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肯去发挥。”说得卓小梅不动起了心思,莫非魏德正是想通过推荐所谓的全省十佳女青年,让你一步步向政坛靠拢,成为未来的政治新星?他现在可是大权在握的群副书记,想让哪个政治上有所作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卓小梅忽儿耳热心跳起来,觉身子像是充足了气一般,差点儿就要浮离沙发,飘向空中了。

好在卓小梅很快回过神来,还没忘记自己姓甚名谁。暗暗地不好意思了,不出声地骂自己道,你臭美什么?人家给,你竟当做令箭,还真的抱负起来。也许魏德正仅仅是心血来,给你个虚名玩玩,也不枉曾经同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