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九章情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九章情殇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一,李昭容生帝姬,难产而薨。

上痛不生!

《世祖高皇帝实录》靖康二年三月下旬,陕西、河东连降暴雨,黄河水位猛涨,达到异常凶险的程度。三月十九,京西北路的滑州黄河决口,淹十几县,京城动。赵桓命令京城驻防的三衙官兵,尽数调到黄河沿岸,以最快的速度合拢溃堤,并布置官员抢险救灾。

黄河水患,并非自今始,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的大患。大禹治水,治的就是黄河,大宋立国之后,黄河从都城汴梁北部过,洪水下来,城内居民几乎可以听到咆哮的水声。

黄河就是在大宋帝**民心头上的一块千斤巨石,避又避不开,斗又斗不过,水患之凶,更胜金兵!

赵桓听从都水监的建议,于汴河口开闸放水,舒缓水势。这一决定遭到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他们担心一旦出了问题,汴河水势难以控制,京城就要遭到灭顶之灾了。当前的问题是,必须尽快把滑州的口子堵上,汴河不放水,水势降不下去,等于痴人说梦。

二十一,赵桓赶赴郑州,巡视汴河河防。原本,他很想去滑州那里实地看看,宰执们任你说破嘴皮都不同意,声言要禀报太上皇,赵桓无奈叹息,只得作罢。尚书左丞赵鼎,亲赴滑州,处置一切,同知枢密院事何栗同行,负责协调军队的调度。

赵桓骑马到达郑州的时候,河堤上人山人海,热火朝天,正加固河堤。郑州知州以下,大小官员,候官家。一身便装的赵桓,走上河堤,问道:“上游是否已经开闸放水?”

“为稳妥起见,拟定分三次开闸,今天早上是第一次,水足足涨了三尺呢!”知州答道。

按照汴河堤坝的情况,可以承受水势上涨六尺,再多就有些危险了。

抬眼望去,岸边停着一艘大船,似乎刚刚刷过油漆,显得很是扎眼。赵桓眉头微蹙,脸沉下来,道:“这里放一条船,是预备逃跑吗?”知州连忙跪下,道:“臣焉敢置百姓于不顾,自己逃跑?这艘船,臣是以备万一的。”说着,抬眼瞄了瞄赵桓。

原武县令道:“船今天早上刚拉来,是为官家准备的,万一,万一…”赵桓道:“万一,万一也是不成的,朕要的是万全,你们知不知道?”说着话,几步走到百姓中间,王德等侍卫班直紧张万分,眼睛瞪得溜圆,密切子着一切可疑人等。

赵桓扶起一名老者,笑容可掬地问道:“老人家,今年高寿啦?”老头兴奋得直眼泪,道:“小老儿今年六十六了。唉呦,这话是咋说的,俺见到官家了,俺真的见到官家了。官家,让俺磕两个头吧,要不俺会睡不着觉的!”老人的一片君之心,令赵桓也非常动,他默默地点头,身受礼。视野之内,万千百姓匍匐在地,山呼万岁,这才是帝王应该享有的容光。赵桓坚持来巡视河堤,就是受到宋强的启发,知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赢得戴,赢得民心的机会。一试之下,果然是灵验非常。

“去年收成还好吗?粮食够不够吃?”赵桓又问道。

老人高兴,美,美得直晃悠,好心的知州在旁边扶着。老人说道:“去年,遭了兵灾,又误了播种,收成比不上前年。靠着官府的救济,还饿不死人!”

“今年怎么样啊?”

“今年,俺说准错不了!”赵桓略诧异,问:“为什么呢?”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光彩,道:“官家都来了,龙王胆子再大,也不敢生事不是?龙王好好的,俺这里风调雨顺,收成一定错不了。”

“哈哈,”赵桓开怀大笑,猛劲摇了摇老人的手“依朕看哪,龙王要是不听话,咱们就把他捆起来,可劲地,看他还敢不敢兴风作!”打龙王,百姓们听着新鲜,不过,官家既然这样说了,总是有道理的,那就打呗!

正说着话,忽听前方传来阵阵动,似乎京城有人来了。抬眼观瞧,一名小黄门在前,两名班直在后,飞马来到近前,跪倒奏道:“官家大喜,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岳将军打胜了。”赵桓按耐着心中的喜悦,道:“慢慢说!”

“红旗报捷,已经到了京城。听说,岳将军剑劈钟相,常德府叛已平!”小黄门脸上汗津津的,鼻尖上还挂着一滴汗珠,脸都是喜

赵桓还未说话,以郑州知州为首的官民再度跪倒,山呼万岁!

岳飞终于打胜了,岳飞真的胜利了吗?

赵桓陡然转身,面对汹涌的河水,宣道:“朕就在这里,看汝何能兴风作?”这一刻,心中豪情万丈,似乎天底下再没有能难得住他的事情了。

回到京城的时候,天已经暗下来,街道上人出奇的少,策马奔驰的赵桓,倒没觉得有什么奇怪,他也没心情理会这些!

到了宣德楼前,看到候在门前的宰执,赵桓笑道:“诸卿平身!叫红旗报捷的人到延和殿候着,朕马上就要…”话还没说完,突然看到宰执间系着的白带,赵桓心猛地一沉,差点从马上栽下来。

他们是在给何人戴孝?

再瞧瞧宰执们的脸,都异常沉重,秦桧眼珠还红着!

赵桓想到了什么,却又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怎么能那样想呢?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他运足浑身力气,摘镫下马,鼓足勇气问道:“出了什么事?”张邦昌低头哭道:“陛下,昭容娘娘薨了!”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了,一瞬间,赵桓头上的天塌了!

噩耗一个接一个,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仿佛幽灵一般,一起涌到面前,让人怎么承受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