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流月将波去潮水带星来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转眼之间,长生到尹家生活已经三年多。
初时外界对长生的来历也有议论、揣测。尹守国自有一套令人信服的说辞,是老战友的遗孤,落在外,机缘巧合被尹莲寻回收养。
长生一直叫尹莲姑姑。
漫长时中,长生都不知一个叫谢江南的男子的存在。
在长生印象里,那几年中,尹莲身边似乎没有过任何男的身影。偶尔家里会来一些客人,他渐渐分辨出,有一些是来找波拉的,有一些是来找姑姑的。来找尹莲的,一般是一个长辈带着一个与尹莲年龄相仿的男子。他们谈些什么,长生从来不知。他留意到,每次在客人走后,波拉都会问姑姑同样的问题,你对这个人
觉如何?尹莲似乎每次都是摇头。
有一次,长生无意中听到尹守国对尹莲说过这么一句话,难道没有那个谢江南,你就一辈子不嫁了?依我看,差不多就行了,这些人知知底,都不算差劲,你年纪也不小了,还想耽误多久?
这是长生第一次听到谢江南这个名字。虽然不知他是何人,但从尹守国的语气和尹莲的尴尬表情中,隐隐觉到这个人对尹莲而言非比寻常。
又一次,长生忍不住问尹守国,波拉,为什么每次有人来看姑姑,姑姑都不高兴?他们在谈什么?
一提这事,尹守国就心头冒火,说,别理她,我还不高兴呢!惯她惯出病来了!
长生吓得愣在那里,睁大眼睛,像一只受惊的小动物。尹守国一见,忙放缓了语气对他解释,长生,男孩子大了要娶老婆,女孩子大了是要嫁人的,你姑姑这么大了不结婚,波拉心里着急,给她介绍对象,她又看不上。
结婚,就是一辈子,和另一个人生活在一起。当长生渐渐明晰这人世间的普遍规律时,却陷入了莫名的恐慌和失意中。
他要如何对疼他的波拉说,他也是不希望看到尹莲结婚的。
长生偶尔目睹尹莲出门应酬,有男子相约,多半是父亲的世之子,碍于情面推却不得,归来却是神
寂寥,心事重重。
尹莲在推拒,这推拒是坚守,为一个离去多年的男人。长生不知,在那个习惯早婚的年代,尹莲为着谢江南,独自承受了多少外界的力,
咽了多少寂寞与孤独。
有时,尹莲会带着长生一道出门,参加活动或约会。长生记忆中常见的一个画面是,三四个人分坐在桌旁,尹莲同长生总是挨在一起坐,对面是拘谨或主动的男子,彼此言谈寡淡。
这种场合,长生在旁默不做声,默默观察。他喜看尹莲用纤长的手指转动茶杯,端起茶盏。喜
看她乌黑的头发在
光中闪光,喜
看她神
漠漠,嘴角似有若无的微笑,喜
看她对那些人冷冷淡淡,心不在焉。
渐渐,在这种会面中,长生无意间扮演起转换气氛的角。尹莲一旦觉得索然寡味时,就会低声与长生说话,旁若无人地和长生说笑。有时长生出去玩,尹莲和来人说着话,也会分神,起身看长生在外做什么。
次数多了,机的长生,也就摸到规律。一旦察觉尹莲百无聊赖了,他就会主动跑出去。这样,过不了一会儿,尹莲就有借口出来找他,偷偷夸奖他做得好!帮尹莲解围,这是他俩的默契。
每当只剩两个人的时候,长生说,姑姑,我知道你不喜和他们在一起。尹莲说,是啊,我为什么要喜
他们?我喜
的是长生。
长生紧紧拉着她的手,心中甜喜。他喜
陪尹莲出门约会,从不担忧这些人会抢走尹莲。相反,种种迹象表明,这些人到来,只会让他和尹莲更亲近。
尹莲对于相亲冷淡敷衍的态度,尹守国看在眼里,虽焦急却也无济于事。婚姻大事,你情我愿,才能长久。他明知尹莲拿长生做挡箭牌亦无可奈何。
3一九八四年入秋后,一个雨的早晨,尹莲陪长生吃完早饭,正要出门上班时,收到邮递员送来的一个邮包。当尹莲看见邮件上的字迹时,仿佛触电般全身颤抖了一下。落入眼底的字迹非常
悉,又异常陌生。关于他的一切,她曾经想方设法要忘记。
尹莲什么话也没说,吩咐司机送长生上学去。长生留意到她脸上明显的怔忪,上学时间到了,他来不及问,心怀疑惑出门去。
送走长生,尹莲拿着邮包坐下来,心
蒙混沌,手不由自主发抖,好半天才打开,里面是一本书和一封信。
书是一本旧的《傲慢与偏见》,信上只有寥寥数语:我很想见你,有话要对你说。你若方便,可否回信一见?落款是谢江南。
只是看见这三个字,尹莲的心跳倏忽急促起来,脑海一片空白,完全没了主意。她立刻没心情去上班,拨电话到单位请假,然后跌跌撞撞回到房中,锁紧房门。
拉上窗帘,她庆幸此时家中无人,不会被人发现她的慌和无措。
整个白天,尹莲都在房中闷坐发呆。心事浮沉,往的一幕一幕,
来汐往,争先恐后浮现。回忆像失去斗志的兵卒,四处逃散,她
本无力约束。是这样翻江倒海的烦
,身不由己的沉沦。
身会衰败,趋于消亡,记忆终会埋骨于时间深处。可是,若是对一个人不曾真正放下,心若不曾死灭,情还刻骨铭心,又怎经得起
拨?
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尹莲与谢江南失去联系,各安天命。任时间逝,思念磨折。她不去思量、设想将来,未来在心中形同凝固,只不过浑浑噩噩,随波逐
,走一步算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