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之后陈玉珊也没再追究。
大战过后,两人都很疲惫,温存了一会儿。
等到夜渐渐浓烈,陆舟才带着陈玉珊走了出来。
陈玉珊面红润,头发还微微有些
,显然是刚刚沐浴过。
本来陆舟是有问她要不要在这里过夜,不过陈玉珊表示学校的寝室晚上是要查房的,必须要在十点之前赶回去,所以,陆舟还得赶时间把陆舟送回学校。……晚上,回到学校。
发完
望的陆舟,
觉心情无比舒畅,连寝室都没回去,背着电脑去了图书馆。
这次物院的科研项目,让他对碳元素簇的材料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他发现利用数学工具,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时候,这种兴趣便尤为强烈了。
就仿佛一座未经开采的金矿,就这么毫无防备地摆在他的面前。
陆舟索便从知网下了一堆文献在电脑上,结合工具书啃了起来。
这一刻,他总算是理解了系统的苦心,和那句“脑子太空了,多读点书吧”到底是为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暑假时系统列给他的那一长串书单,此时此刻的他,想把这些东西看懂还真没那么简单,更别提那些储存在系统数据库中的黑科技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陆舟基本上都是往返在图书馆与寝室之间。
当然了,实验室那边有新的样品出来,需要他帮忙对采集到的数据做分析,他还是会过去帮忙的。
自从上次那篇论文之后,钱忠明和刘波两个研究僧,便对他这个小师弟佩服的五体投地。
每次陆舟来帮他们对傅里叶红外光谱数据作分析的时候,他们脸上都是一副“大佬这边请”、“大佬请坐”、“大佬喝茶”的表情,搞的陆舟怪不好意思的。
偶尔不是特别忙的时候,陆舟还会和钱师兄讨论些碳纳米管材料方面的事情。
也正是在讨论那些学术问题的时候,陆舟才发现这货简直是个“设备控”。
只要一聊到实验室的那些尖端设备,平时话不怎么多的他,嘴巴便是停不下来,恨不得连放实验设备的桌子都侃侃而谈一番。
也是拜他所赐,陆舟才有机会接触到那些平时本没有机会见到的,造价昂贵的实验设备。
比如,隔壁实验室那台刚搬来不久的,用来制备碳纳米管的CVD真空气氛管式炉,整个研究所用到的碳纳米管几乎的都是这玩意儿出来的,据说就这么一台大家伙的进口价得上十万,而且还是欧元。
不只是碳纳米管的生产设备,还有给碳纳米管做表面修饰的设备,最贵的那个甚至都能赶的上金陵市的屋价了。
每次听钱师兄吹牛的时候,陆舟心中也是不慨。
科研这东西,还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在得知陆舟对碳纳米管的制备兴趣之后,钱师兄也算是投桃报李,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到“产物中碳纳米管的提纯”这一整套
程,都带着他上机
作了一回。
也正是因此,陆舟才算是有机会见到,自己研究了大半个月的东西,究竟长得什么样子。
当然,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见到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月底。
终于,在这十一月的最后一天,从老校区的实验室,传来了一条喜讯……
第100章结题!
当接到李荣恩教授电话的时候,陆舟正在食堂吃面,脑袋里还在想着刚才看的那篇从《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上翻到的关于石墨烯半电子迁移率理论计算的文献。
“咳咳,陆舟同学啊。”
“什么事?”
“你的那篇论文,可以发表了。”
“哦哦。”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课题,已经正式提结题报告,送往上级部门申请结题了!”
“……?!”终于回过神来,陆舟忽然噌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把坐在邻桌吃饭的一对情侣吓了一跳。
深呼了一口气,换了之手握着手机,陆舟用
动而颤抖的语气,问:“我们……成功了!?”李荣恩教授哈哈笑了笑,用肯定的语气重复了一遍:“对!你没听错!我们成功了!”回过神来,陆舟迅速问道:“比例是多少?”
“0.47wt%,你的猜测完全正确!CNTs材料与波特兰水泥的最佳配比确实在更小的0.4至0.5之间,而不是在1wt%以上,我们犯了一个经验主义和惯思维导致的错误,而这本来可以避免。”李荣恩教授
慨道。
“李教授,关于那个CNTs材料掺量配比的论文可以发给我看下吗?”陆舟问道。
“当然,我已经发你邮箱了。”李荣恩教授笑着说道。
挂了电话,陆舟用一分钟的时间解决了碗里面条,迅速赶去了图书馆。
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打开电脑登陆邮箱,陆舟将PDF格式的论文下载下来后,迅速打开并找到了关于配比的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