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赫尔夫戈特和陆舟对上了视线,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起来发言。
扫了眼笔记,陆舟站起身来,提问道。
“关于您第34行列出的算式,我存在疑问。您对=∑a(n)z^n+δ(n)的运算中,直接得出每一个整数n>0。我猜测您用的可能是柯西-古萨定理或者它的推论留数定理。但你是如何判断函数f(s)是全纯函数?”会场内响起小声议论。
显然,陆舟问的这个问题,问到了不少人的心坎里。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赫尔夫戈特意外地看了陆舟一眼,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算式,然后记号笔在上面敲了敲,“懂了吗?”看到那行算式,陆舟表情略微恍然,点了点头。
“懂了,谢谢。”礼貌地点了点头,陆舟坐了回去,顺手将白板上的那行补充的算式,抄在了笔记本上。
虽然他研究的主要是筛法,但赫尔夫戈特先生的方法,对他的研究工作也有不小的启发。所谓的研究工作也正是这样,在
讨论中完善自己的理论,在思维的碰撞中摩擦出新的观点。
就在陆舟整理笔记的时候,旁边有人轻轻戳了戳他胳膊。
“对不起,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说话的是一位肤略微苍白,留着一头微卷金发的小姑娘,她面容清秀,一张俏脸差不多如巴掌那般小巧,五官
致,一双可怜楚楚的蓝
眼睛显着格外地大。
之所以说是小姑娘,因为她看上去年龄不大的样子,个头比陆舟矮一点,大概是加大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要说她是研究生的话,反正陆舟是绝对不信的。
虽然她的英语发音有些生涩,但声音很轻,意外的有点好听。
不管声音好不好听,对于陆舟而言,有人和他讨论数学问题,只要不是无理取闹,他是从来不会拒绝的,于是便很大方的说:“问吧。”那女生眨了眨眼,有些尴尬指了指白板上,说:“对不起,那个……你刚才懂了什么?”看到那行算式,她完全没有搞懂。
“你是问那个表达式?”大概猜到了她想问的问题,陆舟很耐心地解释:“因为那行算算式中的I(n)=∫{f(s)/s^(n+1)}ds=2πian,这是一个闭轨积分,所以回到原式中,可以直接运用留数定理。赫尔戈夫特教授讲解的思路可能比较跳跃,确实不好理解,得多想想。”听着陆舟的讲解,这位女生慌慌张张地在本子上记着笔记。
从她那事无巨细的记笔记的手法,陆舟更确信了自己的猜测,她大概是在读本科。
不过本科听这种讲座,真的能听得懂吗?
怕她不好意思问,陆舟随口:“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谢,没有了……对不起,可以把您的邮箱给我吗?我还有很多问题想问……您。”因为太过紧张,这位看起来有些冒失的女生,不小心咬到了舌头,脸唰的红了起来。
看得出来,她不是很擅长与人。
同样不是特别擅长际,陆舟倒是能理解,所以也没有在意,随口说道:“没关系。另外,你不用总是说‘对不起’。我的名字叫陆舟,你的名字是?”
“我知道您叫陆舟,我在开幕式上见过您,”可能是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自报姓名,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补充了句,“我叫薇拉,在伯克利读书……对纯粹数学很兴趣,尤其是数论方向。”薇拉?
听起来有点像希伯来语,俄罗斯人?
emmm……
大概不是吧?
“冒昧问一下,你今年多大?”
“17……”陆舟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17岁能上伯克利吗?”这个年龄,他高中还没毕业呢。
“我是IMO金牌保送……”薇拉不好意思笑了笑,语气有些仰慕地说道,“当然了,和已经解决过两个数学猜想的您比起来不值一提……”陆舟愣了下,说:“……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已经很强了,你可以在自信一点,不用妄自菲薄。令人惊讶,你15岁就拿到了金牌?那你是几岁上的高中——”就在这时,最后一位提问者发完言,见没有人继续提问,台上的赫尔夫戈特先生便宣布了报告会结束。
“关于完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的报告会就到这里,谢诸位到场!”赫尔夫戈特微微点头示意,在一片掌声中向台下走去。
因为自己没有参加过IMO大赛,陆舟还是兴趣的。本来他还打算和这位拿到金牌的小姑娘聊几句,但见时间不早了,恰巧他还有点事情要做,便将这件事放在了一边,收拾起笔记,向会场外走去。
第214章(加料一夜情系列:拉丁少女杰西卡酒吧遇)其实赫尔夫戈特并非第一个挑战哥德巴赫猜想中这一弱猜想的人,早在很久以前,一位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便证明了当一个“奇数足够大时,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而这也被称为“哥德巴赫-维诺格拉朵夫定理”,即“三素数定理”。
至于将这一“足够大的奇数”具体化到一个界限的,则是另一位前苏联数学家——巴雷德金。
不过他得出的数字太大,以至于不等式右侧展开之后有4008600位,即便是以现代的超算也没法对如此庞大的集合进行穷举。
而赫尔夫戈特在13年的研究成果,算是完成了这场世纪接力赛的最后一,将这个数字缩小到了“10^30”。即便这个数字同样庞大,但“30位数”总比“4008600位数”小太多了,至少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
陆舟当时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时,便引用到了三素数定理,所以对此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