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呵,你一个搞数学的,倒是对我们搞物理的怪心的。”杨震宁呵呵了一声,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看向了陆舟。
“陆总设计师也是这么想的吗?”
“设计师只是职位,听起来太生分了,叫我陆教授就可以了,”轻轻咳嗽了一声,陆舟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我的观点……邱老先生已经说了,现在不是省钱的时候。何况钱这东西只是个数字,如果舍不得花钱,那永远也赚不了钱。”深深地看了陆舟一眼,杨老先生将视线转向了湖边,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十几年前我就发过一篇文章,标题我还清楚的记得,是《华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我的意见并没有什么改变。不过,现在方向盘在你的手上,我说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陆舟张了张嘴,正想说些什么,老先生却是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我不想批评你的决定,能找到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关联强相互作用力与电磁力,你在理论物理学这块已经站在了这个时代的顶点,除非有人能够揭示引力的奥秘……但我觉得这个世纪想要做到这一点,大概是不可能的了。”说着,从湖面上收回了视线,杨老先生深深地看了陆舟一眼,继续说道。
“我已经快过一百岁生了,并不一定所有决定都是明智的,前段时间被PRL拒稿,事后我冷静的想了想,可能我真的已经老了。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坏事,何况有这么优秀的后继者。”
“既然你心中有数的话,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那这一切就给你好了。”留下了这句意义不明的话,杨老看了身旁的那位约莫四十岁的女人一眼,向她轻轻点了点头,然后便在她的搀扶下,慢悠悠地向另一个方向走掉了。
“这老家伙……溜的真快,”邱老先生笑着摇了摇头,“若是搁平时的话,他至少得和我吹胡子瞪眼睛地争上一两个小时才罢休。”虽然好事儿的媒体总是大肆渲染两位华人学术界顶尖学者之间“关于对撞机建不建的”论战,但事实上两个人之间的私人情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邱老先生在卡拉比-邱空间上的研究本身就现代数学物理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工具,两人在学术上更是经常
。
否则的话,邱成桐的数学研究所,也不会建在水木大学的校园里了。
陆舟:“杨老先生也是心系民族的未来,他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是啊。否则话不投机,我也不会和他废话这么多了,”望着杨老先生离开的背影,邱成桐慨着点了下头,忽然转而看向了陆舟,笑着说道,“说起来,这两百亿美元可不是个小数字,这么重的担子,你扛得住吗?”听到这句话,陆舟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说道。
“邱先生您说笑了。”
“两百亿美元而已。”
“这对我来说,大概已经是第三个半了。”第904章四合院里的数学中心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然而空气依旧是安静了那么几秒钟。
表情略微有些尴尬,邱老先生随即哈哈大笑了两声,强行打破了尴尬的气氛,伸出右手摸了摸鼻子,做糊涂状说道。
“我差点把这茬给忘了……你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了。”陆舟笑着点了下头,礼貌说道:“能让您觉到我有所成长,是我的荣幸,说明这五六载的光
,我没有虚度掉。”
“何止是有所成长,我这脑筋的反应速度,都快跟不上你成长的节奏了。”轻轻叹了口气,邱老先生似乎是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表情略微有些慨。
过了大概几秒钟,他岔开了这个话题,笑了笑说道,“说起来,你怎么想到来水木大学这边转转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真的只是恰巧路过。”用了两三句话的功夫,陆舟将王诗成院士的邀请说给了邱老先生。在听完了他的叙述之后,这位老人推了下鼻梁上的老花镜,皱着眉头,表情有些不悦地说道。
“王诗成那个老东西……别看他表面慈眉善目的,不知道肚子里装的什么坏水。他说的话你一个字都别信,这糟老头子坏的很,我建议你防着点!”看着邱老先生一脸愤懑的样子,陆舟心中也是一阵哭笑不得。
“我就是去燕大那边转转,他能害我什么……”邱成桐仍然不放心地叮嘱道:“反正那老东西没好心!去燕大转转是没什么,总之你注意点,别被那老东西坑了。”
“……是是是。”王诗成院士和自己毕竟没仇没怨,陆舟也并不是很想介入老一辈学者们之间的恩怨,于是也只得敷衍地说了几声是,将这个话题带了过去。
继续寒暄了几句之后,与邱老先生别过,他便转身走去了水木大学的西门,一路走一路逛地向着燕大东门的方向走了过去。……燕大东门。
一位穿着笔西装的年轻老师,正站在那里四处张望着。
当看到陆舟的时候,这位年轻的老师一眼便从人群中将他认了出来,笑脸相地快步
了上来。
“您是陆院士吧,您好您好!我听王院士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等着了。”看着这位热情的年轻老师,陆舟笑着点了下头。
“我顺路在水木大学那边转了一圈,让你久等了。”
“哪里,您是享誉世界的大学者,就算让我在这里等到明天去都没关系,”那年轻教授朗一笑,伸出了右手,“杨永安,数学系教授,年三十出头,可能比您大一点,很惭愧已是而立之年还默默无闻。”
“杨教授谦虚了,三十多岁能当上燕大教授,也不算是默默无闻之辈了。”握了握这位杨教授的手松开,陆舟继续说道,“王院士呢?”
“王院士在燕大数学中心那里,因为IMO大赛国家集训队的事情暂时不开身,还望陆院士能谅解。”IMO大赛?
说起来也到这个时候了啊。
“没事,我能理解,”陆舟笑着点了下头,示意这位杨教授不用在意,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正巧我也要去数学中心那边,就带我过去好了。”杨永安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边请。”这些年来上京的变化还大,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道路两侧的楼房越来越高,说着各国语言的外国友人也越来越多,不过唯独两个地方是一点变化也没有,依然保留下来了它原来的风貌。
其一是上京的那些历史文物建筑,其二便是上京市的各大顶级高校。
这里不愧是世界文明的顶级学府,刚刚踏上教学楼附近的那条林荫小道,浓郁的学术气息便扑面而来,脚下檐上的一砖一瓦都蕴藏着历史与文化的底蕴,确实不愧为华国最适合搞学术研究的地方之一。
其实对于陆舟而言,无论是燕大还是水木的校园,都不算很陌生。
以前住在圆明园边上的疗养院时,他便经常来这里散步,只是因为各种各样不方便的原因,倒是一直都没去燕大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转转。
据说那是一座坐落在四合院内的数学中心,最高的楼不过三层,最常见的不过那四四方方的黑板。
虽说设施看着像是陈旧了些,但却据说是故意而为之的。只有在最纯净的环境中才能从事这项人类最原始的脑力工作、且最贴近宇宙本质的科学研究,而这也是这座数学研究中心创办人最初的理念。
当然了,能在上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里,住在如此宽敞的四合院内搞研究,对于那些数学家们而言,想必也是极为令同行外行们羡慕的一件事了。
陆舟刚走进大院内的时候,便瞧见院子里一名看着不大、鼻梁上架着眼镜的青年搬着小板凳,坐在一块靠在大榕树旁的黑板前,手中捏着半截的粉笔,对着写黑板的算式苦思冥想着。
那件灰外套已经有些洗得褪,头发看上去也像是有些
子没有洗了,只是简单地梳成了三七开的样子,过长的刘海无
打采地耷拉在眼镜框上。
兴趣地朝着那位和行为艺术家似的青年看了一眼,陆舟好奇地问了句。
“那位是?”不知为何,当陆舟将目光落在这位怪人身上的时候,杨永安的表情有些微妙的尴尬。
就好像,被看到了什么丑事儿一样。
“您别在意,这家伙……神有点不正常。”
神不正常?
陆舟反而更好奇了。
据他在普林斯顿的经验,许多数学比较好的人大多在某些领域表现的有些特立独行,因此总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怪人。比如某位数学年刊的前主编从来不允许别人在办公室里和他讲话的时候坐着,比如他的某位学生喜
薄荷味的咖啡,再比如燧石图书馆那个总是没睡醒一样的老头……
像自己这样数学上的造诣无可挑剔,行为举止又和常人没什么区别的学者,反而才是少数者。
“为什么这么说?”
“你知道的,像我们这种地方,通常会有一些考核指标。比如一年发多少一区二区的文章,或者在顶级会议上投稿之类的……但有些人总是喜特立独行,并且当别人好心提醒他你这样下去可能因为无法通过考核而被请出去的时候,还被用看傻瓜一样的眼神看着。”杨永安耸了耸肩,“我想换做任何人都不会对他产生好
。”陆舟问道:“那他研究出什么来了吗?”朝着那人的方向看了眼,杨永安略带讽刺地说道,“如果有的话,他也不会混得这么惨了。”出于好奇,陆舟并没有理会杨教授的劝阻,走上前去瞧了一眼。
不过这一瞧,他的眉顿时挑了一下。
“……超椭圆曲线分析法?”听到这句话,那看着和行为艺术家似的青年终于有了些反应。
只见他转过头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用有些木讷的声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