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1章往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後,趁着舒玉去京城之前,林如海召集一族三十三人,於祠堂前審判沈倩。正逢國喪期間,本來官僚是不能大動干戈,為老太妃在天之靈積福的。但是林如海必須早點將沈倩的事兒解決了。因為將來舒玉去了京城,一定會與馮紫英相見。一旦舒玉通過了馮唐老將軍的面試,那麼兩家就算定下了親事。

屆時,馮將軍一定會派人來揚州查訪林家各項情況。若是查到了這件家醜,將它公之於眾。到時候,林家百年的清譽就全部毀在自己這一輩手裏了——這簡直比殺了林如海這個族長還難受。

説起來,這件事的起因是早年老太太分財產不和所導致的。若不是老太太偏愛二兒子,沈倩也不會心裏不平衡,以至於密謀將眼中釘除去了。除去眼中釘之後,又虎了舒玉這個幼兒的遺產。如今,真相大白,林如海喊來賬房,又讓賈身邊的瑾兒作證,將沈倩鯨的幾百畝財產全部清查了出來,還給舒玉。

又查到:賈去世之前,給了黛玉的幾張田莊地契。卻神不知鬼不覺到了沈倩手中。若不是此時東窗事發,想必就被她帶到姑蘇去了。

這邊的事兒尚未完畢,那邊審訊吳婆婆,沈嬤嬤的口供已經到。林如海先過目,大吃一驚,眼淚唰唰而下。忽然對着二弟林如淵的牌位磕了三個頭。

“二弟啊!我不知道這婦人居然如此歹毒!當年你病重在牀,這婦人喚吳婆婆在糖餅中下毒,導致你一病不起,英年早逝…”説完,林如海含淚焚燒了口供。又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沈倩雙手,雙腳被縛住。渾身是傷地躺在地上,忽然大聲笑道:“做什麼好人!這林如淵夫兩個就是一雙花錢的無底。我幫你們將口填埋了,你們居然這樣對我?!憑什麼!憑什麼!難道,難道你們就是好人了?笑話!”聽到此言,一族百男婦,莫不切齒:原來不止林孫氏是她毒害的!

老太太已經哭昏過去幾次,看樣子,簡直比二十年前失去伴侶更加難過。舒玉與黛玉一直攙扶着老太太,安道:“祖母,我的父母本來死的不明不白,如今真相大白了,含冤昭雪了。這是天大的好事啊!”

“沈倩死有餘辜,您不必為她掉眼淚。這件事全部是她咎由自取。難保她去了其他的夫家,不會做出這等喪盡天良的事情。”

“祖父與您一生相愛,若是他還活着的話,看到您這麼哭,一定會很難過的…”

“孩兒啊,你祖母我一生的眼淚,都在今天哭光了。這個惡婦是非得誅殺不可了。我們走吧,走吧!長輩行刑,晚輩不應當在場觀摩的。這規矩是不能壞的。啊,想我沈家,早年何等的氣派,你爺爺娶我的時候,何等的排場。如今,如今…渭兒那孩子不爭氣,這倩兒又是個歹毒心腸的。究竟是誰將他們教育成這樣的…”舒玉知道老太太不能再傷心下去了。與黛玉扶着她向着後院撤去。此刻,誰都不能強留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在此地久留了。伺候老太太上了牀之後,瑞瓶給老太太餵了藥。老太太陡然睜開緊閉的雙眸。死死抓住瑞瓶的手腕,説道:“老頭子,是你嗎?!你終於來看我了嗎?你好狠的心吶!這麼多年不來看我…”

“祖母?!”黛玉被嚇壞了。

“哦,是黛玉啊…老糊塗了。剛才居然將這丫鬟看成了你祖父。”老太太回過神來。又拉着舒玉,黛玉絮絮叨叨當年的往事。述説着林老太爺當年怎樣的英姿颯,怎樣的才智卓絕。怎樣地疼愛子,甚至夜裏都要醒好幾次,只為看一眼子酣睡的樣子。又是怎樣用心良苦地教育三個兒子。等到花甲之年了,又是怎樣與老伴兒説:“咱們這一輩子的好子才剛剛開始,我將前半生給了朝廷,這後半生,都是你的了。”舒玉冰冷的心,忽然有些暖意:這樣一對夫,真正是羨煞旁人。或許,沈倩從小養在林家,看到這對夫這麼恩愛,才有了與林如涵成婚的念頭吧!那麼,關於老太爺的那個秘密,該不該告訴祖母,讓她經受這種打擊…

算了,算了。沈倩已經犯下的罪狀,夠一次死了。沈家,就慢慢去懲罰就是了。何必用這種殘忍方式,一股腦地讓老太太恨死自家人…

神遊天外,回過神來之後。舒玉發覺黛玉已經不見了。正東張西望,老太太解釋道:“你妹妹去書房拿書了。我這個小書房,去年馮紫英他們四個呆過。你怎麼不奇怪:又不是飽學的宿儒,怎麼在院子裏個小書房?”

“請祖母賜教。”老太太靠在枕頭上,回憶道:“這個書房裏全部是你祖父的藏書。他生前在家勒修學業,自言:平生有兩大得意事:一是嬌美如畫,二是讀了萬卷書。我老了,很多事都忘記了。唯獨記得你祖父愛書。就建了這書屋,挑選了不少書藏在裏面。若是他有一天到陽間來找我了。看到這小書房,就願意留下來了…”舒玉概不已:這“痴”字,形容這對老夫真正極好。

老太太微微一笑道:“還有幾本他極愛看的書。比如那金聖嘆的評書,我給藏起來了。若是他在小書房中找不到這幾本,肯定會回來問我要。這樣,我們夫兩個又能團聚了。但是…現在不用了…我沒保護好兒子。我讓黛玉去那暗格裏,將那幾本書取出來。給你們看看,你祖父當年的評點,他一手二王的書法極好。”黛玉很快回來了。手中拿着幾本少見的古籍,姐妹兩個一起翻開《金聖嘆評書》。滿頁的小字,風骨清俊,富麗堂皇之氣溢出。舒玉不想:若是馮紫英那一筆的氣勢再練個幾年,也能夠寫成這樣的。黛玉越看這書越是喜歡,於是道:“祖母,祖父真是了不起。若是不當官,也是湯玉茗之的文采名人。我來讀書給您聽。”於是黛玉一頁頁地讀起來。以手指沾唾沫,小心翼翼地掀開書頁。舒玉繼續神遊天外,正在要不要揭穿沈倩戕害第三條人命上糾結着。

忽然,黛玉的身子歪了歪,卻是栽倒了下來。老太太大叫一聲,舒玉眼疾手快,立即扶住了黛玉。又看黛玉面青黑,像是中了毒,當即嚇了一大跳。幾個丫鬟連忙去叫大夫。老太太顫抖着扶着黛玉,聲聲呼喚着。舒玉左右看了看,忽然拿起那書本聞了聞。卻是心驚跳。趕緊將書藏在身後。老太太卻先一步看到了,當即叫道:“舒兒,你把這本拿出來。瑞瓶,你去請陳相公看看:這書本上有沒有毒!”舒玉不敢看老太太的臉:看來這樁陳年的謀殺案已經紙包不住火了。黛玉被丫鬟婆子七手八腳架了出去,舒玉派瑾兒與洛蘭去照顧她,必定要保妹妹萬無一失。又心驚膽戰地陪着老太太,只怕老人受不了這個打擊,萬一人氣過去了,就倒了大黴了。而那陳相公很快就來了,用手紙張,就抱拳作揖道:“是砒霜。”老太太沉道:“將張嬤嬤叫來。”舒玉閉上眼睛:張嬤嬤的答案只有一個。

“這些書被誰借過?我想想…老太爺很寶貴這批書。肯定是不借給外人的,只有自家的兒孫來借,才肯給他們看看…老太爺去世前誰看過?

啊,對了,是三夫人。那時候還是三小姐,三小姐説要看看,借過去幾天。送回來後,老太爺嫌書被皺了,還生氣了好幾天。這不,因為您疼愛三小姐,所以才不説出來。”張嬤嬤是家中的老人了,然而這管賬的記,是後宅中最當一把手的。

老太太不怒反笑了出來。舒玉嚇得臉慘白,小心開口道:“祖母,那,那個賤人已經伏法了。您,您別跟一個將死之人計較。”

“不,不!”老太太哭着笑道:“昨兒,我跟如海説了:給這賤人留一條命在。畢竟她是活人,是親人,犯不着為已經死去的人償命。”林舒玉嘆息:看來老太太不僅是眼光差,而且心慈手軟。看來這太幸福的人生也有不好的地方:晚年沒了保障,落得被各種人欺負了。

“而現在,不用了…不用了…只是我很想問問倩兒:為何要下這般的毒手?她那時候,才十二歲啊!”説完,老太太讓張嬤嬤與陳相公,以及瑞冬一起去了林如海跟前。將這邊發生的事兒説了去。自己老淚縱橫,抓着舒玉的手低低呢喃。舒玉唯恐祖母有什麼吩咐,湊到她的嘴邊,乖巧地聆聽她的話語。

“老頭子,對不起,對不起啊…”舒玉偷偷用袖子擦淚。

一羣人從祠堂來到了後院當中。舒玉扶着老太太,坐在屏風之後。聽林如海説話,又聽到許多素不相識的親戚説話。林家出了這等大事,四面八方的親眷都快馬加鞭趕了回來。其中有老太爺的老表弟,現任姑蘇太守的林如涯。舒玉恭敬地喊了他一聲伯伯,瑞珠遞過來一張紙條,上面寫着:“我對不起老弟弟。”老太太語氣堅定道:“老表哥,你想説什麼就説吧。當着大夥兒的面,將你知道的全部説了出來!二十年前,我對不起他,現在不能再讓他死不瞑目!”

“那我就説了。哎!老弟他真是…死得太冤了!”

“那年,這小妮子來到咱們林家。老太太做主,要將她許配給三侄。你們當時也看到了:這小妮子暴戾得很。老太爺他對我説:如涵這個文質彬彬的秀才,後肯定管不住自家的婆娘,就找到沈家去,試圖將這門親事退了。這事被沈家的嬤嬤撞破了。小妮子知道了之後,居然跑到你們爺爺跟前鬧了一場。”林如涯曾經在揚州當官,與林老太爺相處過幾年。想到這個弟弟過了甲子之年不久,就一命嗚呼。不淚濕衣袖。弟弟有至君堯舜的理想,兩眼浮*之間,一心在千秋之上。而且文韜武略,一一俱全。卻不料花甲之年,被一場病奪去生命。每當花秋月之時,林如涯不淋漓慨:林家再過幾輩才能再出此大才?難道,當年老弟為了兒安全,砍伐的那兩顆梧桐樹,真的有通靈之説?!

收拾心情,林如涯繼續回憶道:“當,我聽到那小妮子口中叫罵。甚是氣惱,但是你們爺爺説:子很是喜歡這個侄女,自己也要給她三分面子,就不必告訴你們這件事了。當時啊,沈家比現在氣派多了。那位明事理的沈閣老也尚在人世。你們的爺爺,雖然看在愛的份上一直對她多加包容。但打心眼裏不喜歡這媳婦,又暗中派人去跟沈閣老説了。這小妮子之後就回家了一趟,唬得沈閣老千依百順的。這退婚一事,也就耽擱了下來。之後,這小妮子為了討你爺爺的歡心,就常常端茶倒水侍奉他…”眾人沉默。

林如涯道:“之後不久,你爺爺就染上了怪病。一病不起,不久就西去了。病重之前,我見過他一面。你們爺爺是個厚道人,當着人面,從來不説誰的風涼話。只有我們私下裏那一次會見時,他曾低聲吩咐我:務必將沈倩與林如涵的婚事退了。我當時讓他不要想多,安心養病就是。卻不理解他説這種話做什麼。之後,他病得嚴重了,一句話都説不出來。我去看望他時,沈倩這小妮子就跪在他的病榻前,侍奉湯藥。我看她姿容憔悴,一臉哀傷。就想:這是個孝順的孩子。也就將退婚一事放下了。”老太太掐指一算。連連搖頭:那時候,沈倩已經十三歲了。正是出閣的關鍵時期。

林如涯冷笑一聲,轉面對着林老太爺的牌位跪了下來。磕了三個頭,才繼續道:“傻孩子!傻孩子!有一個疑問,困擾在我心中二十多年不得排解:為何像你爺爺這般經歷了大風大雨,連天子都刮目相看的人物。為何在臨死前出那麼憤怒的表情?我以為是他害怕黃泉路,現在想起來,是他害怕身邊的人心啊!”老太太嘶啞道:“你説什麼?!”林如涯怒極反笑:“老弟説不出來話了,但是他心中明白得很。是誰讓他變成這個樣子的。我當年也是被這小妮子的一副孝順的樣子矇蔽了。知道二侄子居然死在她的手下之後,當即就想到了老弟臨死前的表情——他很憤怒,眼光朝着如涵。你們想想看:他怎麼會臨死前痛恨自己的兒子?是因為站在林如涵身後的,是…”眾人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