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5章知識錯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然,他可以用法術扭轉一些人的想法,強行讓事情往自己想要方向行駛。然而,亞馬遜森林的一隻蝴蝶扇扇翅膀,就有可能在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風暴。

“都有,”老爹這時繼續説道“而且,就算成立了部門,恐怕也不會過多的投入。”

“哦?”李旭有些詫異。

“我們要保證利潤,不能盲進,畢竟摩士丹利是一家有責任的投行。”老爹一本正經的説道。呸,騙鬼去吧。

李旭在心裏冷笑,不就是悶聲發大財那一招嗎?銀行家這個名字聽起來高大上的,但實際上在民眾心目中是什麼樣子呢?

貪婪、無恥、食利者、血鬼、買空賣空、不勞而獲等等。尤其是08年之後,佔領華爾街運動一度風起雲湧,次貸危機讓人們對華爾街的金融家們恨之入骨,尤其是高盛這種在風暴來臨前早早身的投行,法國人拍的《高盛統治世界》可是將其黑了個遍。

然而,高盛給希臘做過假賬,士丹利也給意大利做過假賬,高盛在次貸風暴來臨之前買了大量的cds給自己回血,士丹利同樣在次貸風暴來臨之前買了大量的cds給自己回血,可是有多少相關紀錄片針對過士丹利?

《監守自盜》夠尖鋭了吧?也只是從全局抨擊投行,高盛依然被黑的主要目標,士丹利幾乎可以稱得上只是順嘴一提。説實話,如果不是前世在那個易員朋友的推薦下,看了不少相關方面的書和紀錄片,現在又能一條條回憶起來,他恐怕真的會被老爹蒙過去。乾的事情比高盛有過之而無不及,口碑卻比高盛不知道好哪裏去了,這就是大摩的真實寫照。

他們總能讓人在前面打頭陣趟雷,然後悄聲無息的跟在後面,等前面那個傢伙完蛋了,再來分那最大一塊的蛋糕。等等!李旭忽然眯了眯眼,他回憶起了一些東西,一些關於邁克爾·米爾肯的東西。

雖説很多陰謀論都是無稽之談,可除非身處局中,誰又知道整件事到底是怎麼發展的呢?

“那麼我們的計劃呢,爸爸?那可是需要很多資金的。”李旭決定暫時不提這個,反正時間還有七八年,自己可以慢慢觀察。

“彆着急,你最開始也説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史蒂夫·羅斯也不是什麼好糊的人。”老愛德華的不緊不慢的説道。

史蒂夫·羅斯是華納現在的掌門人,自從他於70年代入主華納後,這家好萊塢七大製片廠之一就來了一個比較平穩的發展時期。

羅斯很願意在電影製作上面花時間花力,雖然行事比較保守,利潤也不算特別多,但是至少不像別的大製片廠那樣忽高忽低、大起大落。

在這個錄像帶還沒全面進入家庭市場,周邊開發還很糙的時代,票房依然是製片廠的利潤大頭,所以一部《天堂之門》的失敗就能將聯美入絕境。

可以説,正是這樣的穩定發展,讓華納兄弟在80年代打牢基礎,並最終於90年和時代集團合併,成為好萊塢唯二的,自身發展為傳媒集團的大製片廠,而不像福克斯、派拉蒙那樣被收購。

當然,如果只是靠平穩發展,史蒂夫·羅斯是無法帶着華納兄弟走到歷史上的哪一步的,所以他還有別的手段,至於是什麼手段,聽聽他那本自傳的名字就知道了:《併購霸業》!

併購是整個80年代美國經濟的主旋律,之前提到過,80年代初還有300多家媒體,到了20年後,基本上都歸七八個大型傳媒集團所有了。

原因很多,就不多説了,總之就是去工業化的大方針導致美國政府給華爾街鬆綁,然後各個企業利用槓桿進行各種收購,善意的惡意的等等。

羅斯有手腕有能力,和華爾街的關係也不錯,總能抓住機會將自己想要的收入囊中,然後一步步擴大自己的王國。比如在雅達利還沒有風頭兩無的情況下就將其買下,又在雅達利遭遇最大沖擊之後,將其一腳踢開不聞不問。

所以,想要對付這樣一個人,想要讓這樣一個人聽自己的話,如果是他剛開始入主華納兄弟的話或許還有可能,可現在對方已經執掌了差不多十年。

“迪士尼呢?”李旭沒有再提華納兄弟,而是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你想要絕對控股的話,沒有20億是很難做到的。”父親笑眯眯的調侃道。

“我才沒有興趣絕對控股呢。”李旭當即一翻眼睛。總有人覺得,除非是拿下51%的絕對控股權,否則公司遲早會被人搶走,真是老套而落伍的想法。

在現在這個年代,資本充分運作的年代,想不拿點實惠出來,別人憑什麼幫你擴張?比爾·大門當初可是給了李旭45%的微軟股份呢。更何況,沒有股權分紅、期權獎勵這些東西,如何收攏人心?

如何發員工熱情?如何最大程度讓公司發動起來?而且,企業的老闆們面對資本的進攻並非束手無策,任何問題都會有解決的辦法,無非就是麻煩一點。

最簡單的一種就是引入許多方面的資本,將股權細細的分出去,分個十幾甚至幾十份,自己手握最大的那一部分,哪怕只佔三分之一,也足夠將企業控制在手中了。

小股東們一多,就無法形成威脅,就很容易被拉攏分化,只要組織不起來,那還是一盤散沙。更不用説還有增發新股,還有轉移資產到子公司等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

如果這種情況下都還不能將企業守着,還創什麼業啊,趁早買塊豆腐撞死了得了。

“但是你想要將羅伊·迪士尼從董事會里趕出去。”父親這時説道。

“那也不用絕對控股,只要成為大股東就行了。”李旭撇着嘴哼了聲“之前爺爺説,教父有部分迪士尼的股份想要拋出,你應該可以幫我一下,對嗎,爸爸?”

“但是雷·米勒顯然不是一個出的負責人。”老愛德華沒有正面回答。

“是的,我知道,但我心裏已經有一個合適的總裁人選,”李旭也不在意“羅伊挑戰雷是遲早的事情,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將羅伊趕出迪士尼的董事會,然後換我們的人上去。”

“那為什麼不乾脆將雷也趕出去?”父親忽然這麼問。

“沒有迪士尼家族的迪士尼?”李旭微微皺起眉頭。

羅伊·迪士尼是沃爾特·迪士尼弟弟的兒子,而雷·米勒則是沃爾特·迪士尼的女婿,是目前迪士尼董事會里僅有的兩個迪士尼家族的董事。

“那又如何?”老愛德華輕笑了聲“100年以來,已經有多少家族企業的董事會里,已經沒有這個家族的人了呢?就算是大衞·洛克菲勒,也是選擇去大通曼哈頓,而非呆在美孚公司裏面。”***“那不一樣,爸爸。”李旭皺起眉頭。

“有什麼不一樣,至少證明了這句話在字面意義上是沒錯的,”老愛德華保持着微笑“就像你説過的那樣,二世,既然要做夢,不妨做得大點。”李旭沒有吭聲,於是片刻後父親又道:“如果你擔心迪士尼董事會沒有迪士尼家族的人而招致非議,我個人建議還是留羅伊,雷是做技術的,很多時候更難溝通。”

“不,我不喜歡羅伊。”李旭當即否決。羅伊·迪士尼是什麼人,老爹不知道,但他不可能不知道。對一般人來説,羅伊似乎應該是迪士尼的功臣,幾次力挽狂瀾,80年代驅逐了讓迪士尼連連虧損的雷·米勒,21世紀則驅逐了狂妄自大的ceo邁克爾·艾斯納,從而維護了迪士尼的文化傳統。

但對記得前世那些娛樂資料的李旭來説,羅伊·迪士尼,實際上不過是個善於玩權術的老傢伙。

別的不説,邁克爾·艾斯納可是他在驅逐了雷·米勒後親自請到迪士尼的,而艾斯納也不負眾望的將80年代僅僅價值十來億的迪士尼,發展到了00年的400億。

雖然艾斯納後期自我膨脹,開始任意妄為,但從艾斯納進入迪士尼開始就擔任董事會副主席的羅伊會不知道?

會不清楚?無非就是艾斯納能幫助他壓制董事會罷了,不過等艾斯納壓到他頭上就沒那麼好受了,於是才有了出走以及建立“拯救迪士尼”這種網站以宮的舉動。

李旭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迪士尼是一定要抓在手中的,它和時代華納是他未來計劃中的兩個重要棋子。

想要控制好萊塢七大並不困難,尤其是當你在美聯儲年度會議有一席之位的時候,別忘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可比歐洲的要純粹得多。

歐洲的資本好歹還和權力打得有來有回,時不時還會被壓制個一兩次,可美國從建國初期開始,那幫國父就想盡辦法在壓制權力。

更何況時間還剛剛好,在80年代下手毫無疑問是簡易難度,90年代可以算作普通難度,就算進入了21世紀,充其量也只是困難難度。那些重生了跑到好萊塢拍電影,然後大叫想要掀翻七大是不可能,一般來説都是腦子有恙的貨

路線錯誤,知識…錯了,前進的方向錯了,再有能耐也是白搭啊。這就好像一個人宣稱要成為美國最有權力的人,於是他開始競選鎮長、市長、州長以及美國總統,然後表示若非如此本不可能擁有權力…這特麼不是瑪德制杖者麼。

你説你在一個大家族裏往上爬,不想着去做族長或者進入族長會議,卻跑去做一個頂天了任期只有8年,有必要的話隨時可以被踹出去的大總管?這思維方式真是服了。大總管的確可以合縱連橫,可你知道有些族長會議裏的某些人,在那個位置上坐過多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