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0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麼請你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姑媽要去看,我陪姑媽去就是了。現在就去嗎?”覺新説着,就站起來,兩隻眼睛愉快地望着張太太,等候她的回答。

張太太高興地説:“你現在沒有事嗎?那麼現在就去。”她也站起來,還掉過頭看了看琴。

琴帶笑地説:“媽,我不去了。我在這兒等你。”她也站起來,走到寫字枱前面。

“也好,”張太太説。她看見覺新掀起門簾讓她先出去,便先跨出了門檻。覺新跟着她往外面走去。

“三表弟,你在看什麼書?”琴站在寫字枱前,望着覺慧手裏的雜誌問道。

“《新青年》,新到的,”覺慧抬起頭看她一眼,得意地答道。他緊緊地捏着雜誌,好像害怕琴會把它搶去似的。琴看見他這個樣子不覺微微笑道:“你不要害怕,我又不會搶它去。”覺民笑了,説:“琴妹,我這兒有新的《少年中國》,你看罷。”覺慧坐起來,也把雜誌遞給琴,接連地説:“你看,你看,免得一會兒你又説我把新雜誌當作寶貝。”琴並不伸手去接,她只説:“你們先看好了。等你們看完,我再借回家去慢慢看。”她這話是對他們弟兄兩個説的。

覺慧把手縮回來,又躺下去看書。但是過一會兒他忽然帶笑地問她:“琴姐,你今天這樣高興,是不是你的事情姑媽已經答應了?”琴搖搖頭,説:“我也不曉得我為什麼高興。我的事情媽答應不答應,也沒有關係。我的事情應該由我自己決定,因為我跟你們一樣,我也是人。”她説着話便走到覺新的座位前坐下去,隨意翻看桌上的賬簿。

“説得不錯,”覺民在旁邊稱讚道“你真是一個新女!”

“不要挖苦我罷,”琴帶笑地説。忽然她的面容變得嚴肅了,她用另一種語調説:“我告訴你們一個不尋常的消息:你們的錢家大姨媽回省城來了。”這果然是一個不尋常的消息。

“那麼梅表姐呢?”覺慧坐起來,關心地問。

“她也回來了。她出嫁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因為婆家待她不好,她又回到你大姨媽家裏,這一次便跟你大姨媽上省來了。”

“你怎麼曉得這樣清楚?你這個消息是從哪兒得來的?”覺民驚奇地問,金絲眼鏡下面的一對眼睛睜得圓圓的。

“她昨天到我們家裏來過,”琴低聲回答。

“梅表姐到你們家裏去過?她還是跟從前一樣罷?”覺民關心地問。

“她有點憔悴,不過人並不十分瘦,而且比從前更好看些。只是那雙眼睛,水汪汪的,裏面似乎含了不少的東西。我不敢多向她問話,我害怕使她記起了往事。她跟我談了一些話。談的只是宜賓的風土人情和她自己的近況。她並不曾提起大表哥。”琴的聲音變得憂鬱了,説到最後一句,她忽然換過語調問覺民道:“大表哥現在對她怎樣?”

“大哥好像早把梅表姐忘記了,他從來不曾提過梅表姐的名字,而且他對嫂嫂也很滿意,”覺民直率地答道。

琴把頭微微一搖,略帶傷地説:“可是梅表姐不見得就容易忘記他。單看她那雙眼睛,我就知道她至今還記得大表哥。…媽叫我不要把這個消息告訴大表哥。”

“其實告訴他也不要緊。梅表姐和大姨媽又不會到我們家裏來,他們沒有見面的機會。大哥已經完全忘記了那件事情。本來幾年一過,一切都改變了。況且他跟嫂嫂情很好。還怕什麼呢?”覺慧嘴説。

“我想還是不告訴他好。既然忘記了,就不應該讓他再記起來。哪個能夠保定大哥真的忘記了梅表姐呢?”覺民慎重地表示他的意見。

“我看,還是不讓他曉得好些,”琴點頭答道。

劍雲坐在屋角那把椅子上,臉不大好看。他似乎想説話,但只是把嘴動了幾下,並沒有説出話來。他時時望着琴的臉,注意地聽她談話。但是琴並沒有注意他。他又用羨慕的眼光看覺民和覺慧。這個時候,琴提到的往事深深地動了他(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他忍不住嘆地説:“要是大哥果然同梅表姐結了婚,那真是人間美滿的事情。”琴温和地看了他一眼,但是馬上又把眼光掉開了。在他卻好像受到了一次祝福,他細細地回味着琴的話:“哪個又不是這樣想呢?”

“我不曉得當時是什麼人在裏面作梗,使得媽跟大姨媽起了衝突,破壞了大哥同梅表姐的幸福!”覺慧氣憤地説。

“你不曉得。我曉得的,媽都告訴我了。連大表哥本人也不曉得,”琴依舊用憂鬱的調子説“本來大舅已經託人去做過媒了。你大姨媽先有了允意,據説她後來把大表哥同梅表姐兩人的八字拿去找人排了一下,説是兩造的命相剋,不能配合,否則女的會早死。因此她拒絕了這門親事。其實另外有原因。原來有一天她在牌桌子上跟現在的大舅母有了意見,自以為受了委屈,才拿拒婚的事來報復。大舅母本來也喜歡梅表姐,其實在你們家裏哪個不喜歡梅表姐呢?大舅母對拒婚的事情很不滿意。後來大表哥同李家小姐訂婚的消息傳出去,你大姨媽也很不高興。她們兩個人就鬧翻了,甚至於斷絕了來往。”

“原來有這樣的事,我們以前還不曉得,”覺民恍然大悟地説“我們不曉得他們的親事已經提過了。我們只怪爹和現在的媽不懂得大哥的心事,不關心大哥的幸福。原來是錯怪了他們。”

“是啊,當初哪個不希望大哥同梅表姐結婚?我們當初聽見大哥訂婚的消息,心裏總覺得不舒服,我們很替梅表姐抱不平,還怪大哥不起來反抗,糊里糊塗就答應了。後來梅表姐不到我們家裏來了,不久她便離開了省城。後來大哥接了嫂嫂,我們都同情梅表姐,暗中抱怨大哥。説起來真好笑,我們似乎比大哥本人更起勁。…在當時我們都以為大哥同梅表姐結婚,是天經地義的事,”覺慧説到最後,不覺笑了起來。

“那時候恐怕也説不上愛,他們兩個不過年紀相當,情投合罷了。所以分別以後大哥並不怎麼難過,”覺民這樣解釋説。

“你真是!

難道在當時‘年紀相當,情投合’八個字還不夠嗎?”覺慧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