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劇情中的所有人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胡順:“藉口好找,反正我這次來邊軍,本就是巡查錦衣衞的軍務,隨便找個案子查上一年半載也不是什麼難事。至於在軍隊栽培出一支關鍵時候能夠派上用場的力量也容易,我錦衣衞本就派有人馬督軍,在軍隊也安了不少耳目。愛錢貪財也容易,説句難聽的話,老夫這次來陝西,可是得了不少好處的。軍人愛錢,也不是污點,人人都這樣。”蘇木鬆了一口氣:“如此就好,明
小婿就要回西安主持鄉試,等辦完差,已經是十月份了。至於朝廷清丈軍屯土地的消息,估計年後才能下來。今年,咱們只怕還是回不了家的。”對於錦衣衞的手段蘇木還是比較有信心的,胡順應該能夠短期內建立起一支得用的骨幹力量。
關鍵是找什麼藉口留下,並且一留就是是半年到一年,必須得找個大案子出來。
至於胡順準備搞誰,蘇木才不關心呢!
邊軍,或着説大明朝的軍隊系統裏只怕沒誰是乾淨的。再説,他們和蘇木也沒一錢關係。
“這麼急?”胡順有些吃驚,忍不住問。
蘇木苦笑:“泰山老大人,不急不成啊,九月就是鄉試。這一路行來路途艱難,保不準什麼時候就耽擱了。若是錯過期,影響了陝西省的鄉試,我蘇木的仕途就算是到頭了。”確實,一省的鄉試何等要緊。若是到
子,大主考竟然不在,那可是驚破天的大事。
説句厲害的話,到時候,如果怒了一省的士子,朝廷追究下來。換成洪武年,砍你腦袋都算是輕的。
胡順知道其的厲害,忙點頭:“是是是,是得快些回西安去。”兩人接下來有商議上聯絡的手段,又説了幾句話,胡順這才告辭而去。
等錦衣衞離開,等不了片刻,趙葫蘆就來報,説是安化王府聽説大老爺來了寧夏,明夜間在王府設下酒宴,請大老爺過府吃酒。
同時,寧夏邊軍前線的幾個統帥也在邀請行列,都想同當今狀元公結識。
蘇木明就要離開寧夏,本打算一大早就走的,現在聽到安化王來請,做陪的還有邊軍的所有將領,心卻是一動。
照目前的政局來看,劉瑾已經讓馬升和劉大夏黯然離開政壇,接下來就該是內閣和九卿和他的烈
鋒。
再接下來,劉健和謝遷就該辭職了。
劉瑾改革軍户制度,清丈軍方土地應該會放到議事程上。
如此推測,最遲明年年初,安化王就會借這個機會發動叛亂。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安化王叛亂正德四年。
不過,在那片時空,正德皇帝可是遲了一年多時間才登基的。
可是,隨着蘇木這隻蝴蝶的闖入,安化王的叛亂要提前一年。
蘇木心一笑,明年就是正德四年,不過,卻不是真實的正德四年,看來,歷史的慣還真是厲害啊。
他急着要回西安,可轉念一想。明去安化王府赴宴的可都是寧夏城的頭面人物,安化王之亂的親歷者。
作為給胡順在幕後出謀劃策之人,蘇木覺得就近觀察一下相干人等也是不錯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就點了點頭,收了安化王府的帖子,讓趙葫蘆去回,説明天晚上一準到。
第二有一整天的時間,蘇木也沒閒着,就帶着隨從將寧夏城裏城外遊了一遍,就近觀察地形。
還別説,寧夏的風景還真是不錯,不愧為上江南之稱。
只可惜時間不夠,有幾個後世有名的景點沒辦法去。
到了晚間,安化王府張燈結綵,高朋滿座。
安化王封藩寧夏已經一百多年,王府佔地極廣,有處銀川盆地這種膏腴之地。幾代人經營下來,已成規模。王府裏極盡奢華,很多物品用具,就連蘇木這個見多識廣的現代人也叫不出名字來。
再看看王府的衞士,一個個體形剽悍,一臉的傲氣,比起皇宮裏的守衞還要威風些。
蘇木作為一個未來的政壇新貴,自然受到了安化王高規格的接待。
安化王今年大約五十出頭,是個大胖子。據蘇木所知道,老朱家的人好象都有肥胖基因,出了不少胖子。此人看大約是被酒淘虛了身體,眼睛顯得有些浮腫,説起話來也是有氣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