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糾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必需承認一點,徐陽在面對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時候第一次到猶豫了,他似乎能覺出以前那些決策者的艱難,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實在太龐大,長久的農奴式社會註定那片土地的通現狀十分糟糕。最要命的是什麼?是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疆土內大部份地區的天氣都十分酷寒,道路本來就糟糕的現狀下在遇見雨季…還有比這個更加糾結的地方嗎?

拿破崙進攻沙俄時,沙俄在取得戰爭的勝利時喊叫的不是自己的軍隊多麼地勇敢和善戰,他們吼的是天氣幫忙。事實上,拿破崙的確不是敗在沙俄軍隊手上,他輸給了該死的天氣。

德意志第三帝國進攻西歐之所以那麼快有着一個決定的因素,西歐的通狀況良好可以非常快地調集軍隊,這不但對防守方有利同時也使得進攻方可以非常便捷地入侵。然而,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通狀況對進攻方都沒什麼益處,註定在進攻的過程中遇到雨季難以保持快速進,那麼這樣一來戰事絕對會陷入膠着,德意志無往不利的閃擊戰面臨這樣的作戰條件時充滿了頓挫。

在滿是機械化作戰的近現代,吃油的裝備看起來並不如無知者所想像的那麼可kao。徐陽十分清楚如果沒有拿出解決方案,蘇維埃加盟共和國該死的天氣會讓所向睥睨的德意志鋼鐵洪撞上鐵板,進攻的前提不但是部隊軍士的保暖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解決燃油在酷寒環境不被凍結,履帶改裝情況等等的問題。

德意志統帥部和大本營方面的意見,大多數將領非常有自信的認為,雖然蘇軍在西線雖然有超過500萬的軍隊、15000輛坦克、2萬架飛機,但是看上去本是嚇唬人的。蘇軍15000輛坦克大部份是10噸左右的型號,並且無論從機動能、防禦能力、火力程度上都不及德軍坦克;至於在航空兵部隊上面,蘇軍的航空兵部隊大部份作戰飛機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的雙翼戰鬥機型號。

現在的戰爭已經基本失去拖離以數量取勝的階段,隨着裝甲力量的出現,士兵的數量雖然是必需的但卻並不是那麼重要,一個連隊的裝甲力量在遭遇步兵時可以輕易地擊潰幾倍的步兵。查處蘇軍裝備老化和跟不上時代步伐的腳步,正是這樣讓德軍將領並不畏懼數量龐大的蘇軍,他們十分驕傲地宣稱:“三個月內可以將斯大林趕到西伯利亞去放牧!”軍隊將領的信心滿滿並沒有讓徐陽到安,驕傲自滿的情緒已經在德意志高層蔓延,有很多將領失去了軍人本來應該擁有的謹慎,這一點絕對是致命的。德意志的將領們的確有驕傲的本錢,徐陽在面對那些將領時只有到無奈,一片勝利的呼聲中打擊士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哪怕他是帝國的元首。

無人時,徐陽總是喜歡站在窗口的位置看着窗外,心事重重使得眉頭總是皺起。他手裏拿的文件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的副本,這份條約充滿了諷刺,但是…只有手握它時才能真正地覺到一名決策者應有的壓力,因為保存它和撕毀它將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主要內容有:1。締約雙方保證不單獨或聯合其他國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擊行為。

第三國戰,另一締約國不得給予第三國任何支持。

3。締約雙方決不參加任何直接、間接反對另一締約國的任何國家集團。

4。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締約國間的一切爭端。

5。條約有效期為10年。

除互不侵犯條約外,蘇德雙方還簽訂了一份秘密附加協議書,其中規定:1。屬於波羅的海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拖維亞、立陶宛)的地區如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時,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將成為德國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勢力範圍的界限。在這方面,雙方承認立陶宛在維爾諾地區的利益。

2。如波蘭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蘇德雙方將大致以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為勢力分界。維持波蘭獨立是否符合雙方利益,以及如何劃界,只能在進一步的政治發展過程中才能確定。

3。在東南歐方面,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關心在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的利益,德國宣佈在該地區政治上完全沒有利害關係。

4。雙方將視本協議書為絕密文件。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隨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紅軍也入侵波蘭,同年9月17,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紅軍和納粹德國國防軍在佈列斯特會師,9月25,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閲兵式,標誌着兩國對波蘭的瓜分佔領。

正是這份文件讓德意志第三帝國可以安心地進攻西歐,而現在西歐的戰事已經漸漸進入尾聲,軸心國即將全面佔領英倫三島,這時早就被拉攏的愛爾蘭也終於蠢蠢動。

凱爾特人世世代代飽受英格蘭人的欺凌,他們之間充滿了矛盾,目前愛爾蘭還是英聯邦的一員,然而獨立的願望早早就被望眼穿。1916年都柏林爆發抗英的“復活節起義”後,矛盾越發不可彌補,隨着獨立運動的高漲,英國政府才在1921年12月與愛爾蘭簽訂《英愛條約》,條約中英國允許愛爾蘭在南部的26個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而北部的6個郡仍歸英國,這也使凱爾特人暫時地平息下來。

現在,英國戰敗不可避免,凱爾特人獨立的情緒再次高漲,英國即將戰敗對於他們來説簡直是獨立的天賜良機,唯一顧慮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態度。

不用説,德意志第三帝國絕對歡愛爾蘭走進軸心國的懷抱,也正是有徹底解決西歐的現象,那些將領們才那麼地情緒高漲,一個個像是打了雞血那般吼叫“進攻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還吼的特響亮。

在制定《巴巴羅薩作戰計劃》之前他們就想方設法地偵查蘇軍的狀況,探查出的結果是蘇軍在斯大林的清洗中失去了大量有經驗有素質的軍官,清洗行動造成了蘇軍內部的混亂和不安。這樣的軍隊已經不確保擁有戰鬥力,有的將領甚至開玩笑説:“一旦開戰本不用硬攻,稍微一宣傳絕對會有很多蘇軍願意掉轉槍口去和斯大林拼命。”《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蘇聯加緊建立“東方戰線”自此蘇芬戰爭爆發。蘇軍從1939年10月開始進攻芬蘭,斯大林的意圖是併整個芬蘭,讓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勢力從真正意義上侵入“歐洲”終結歐洲部承認俄國(以前的沙俄、現在的蘇聯)是歐洲一員的“謊言”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蘇軍進攻芬蘭應該很順利?但事實上蘇軍真的踢到鐵板了。

芬蘭沒有多麼地近現代化,甚至芬蘭本沒有多少裝甲力量和航空兵部隊,但就是這支軍隊牢牢地將蘇軍抵擋在漢科附近,雪橇步兵們在冰天雪地中給蘇軍造成很大的傷亡。後面芬蘭意外的得到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援助,有了後勤保證和彈藥補給,再加上犀利的火炮和作戰飛機,芬蘭軍隊在某些時段甚至展開了反攻,一度將戰場推進到本土之外。

“得到我們少部分援助的芬蘭可以將蘇軍打得抱頭鼠竄,事實已經證明蘇軍不堪一擊”等等的言論開始有了市場,還有就是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終於將立陶宛、拉拖維亞和愛沙尼亞併,這讓他們更加到威脅,致使與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開戰的呼聲越來越來。

在去年6月,蘇維埃加盟共和國深深地刺到了軸心國,蘇軍偷襲羅馬尼亞之後不顧警告地佔領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那時德意志第三帝國正在專心應付西線戰場只有安撫羅馬尼亞,現在西線戰場已經快好解決,不給羅馬尼亞一個代的話,可以想象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看來是不打不行啊…”徐陽知道猶豫是毒藥,可還是無法堅定地開戰“美國一定很希望德蘇之間爆發戰爭吧?現在美國之所以拉攏正是因為德意志蓄勢待發,一旦開戰…”話説回來,《巴巴羅薩作戰計劃》怎麼看都不可kao,一切的作戰計劃都是建立在快速地擊潰蘇軍,馬不停蹄地將戰線推進到高加索,這樣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一旦進攻受挫就將是一場災難。

“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庫爾斯克…”一個一個地名念得徐陽直牙酸,臉上的表情充滿了糾結。他轉看向滿是掛畫的牆壁,拿破崙和希特勒怎麼看都像是在lou出輕蔑的嬉笑,似乎是在説:你這個傢伙別勉強了,那該死的鬼地方不會造就輝煌,只會將人拉進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