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章君臣定策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百七十章君臣定策(下)朱允炆很無語的看着蕭凡…

“蕭侍讀,咱們能直接點兒嗎?幹嘛非要損我?”自認為完美無暇的削藩之策,被蕭凡一番話打擊得遍體鱗傷,朱允炆如同被人當頭淋了盆涼水,從頭冷到腳,把他的熱情澆成了冰花兒,還絲絲冒着涼氣…

蕭凡嗤道:“直接説你能長記嗎?這事兒我説過不止一次了吧?削藩是件大事,要像你這麼幹的話,你不亡國才怪”朱允炆目光有些閃爍道:“可是…黃先生説,他説他的主張是正確的,要我相信他…”

“黃先生是耶穌還是哥啊?信他能得永生是怎麼着?就他那迂腐腦子,想出來的主意全都是餿點子,信他你就等着完蛋吧”蕭凡氣得連説話的語氣都烈起來。

朱允炆被蕭凡氣憤的樣子嚇到了,情不自往後退了一步,又心有餘悸的護住了腦門,生怕蕭凡又給他來一記力劈華山。

蕭凡看着他瑟縮的模樣,怒氣頓消,這傢伙當了皇帝怎麼還是一副小受受的樣子?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蕭凡語氣不由一緩,温聲道:“陛下,別信黃先生,信我吧,信我才能得永生啊…”朱允炆:“…”

…“先難而後易,這才是削藩的本”蕭凡斬釘截鐵的道:“我大明實力強大的藩鎮皆集中於西面和北面,南面當可無虞,先削小藩的話,必然會打草驚蛇,引起大藩們的強烈反應,這是肯定的…”朱允炆弱弱地道:“可是…黃先生説,削小藩的同時,朝廷對大藩示之以恩,動之以情,賜以金銀布賞賜,這樣就能安撫大藩,麻痹他們,待到他們反應過來時,朝廷早已完成了削小藩的動作,再調集大軍,對大藩示之以兵威,他們自己出兵權,削藩之策便可告功成…”蕭凡搖頭嘆息,一個老酸腐教育出了一個小酸腐,整個朝廷,整個天下都跟着完蛋,朱元璋一生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讓黃子澄當朱允炆的老師。

想到這裏,蕭凡無力的問道:“陛下,黃先生是怎麼打算的?”

“黃先生説,小藩實力弱小,朝廷要拿他們本不用派兵,直接派錦衣衞查抄便是,他説周王鎮開封,擁兵極少,河南又是北平南衝要地,所以第一個拿周王動手,然後便可以依次逐一解決諸小藩,其次便是代王,岷王,湘王,齊王…”朱允炆看着蕭凡漸漸擰緊的眉頭,不由越説越小心,越説越心虛,説到最後乾脆閉嘴不語了。

蕭凡定定看着朱允炆,長嘆了口氣,道:“陛下,你覺得你這一系列的動作下來,實力強大的燕王,寧王等人,難道還不明白朝廷的用意?”

“…黃先生説,對燕王寧王示之以恩,就能麻痹他們…”朱允炆心虛的咧咧嘴,嘿嘿乾笑了幾聲。

蕭凡想了想,道:“陛下,我問句不該問的話,先帝駕崩之前,關於削藩之事,可有囑託?”朱允炆神情一凜,肅然道:“先帝説,削藩是大事,當徐徐圖之,不可之過急,更不可聽信黃子澄等人的謬論,他説黃子澄是書生之見,依他之言只會誤國誤君,貽害江山社稷…”蕭凡長長舒了口氣,還好,朱元璋臨死之前沒有老糊塗,總算對黃子澄這幫清大臣有清醒的認識。

蕭凡深深看着朱允炆,道:“臣對先帝所言,深認同。陛下,削藩確實是件大事,牽一髮而動全身,若像黃子澄説的那樣先削小藩,其結果必然是打草驚蛇,導致大藩提高了警惕,甚至會聯合起兵謀反,——權力是個好東西,沒有誰願意老老實實放下兵權,從此在京師無權無勢的老死,特別對那些曾經握過大權的王爺來説,要他們出兵權,還不如讓他們去死,所以他們若對朝廷產生了警惕,肯定會不顧身家命的起兵謀反,來保住他們目前所擁有的一切,甚至他們還想擁有更多。”

“燕寧二王皆虎狼之心,黃子澄削小藩的同時安撫大藩,哼他以為燕王寧王都是傻子嗎?捋捋順他們就會以為朝廷不會削他們?黃子澄未免太小看天下人了,自作聰明反被聰明誤”蕭凡面含冷笑。

“陛下,臣掌管錦衣衞,今年開,先帝病體沉重之時,錦衣衞密探便已從北方傳來密報,燕王在北平府招兵買馬,大肆招攬江湖人士,北地如今尚武成風,北平府的戍邊將士已從原來的十萬擴充到了十五萬,目前燕王仍在持續擴充軍備,邊境演武,如此明顯的表現,難道還不能説明問題嗎?削小藩?哼恐怕剛削了一兩個,燕王便會忍不住跳起來造反了,那個時候天下動盪,兵禍連連,諸王為了保有手中權力,肯定會望風景從,你所有的叔叔們都聯合起來反你,你將會陷入一個眾叛親離的處境之中,到了那個時候,黃子澄一介腐儒,他有本事力挽狂瀾嗎?那個時候天下兵災即起,朝廷兵員雖多,卻無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陛下那個時候是親自上陣殺敵,還是把黃子澄擋在前面當盾?”朱允炆聽得渾身冷汗潸潸,他面蒼白,情不自的一個靈,蕭凡的一番話彷彿將他那天真的削藩策略徹底打擊得體無完膚,這一刻他才發現,原來自以為完美的削藩之策,實則漏連連,甚至連基本的方向都是大錯特錯。

若真聽信了黃子澄的話,依言而行,蕭凡所説的後果很有可能會變成真實…

蕭凡看着朱允炆時青時白,不斷變幻的稚臉,嘆息道:“陛下,你已是大明皇帝,高高在上,統治眾生,對天下人來説,你就是神明,你的一個想法,一個舉動,一道聖旨,它可以興國,也可以亡國,説話行事當須小心謹慎才是啊怎可如此輕率的人云亦云?黃子澄是你的老師,他説的話就一定正確嗎?削了那麼多小藩,天下必然已鬧得沸沸揚揚,連路邊的叫花子都知道朝廷要幹什麼了,他明明已將‘削藩’二字掛在了臉上,居然還掩耳盜鈴的安撫大藩,以為別人什麼都不知道,你覺得你的皇叔都蠢到這般地步了?書生辦事,真是不知所謂”朱允炆渾身打了個冷戰,忽然抬起頭,目光充滿了求助:“蕭侍讀,那你説,我該怎麼辦?”

“削藩是一定要削的但不能如黃子澄所説的那樣做,他那簡直是胡鬧拿國家大事開玩笑”蕭凡語氣堅定的道。

“蕭侍讀有何看法?”

“我與黃子澄的看法恰恰相反。朝廷首先要調集優勢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實力強大的大藩拿下大藩拿下了,剩下的那些小藩實力弱小,必然愈發惶恐不安,朝廷佔盡了名分大義,還有大勝之兵威,小藩誰還敢輕捋其鋒芒?燕王和寧王一除,我敢保證,餘者會自動自覺的向朝廷上表,自己請求削去王爵,回京終老,就算那些小藩敢反抗,可他們的實力太弱,終不是朝廷王師的對手,朝廷一戰便可定乾坤”蕭凡看着朱允炆,堅定地道:“所以,若削藩,必先削燕寧二王,二王若削,削藩可以説是成功了一大半了。如此削藩,方可保大明社稷不動搖,皇權正統於建文一脈代代相傳”朱允炆聞言沉默半晌,他的眉頭皺得緊緊的,彷彿在思考蕭凡這番話的可行,稚的俊臉此刻一片成凝重的彩,這個時候的朱允炆,看起來才像是一個真正手握至權,決定天下興衰的皇帝。

良久,朱允炆抬起頭直視蕭凡,目光沉靜,甚至隱隱泛出幾分睿智的光芒,不喜不怒,有驚雷而面如平湖。

蕭凡心中油然而升一股欣喜,這才是他希望看到的朱允炆,這才是大明第二代君王該有的樣子,若創一個堪比唐宋的建文盛世,皇帝應該有超凡的冷靜和智慧,還應該有一個懂得明辨是非,善於選擇正確意見的頭腦。

“蕭侍讀,你説的話,比黃先生的有道理…關於削藩一事,你可有具體條程?”朱允炆語氣平淡,顯然蕭凡的意見他是認真思考過後才謹慎認同的。

蕭凡一喜,急忙道:“具體的措施是,首先,朝廷兵馬不必調動,更不可動小藩,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朝廷軍中的軍事人才問題,只有培養出一大批軍事素質優秀,對大明皇室忠心的中下級軍官,將他們分散投入到朝廷各千户所,才能保證朝廷軍隊的戰鬥力,以及對我大明的徹底效忠,征戰之時如臂指使,如此方可戰無不勝,不論解決任何事情,提升自身的實力都是最重要的。”朱允炆若有所思道:“這就是你曾跟我説過的改革軍制吧?興軍備,開武舉,辦軍校,這是你的初衷嗎?”

“是的,陛下,這是強國之本。朝廷強,藩王則弱,北元則弱,藩外萬邦皆弱,此消彼長,方可令我大明威震天下,號令宇內。”朱允炆想了想,苦笑道:“想法是好,可這是抑文而興武,黃先生他們必然…”話沒説完,朱允炆便搖了搖頭,道:“這條先放着吧,我會記在心裏,擇機而行便是。你繼續説…”蕭凡也嘆了口氣,受人掣肘的滋味,實在很不好受。

“其次便是針對藩王了,我認為,削藩不可妄動,要麼不聲張,靜無聲息,朝廷可以各種方式對藩王進行賞賜籠絡,並暗示各藩王朝廷國策不變,諸王各守藩鎮,朝廷絕不干涉半分,以慢諸王之心,一旦朝廷做好了準備,天時地利人和皆備,那時派一得力大將率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撲向北平府,以雷霆萬鈞之勢直入燕王府,擒賊擒王,燕王入朝廷之手,北平削藩可以算成功了。”朱允炆嘴動了一下,忍不住道:“蕭侍讀,你別忘了,燕王還有三個兒子,拿住了燕王,他那三個兒子能眼睜睜看着他們的父親被拿入京師嗎?”蕭凡奇道:“先帝駕崩之前,燕王不是已經派了他的三個兒子進京,現在已快到京師了嗎?”

“對呀。”

“那不就得了,他那三個兒子進了京,還由得他們嗎?”朱允炆張大了嘴:“…”沉默了一下,蕭凡也睜大了眼睛驚道:“你該不會還想着放他們回去吧?”朱允炆嘴巴立馬閉上,神卻有些尷尬,合着他還真有這種想法。

蕭凡瞪大了眼睛,目光充滿了乞求:“陛下,告訴我…你不會這麼蠢的,對不對?對不對?”朱允炆頓時騎虎難下,乾笑道:“…當然,那當然開玩笑,我怎麼會做這種蠢事呢?蕭侍讀你太小看我了,嘎嘎…”蕭凡釋然笑道:“我就説嘛,陛下就算是蠢,也不至於蠢到這個地步啊,縱虎歸山,哪怕是縱三頭小老虎,那也是心腹大患,陛下定然有數的…”朱允炆繼續幹笑,目光閃爍不已:“…”蕭凡也笑,趁着朱允炆沒開口,先拿話把他擠兑住,以後黃子澄那幫老傢伙再説什麼扣押燕王世子非仁義之舉這樣的話時,自己就有底氣反駁了。

蕭凡繼續道:“第三嘛,朝廷現在很有必要派一個欽差大臣北上,向各藩王,主要是燕王表達朝廷的善意,以慢其心,順便探聽他的實力,麾下各將領的為人脾,察訪藩王封地內的民生風俗等等,這些都是很有必要做的,錦衣衞雖然在北平佈置了密探,但很多消息沒有明面的身份,是很難打聽和覺得出來的…”這一點朱允炆卻是頗為認同,聞言不停點頭。

可是,派什麼人去呢?

君臣二人大眼瞪小眼,陷入了為難。

沉默很久,蕭凡滿的開口:“派去北平的欽差大臣嘛,首先…”朱允炆兩眼一亮,期待的盯着蕭凡。

蕭凡看了他一眼,悠悠道:“…首先,他至少應該是個人,對吧?”朱允炆臉發黑,咬着牙冷冷道:“廢話我派條狗去能辦事嗎?”蕭凡俊臉有些尷尬,乾咳兩聲接着道:“其次,這個人對陛下你必須要絕對忠心,絕不能是朝中那些牆頭草似的大臣,否則到了北平被燕王收買,反過來又回朝廷當燕王的間諜,那可就鬧笑話了…”為什麼委以重任前第一關必須要審查政治成分?這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重要的任務只能給那些正苗紅的貧下中農,對天子有着一顆紅彤彤的赤心,而且相對而言不那麼蠢的大臣。

朱允炆若有所思:“你説的很有道理…”

“第三,這個人要有過人的膽識和智謀,北平,虎狼之巢也,若無膽識和智謀,怎麼能完成陛下囑託的重任?”朱允炆嘆氣道:“這樣的人…上哪兒找去?”蕭凡很有同的嘆道:“確實不好找啊…他既要有荊軻刺秦王般的無畏勇氣,又要有勾踐卧薪嚐膽的隱忍,還要有智計百出賽諸葛的超凡謀略,可謂有勇有謀,當然,更重要的,他還得有比常人好很多的運氣…”朱允炆兩眼有些發直,愕然道:“運氣?”

“對運氣”蕭凡一副權威專家的口吻,道:“喝涼水牙,放砸腳後跟,吃飯被飯噎,走路被花盆砸…這樣的倒黴蛋你能指望他可以活着完成你給他的任務?”朱允炆聞言兩眼大放異彩,心悦誠服道:“蕭侍讀的話果然很有道理,運氣真的很重要”接着朱允炆一臉苦惱道:“這樣的人,上哪兒找去呀?朝堂上那麼多大臣,數來數去,能擔此大任的人,一個也沒有…”蕭凡心道:當然沒有,有本事的人早被你爺爺殺得乾乾淨淨了,給你留下的盡是一些廢物,你找得出有本事的人才怪…

眼珠子轉了轉,蕭凡忽然堆出滿臉陰險的笑,像個給皇帝進讒言的佞一般,湊到朱允炆耳邊嘿嘿笑道:“…要不陛下乾脆把黃子澄派到北平去,黃先生忠心耿耿,有勇有謀,而且屢次在我的暗算下生存下來,運氣也不是一般的好,派他去北平,大小長短正合適…”

“嘶——”朱允炆倒一口涼氣,然後吃驚的瞪着蕭凡。

蕭凡的笑容漸漸凝固…

二人沉默良久,蕭凡終於着鼻子沮喪道:“…好吧,當我沒説。”朱允炆表情立馬恢復,他上下打量了蕭凡一番,接着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眼睛越睜越大,神越來越興奮。

“蕭侍讀,我發現滿朝上下,好象只有你最適合去北平…”朱允炆興奮的道。

“嘶——”這回輪到蕭凡倒一口涼氣。

朱允炆掰着手指道:“你看啊,論膽識,論智謀,論運氣,滿朝文武當中,誰比你更出?你註定就是為了去北平而生的呀…”蕭凡眼睛瞪得如銅鈴,楞楞的看着興奮中的朱允炆。

一陣沉默之後…

蕭凡忽然仰天長笑:“哈哈…陛下你可真逗…臣家中賢給我燉了湯等我回去喝呢,臣告退”説完蕭凡拔腿就走,頭也不回便跌跌撞撞逃命似的往殿外跑去。

——以後再也不在背後説人壞話,更不要陷害忠良,報應來得太快了臣果然不是那麼好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