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容身之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做為數十個前沿救濟防禦城市之一,最大的特,就是距離城市二十公里處,會構建着一條防禦陣線。
這條防禦陣線並沒有想象中星羅密佈的防禦工事,而是一條臨時構建出來的戰壕。在戰壕的後面,則是有規律地分佈着一個個火力點。距離城市的二十公里地帶,並非空蕩蕩的,大量的田地被推平,一個個火炮陣地構建在這些平地上,不時還可以見到火箭、導彈部隊。
一排排的軍營,就設立在這二十公里的地帶上,組成了這一個防禦陣線上的巨大營區。
公路從營區中央穿過,一直抵達皖j市,也是整條陣線唯一的進出口。
隨着人,重卡還是緩慢地隨着車
前進,透過窗外,可以見到陣線上的一切。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就構建出這條防禦陣線來,絕對是用奇蹟來形容。正是由於時間嚴重不足,所以防禦陣線顯得有些醜陋。
轟隆隆的機械在陣線上忙碌着,不斷地完善着戰壕。運送着水泥沙石的汽車,有着一條專門的道路,正在修建着一條高大的城牆。醜陋的戰壕不過是臨時防備用的,真正起到作用的,還是這一條灌注出來的城牆。只要完成這條城牆的修建,整條陣線將會有着質的飛躍。
做為救濟防禦城市,它起到的作用,首先是接納逃亡到這裏的人們,為他們安排好居住的地方,然後才會進行分配,最終還是要離開皖j市的,這裏只是一個臨時的中轉站。既然是防禦城市,它將會成為抵抗兇獸的前線,不適合平民居住在這裏,轉移這裏的所有人與物,將是皖j市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過了軍營,是城市的外圍,一些村落與小鎮遍佈在這裏,組成星羅密佈的一片片建築物。
從進入到這裏,已經可以遙望遠處城市的高樓大廈了,耳朵邊上的喇叭聲沒有中斷過,全都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臨時規則,提醒人們遵守這裏法規。這些聲音混合着人們“嗡嗡”的討論聲,汽車聲,讓人耳朵發麻。
原本週立明以為會被安排到城市裏,可是意外的是,車在指揮下,並沒有停下來,而是按着指示,穿過了整個皖j市,橫跨整個城市後,出現在西北方向,正式進入到政府建立的平民營地區。
你無法想象,十幾萬頂帳篷集中建立的場景是什麼樣的,被移平的平民營地區,望眼過去,全都是一頂頂不同顏的帳篷,望不到盡頭。在這些帳篷間,全是走動着的人們,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偶爾間還會見到孩子們的追逐和歡笑。
悲憫與歡樂,竟然這裏上演,而且顯得如此的融洽。
汽車到了這裏,將不再允許前進,而是會有士兵指示着,轉一個彎向着遠處的一個超大型的停車場,所有人的汽車,將會集中在這裏。
孩子們到了這裏,顯然有些興奮,重卡的高度原本就高,正好讓他們站在車斗邊上,望着這裏壯觀的一幕,不時發出歡叫聲。對於他們來説,昨的傷痛和恐怖,到了這裏,早就被他們拋到了腦後,只是
嘆於這種難得一見的大場面。
到了這裏,周院長也是完全鬆了氣,長達近十天的逃亡,到這裏,終於是劃上了一個句號。
相比起許許多多人來,周院長覺自己無疑是幸運的,一路上經歷的事情,如果不是有着周立明在,像自己這一把老骨頭,恐怕多半連浙b市也逃不出來,更不用説只是受到點驚嚇,就安全地抵達了這裏。
開着車的安小薇,蒼白的臉上,終於顯然得些血,扶着方向盤的手,有節奏地敲擊着。
在指引下,很快將重卡停放在望不到邊際的車海里,有着專門的工作人員記錄好車輛並且發放一個汽車卡,到時候可以憑着這個汽車卡來領取停在這裏的汽車。對於這輛重卡是不是周立明他們的,本沒有人在意。
汽車的數量,不斷地增加着,整個停車場一片忙碌。
在國家這部機器下,調集到的人物力很龐大,至少在這裏工作的人與士兵,就很多,他們不斷地指引着逃到這裏的人們。
重卡上重要的東西不少,像煤氣爐、罐這些,在這逃亡的子,可以説是立下了汗馬功撈。將這些東西搬下來,周立明自然是扛着那編織袋的黃金手飾,而安小薇則是提着煤氣罐,幾個稍大的孩子合力抬着煤氣爐,周院長則是帶着幫不上忙的孩子們,一隊人容入到人頭湧動的人羣中。
像安排居住的地方,有着專門負責的人,上百個臨時工作位上,排起了上百條長長的隊伍。
“你們在這裏排着隊,到時候會有工作人員分配給你們帳篷。”這名工作人員將周立明帶到這裏,吩咐了一句,又是轉身走向停車場,引導着下一隊,連讓周立明他們説一聲謝謝的機會也沒有。
湧入到皖j市的人太多了,而且人數在不斷地增加着,上百餘條長龍,排出很遠很遠,所見到的人,全都是扛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吃的用的穿的,完完全全和難民逃難沒有什麼區別。換了平時很好笑的事情,現在卻沒有人笑得出來,因為每個人幾乎都是這個架式。
足足排了四個小時的隊伍,才終於是輪到周立明他們。
“有多少個人,户籍,年齡。”經過簡單的詢問,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登記完成,並且做了編號後,據情況,分配給周立明他們的是一頂大帳篷,然後説道:“每天兩餐,到時候會廣播通知,請按照廣播所分配到的區域進行領取食物。請遵守臨時法規,請帶着你的家人走那邊。”拿着發放的編號牌,按着對方所指的方向,周立明又是帶着安小薇她們跟着人
前進。
巨大的營地區分成無數個區域,全部由數字編號組成,全都是安排滿了一個區才輪到下一個區,並不會混亂。拿到編號牌的人,只需要隨着人走,然後找到自己編號數字上對應的帳篷,就是政府分配到的臨時居所了。
等到再三確認眼前這個四角軍綠帳篷就是分配到給自己的時候,十六個人居住在裏面,雖然是擠了些,但還可以忍受。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家了。”周立明笑了起來,帶頭鑽了進去。由於帳篷是建立在田地裏的,所以帳篷的下面,是被推平的泥土。六月的天,倒也不用擔心泥土泥濘,少去很多麻煩。
在將東西安置好的時候,除了周立明,所有人都是累癱下去,直接就是坐到泥土上。
(新書求推薦票,如果你覺好,請收藏,
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