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三章中樞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恍然大悟,連忙起身拱手齊聲道:“還請丞相賜教“賜教不敢,指點一二還行。”劉浩然笑呵呵地説道“有人可能第一想法就是揣摩上意,我怎麼想你就怎麼決策。我告訴你,這會吃大虧的,最後出了事承擔責任不是我而是你,因為決策人是你不是我,到時我可不會認賬的。”看到劉浩然狡黠地眨着眼睛,眾人不由哭笑不得,丞相怎麼這話都説得出口。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閉門造車。”劉浩然笑了笑,開始説起正事來:“先你不能被下面矇蔽,因為決策的依據是實際情況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是從地方統計送上來的,裏面是否有假你要去辨別,辨認出有假就是下面的責任,辨認不出來就是你的責任,所以你要多看、多聽、多跑,不要天天在部堂裏談論風雅,很多東西只要你下去仔細用心一看就真相大白。”

“第二就是廣思集益,你就算手裏有真實的數據,但是一人計短,多人計長,各大學的教授是很多方面的專家,你可以聽聽他們的意見,還有各相關人士,例如工商部制定商貿政策,那麼眾多商人的意見你必須聽一聽,因為你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保護他們的利益,只要他們賺到了更多的錢,才會更多的税收。”看着眾多尚書、郎像學生一樣在那裏認真地聽着,劉浩然心裏不由覺得笑不認為這些人做官就比自己差,在座的每一個都是人尖子,有些人在某方面甚至遠勝自己,只是這些人的思路沒有自己廣闊,説白了自己佔了穿越的優勢,所以就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好了,我的絕招教完了,你自己用心琢磨就是了。另外,我準備將按察司改為按察院,任命七名都按察使且按察司審案的程序也需要更改一二先生、主敬,待會我們再議。大家還有其它什麼問題嗎?”

“丞相,請問內司、都知司如何處置?”宋站起身來問道,內察司、都知司不為文人所喜,尤其是都知司可謂是“臭名昭著”過也只有宋這種有文人骨氣,又受劉浩然尊重的人才敢提出這個問題。

聽到宋的話夏不臉一變,倒是楊憲面不改,因為他的觸角是向外的,並不像內察司那樣與在場的息息相關。

“潛先生説得正是。”劉浩然想不到最後還是沒有蒙過去。他原本就對內察司、都知司非常頭痛。情報部門不能沒有。但是又不能太多在他手上地情報部門軍事方面地有樞密院軍情司。對外情報部門有都知司有內察司和自己侍從司地調查科。現在法務部又多出一個調查局確多了些。可劉浩然覺得夏和楊憲幹得都非常稱職。不忍心讓他們“丟了飯碗”以準備暫時不動。想不到還是被宋挑出來了。

“都知司可以歸到外務部。楊憲可加務部侍郎繼續兼管都知司。”劉浩然斟酌一下説道。

夏不由嫉妒地看了看楊。真是走狗屎運。宋這麼一挑。他不但升了官。還從此走到了明處。可自己怎麼辦?內察司可以説是劉浩然在暗中地一隻眼睛。自己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一旦失寵不知道多少人等着落井下石。

“這內察司職權與調查局重疊。倒是不好辦了。這樣吧。內察司改為監察司歸在吏部。嗯不好。這樣不太好。”隨着劉浩然地話。夏可以説是大喜大悲如同坐過山車。要是內察司如都知司一樣走到明處。被歸在吏部。自己少不了一個吏部侍郎地缺。這可是肥缺呀。比一般尚書還要肥。可是劉浩然一句不好又徹底打消了他地喜悦。他死死盯住正在沉思地劉浩然。看着他地嘴。生怕放走一個字。

這國家安全事務由法務部調查局接管了。現在又沒有什麼基地組織。不用擔心什麼恐怖活動。那內察司如何處置呢?它原本是監督百官地一個機構。後來權力擴大。逐漸變得“臭名昭著”了。不如就此將它改過來。免得越走越遠。

主意一定,劉浩然説道:“內察司改為監察局,為獨立各部的直屬機構,負責糾察官吏中,小人構黨,作威福亂政。夏,你繼續主管監察局。”話一落音,夏不由大喜過望,內察司改為監察局,這無走到了明面上,相當於各部並列的單位,而自己出任監察局主事,幾乎與各部尚書平起平坐,夏能不動嗎?

眾人卻暗自嘆息,內察司是為天子耳目之司,看來劉浩然不會輕易放棄,但是也有一人不肯輕易放棄。

宋站在那裏繼續説道:“丞相,此職當歸都察院,又設監察局恐多此一舉。”聽到這裏,夏看到劉浩然又在那裏思量起來,似乎心有所動,不由把宋恨得牙直癢,宋老匹夫,我與你誓不兩立!

“都察院查官吏違法事例,查實由按察司法辦,而監察局查違紀亂政,查實由各部和中書省查辦,兩不衝突。”劉浩然的一番話讓夏了一口氣,宋卻無話可説了,畢竟都察院是動真傢伙,查到你就意味着吃官司,絲毫沒有活路,監察局只是內察,查出來受個處分就了,真不知道這位丞相是怎麼想出這麼多門道來的。

“潛溪先生的話提醒了我,元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官吏貪墨,臣威福。”聽到官吏貪墨,臣威福,李善長不由地臉上肌微微一搐,不由自主地向馮國用看去,卻現這位一直一言不的同鄉坐在那裏紋絲不動上一片淡然。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為了防止官吏貪墨,地方賄賂成風,我決定先大幅度提高官吏俸祿,不讓你財,但是保證你過上富足的生活,是為高薪養廉!”在劉浩然的心裏,歷史上老朱的做法太無恥了,俸祿那麼低要求人家廉潔奉公高難度了吧。

“但是高薪給了你,你還要貪墨受賄就不要怪國法無情。我建議單獨設一廉政公署,專查貪污賄賂不法之事。而且不光是查官吏,地方工場商社,只要是貪污賄賂之事皆在它查辦之列。一經查處,立即由都察院訴於按察司懲不貸!”聽到劉浩然一番殺氣騰騰的話,眾人都不由在那裏思量着,這廉政公署的職權也太大了吧,只要是貪污賄賂,無論官民皆可查,這手伸得也太長了吧。

“貪污賄賂是一種風氣是一種習慣。我知道,自古以來我們都喜歡講人情喜歡講律法。人情到,不該辦的也能辦到情不到,該辦的也辦不了。這是一股風是一股歪氣,官場上憑人情,生意場上憑人情,百姓往也憑人情,長此以往,公正何在?誠信何在?還要律法幹什麼,憑人情就好了。”看來在另一個世界沒少吃過這方面的虧,所以一朝大權下痛手!

“人情往往伴隨着金錢美,因為人情是虛的,因為很多人情都是用金錢、美等利益換得來的。所以人情橫行,那貪污、賄賂就風行。我們必須肅清吏治,淨化風氣,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劉浩然覺得自己像異世的一位紀委書記在報告一樣,説出的話也不知從哪位領導那裏聽來的。他心裏不由悲哀地想着,中國自古到今,風氣習慣如此,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變,唉,只要盡力就好了。

“丞相這肅清吏治,淨化風氣之言説得極是,我贊同!”宋第一個站起身符和,做為一個頗有骨風的文人,他當然對貪污賄賂極為厭惡,劉浩然剛才的一席話的確讓他很有觸,也深深體會到劉浩然那份愛憎分明的赤誠。

“丞相説得極是!”眾人紛紛開口道,既然劉浩然提出了高薪養廉,那麼整頓吏治和風氣是正常的,你總不能拿了高薪還不辦正事吧。

接着劉浩然要慮廉政公署主事人的人選,這人與官場沒有太多的糾纏,而且必須要有鋭氣,敢於任事,想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人,張明善。

完成任務的張明善從泗悄悄轉到了長天,回到了江南。但是他不願在呆在都知司,於是劉浩然就悄悄地把他安排進江寧大學當教授。他嫉惡如仇,又非常悉官場那些伎倆,要不然也不會寫出那麼深刻的小令來。

“好,那我就委江寧大學教授張明善為廉政公署專員,負責主事廉政事務。”眾人不由一片訝然,思一番後又覺得此人擔任此職最是合適不過了。

“好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嗎?”

“丞相,我有一事相稟。”

“哦,百室但説無妨。”

“我向丞相請辭中書省左丞相一職,請撤中書省。”

“這是為什麼?”劉浩然沒有想李善長居然放了這麼大的一顆炸彈,眾人不明就裏,紛紛議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