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三章新四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諸位在北京還住的習慣嗎?”待眾人站立後劉浩然和氣地問道,眾人抬頭看了一眼,看到了劉浩然那一張和藹如風的臉,可是卻不由自主卻想起了在兀魯回河畔,那些明軍士兵端着滑膛槍對準人羣齊,然後持着刺刀一刀又一刀地刺進幸存者的膛。明軍士兵那冷漠地讓人不寒而慄的臉龐卻莫名其妙地與這位皇帝陛下和善的臉重疊在了一起。眾人到心裏一突,都不由自主地低下頭去,不敢再張望了。

“回稟陛下,”看到好一會沒有人出聲,一位大首領知道此事自己再不出面,要是冷了場就可能不了干係,於是便鼓足了勇氣開口,不過在場的人都聽到了他話語中由於緊張地顫音和結巴“臣等皆受優待,衣食皆良,臣等謝過陛下天恩。”説到這裏,腿一軟又跪了下來。其餘的貴族等人又忙不迭地跟着跪下。

“好了,都起來吧。”劉浩然心裏又氣又覺得好笑,只好再擺擺手示意他們站起來“過得好就行。”

“此次漠北草原靖平,以後便是太平子,你們又能順應天意,誠心投附,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按道理説,我應該賞賜大片牧場和大批的子民給你們這些忠臣,可是內閣已經出台了治理漠北的章程,這恐怕不行。這章程你們都看過了吧。”

“回稟陛下。臣等都看過。”剛才那位大首領連忙開口道,這四,他們就是一直在集中學習這新的章程。

按照章程,漠北、漠南地區不再裂土分封了,而是採取如同內地的行政管理制度。陰山以南原元廷中書省地區將被分別劃給山西、河北省,而陰山以北的漠南地區將被單獨設置一省-集寧省,它西至亦集乃路,東至原濟南王部西界,治雲內城(今呼和浩特市附近),原濟南王部、齊王部、廣寧王部等大興安嶺以西地區,直至貝爾加湖以東,黑龍江以西地區,被劃為嶺西省,治呼倫貝爾城(今滿洲裏市附近);整個和寧路、稱海宣司外加外刺部、遜都思部等貝加爾湖以西地區,被劃為和寧省,治開平;衞拉特部、乞兒吉斯部、陽翟王部等極西地區則為益蘭省,治益蘭城。

雖然四省下面也設府、縣,但是與內地不一樣的是這四省以人口為主,區域為輔進行劃分,儘量照顧草原遊牧的習俗。按照章程,漠北、漠南草原首先要進行的是人口户籍統計,然後施行保甲制度。十帳(即十户)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五保為一縣,若干縣為一府。

一帳有户主,一甲有甲長、一副甲長,一保有保長、兩副保長,户長鬚一律簽名加盟於保甲規約,並聯合甲內户長共具聯保連坐切結,如有“為賊通賊縱賊”情事,聯保各户,實行連坐。何為賊?不報户籍、不具保甲、作犯科、無證亂行等皆為賊,不僅保甲要拒之,當地駐軍也會對其重點清剿。

而保甲要實現四大職能“管、教、養、衞”

“管”自然是管理户籍,實行連坐切結;“教”則是教育和思想文化工作,章程規定。每一保設一童學,保內適齡童子必須就讀,其後則是縣學、府學,與內地省份官學教育制度無異;“養”則是一甲為一合作單位,進行放牧等經濟活動,按照劉浩然的設想,他準備將漠北、漠南草原原始的自由放牧逐漸改為科學的固定放牧和輪放牧,這樣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又能對草原進行保護,還可以進一步控制草原牧民;“衞”則是設立保甲民兵,進行軍事訓練,協助巡查、警戒等。按照章程,一帳一丁,一甲由甲長率領,平裏接受保長訓練,每年農閒時集中接受縣尉訓練。而地方治安平時由保甲自行負責,遇到大事要案則由縣巡檢署負責。

甲長負責管和養,副甲長負責教和衞,保長負責管和養,一副保長負責教,另一副保長負責衞。當然了,新四省的司法機構是獨立,依然在縣、府設置地方都察御史官署和地方按察司,並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各保甲,接受牧民申述和訴狀。

在這套制度下,這些貴族首領不僅無法增土加民,反而手底下的牧民和奴隸也要全部出來,由官府直接管治。所以這些貴族首領越是學習新章程,心裏就越是忐忑不安。現在牧場子民都沒有了,這富貴子算是完了,接下來官府會如何處置自己這些“無用之人”?

“牧場子民對於你們來説,只不過是一場富貴而已,我奪了你們此前的富貴,就要給予你們更好的富貴。”劉浩然停頓了一會淡淡地説道。

眾人心裏不由一動,豎起耳朵傾聽起來。

“你們都知道,我大明為什麼強盛,就是因為大興工商。山西、河北、順天府皆有呢絨廠在投建,對羊需求很大。”羊呢絨是個好東西,劉浩然記得自己學政治經濟學時好像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時,羊和呢絨就是主力,甚至發生了羊吃人的圈地運動。但是在大明就沒有這個顧慮,新四省這麼大一片草原,還怕沒有地方放羊?而且劉浩然也準備在有關山林水草保護法中加上一條。

劉浩然一直認為另一個世界中國為了發展經濟而破壞環境是太不應該了,現在自己穿越了,當然會搶佔先手進行“環境保護”至少要養成一種慣例。劉浩然除了要對陝西、甘肅等黃河上游進行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之外,還計劃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對集寧省西部、陝西北部等地區的沙漠進行長期治理;在各省搬遷山民,將深居在深山老林的百姓全部遷移出來,安置在盆地、平原等地方,即方便發展經濟,又保持山林的完整;對森林進行輪伐,百姓用柴火儘量砍伐枝末,不要傷及樹木幹體,而且還要輪砍伐;各地建築逐漸向水泥和磚瓦靠攏,即可保持房屋的耐久,又能節省大量木材;大量從本、印度、南海等地區“進口”所需的珍貴木材,國內控制規模砍伐;劃定紅線,嚴向紅線之內的山林草地發展耕地等等。這些東西可能一時無法執行,但是劉浩然決計在自己有生之年把這些制度和律法都初步建立起來。

劉浩然可不擔心大明發展起來耕地不夠用,現在大明最牛叉,世界上又還有那麼多地方還急需“文明”去照耀,地不夠用了就去佔唄,現在的大明還怕打不過誰?最好利用這一大好時機,到處旗圈地。

既然如此,新四省的任務就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向內地工廠提供源源不斷的羊。但是羊不是收上來就可以直接賣到呢絨廠去的,必須進行清洗、梳等初步加工,而這一初加工產生的附加值可不菲啊。而且由大明陸軍軍事研究所研製的罐頭食品技術已經完善,因此,新四省除了羊之外,還可以大力發展“聯罐頭廠”將牧民吃不完的牛羊製成罐頭,賣給軍方和地方百姓;還有牛,頭食品技術上利用長高温滅菌,使得保質期延長到數月,可以向北方省份進行供給,甚至可以製成酪。這些可都是錢啊。

“因此,官府準備在新四省開辦羊梳廠以及食罐頭廠、牛廠等工廠,你們知道,這些工廠都是來錢的聚寶盆,為了表彰你們的無私奉獻,我決定據你們的功績和出來的牧場、子民參股這些工廠,功績越高、出來的東西和子民越多,股份就越多,將來分得的紅利也會越多。”這些貴族和首領們開始思量開了,現在是形勢人,這牧場和子民不也得,要是膽敢抗命,那翻臉的下場他們都已經看到了。男人嘛,大丈夫不可一無權,小丈夫不可一無錢,那些一不可無權的大丈夫已經開始腐爛了,活下來的這些都是沒有什麼雄心或者是比較識時務的小丈夫,大明皇帝既然願意讓他們一不可無錢,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心裏盤算來盤算去,這些貴族首領雖然還有些不甘,但是依然裝出興高采烈的樣子欣然接受,而且還全體跪下來謝恩。在這位大明皇帝面前,他們一直都是戰戰兢兢,心裏絲毫不敢有半絲不從的念頭。別看他現在笑臉怡人,和藹可親,可是草原上誰不知道這位瘋子皇帝,他的一系列瘋狂行動硬生生讓草原上的人口少了一半。

第二,劉浩然接見了以幾位大喇嘛為首的草原宗教人士。

“將各位從草原貿然請來,一路上行旅勞頓,辛苦諸位大師了。”劉浩然開口道。

眾大喇嘛連忙躬身答禮,連稱這是應該的。

“此次請諸位大師前來,主要是想請諸位大師做一場法師,以草原此前累累戰事中的死難者。我深知殺戮深重,雖不敢一求解,只求盡人事,少一分罪過便是大幸。”此時的劉浩然滿臉肅穆,彷彿在為草原上上百萬死於數年間戰亂者沉痛不已。

措南喀巴大喇嘛眨巴了一下眼睛開口道:“陛下,草原與中原接戰上千年,互相死傷數以億萬計,可謂是怨念深重。今陛下以霹靂手段靖平草原,使得此後數百年不再有戰事,此事不是罪過而是大功德,沒有大犧牲,何來的大圓滿?”劉浩然不由地笑了笑,這位薩迦派的大喇嘛還真是心竅靈通,難怪能在噶瑪噶舉派咄咄人的勢態依然保持着強勁,也難怪當初能將馬馬速該、嘉度奴特等人哄得團團轉。

“大師所言極是,深合我心。但是生靈塗炭,總是一樁罪過,這法事有勞諸位大師了。”

“陛下言過了,此事是我等理所當然之勞。”説了幾句閒話,看到劉浩然還沒有轉到正題上來,幾位大喇嘛心裏都轉念開了。當初他們投靠大明,願意為其出把力,都是有條件的。

“諸位大師在草原上廣播德化,勸人向善,此次又深明大義,助朝廷一臂之力,真是勞苦功高,理當有獎!”終於到正題上了。

“我已經傳詔內閣,封措南喀巴大師為除一切見大智道果大喇嘛,封善行多巴大師為六成就明空自在身大喇嘛,封嘉木喀佑大師為一切大論因明觀在大喇嘛,嘉措細木大大師為九乘幻變大圓滿伏藏大喇嘛。”眾人連忙起身謝恩,他們一聽這封號,就知道是專門針對他們各自教派的教義而來的,而能夠獲得中央政府和皇帝的冊封,這是一種極大的榮耀,更有利於他們在草原上傳播教義。

所以當四人起身時,都是滿臉喜,當初投靠大明還不是為了這些。

“為了結束草原上各教派紛爭的局面,我有些事想於諸位大師商議。”眾人一聽,臉變得肅正起來,連忙恭聲道:“但請陛下吩咐。”

“朝廷已經有了《宗教律法》,諸派和諸位大師也要遵法而行。我已經傳詔內閣,撥下錢糧,為四位大師各自修建一座大寺廟,以為主寺,另可各再修建四座寺廟以作參佛傳教之所。而這傳教範圍嘛,朝廷就不加限制。”按照劉浩然的想法,四派大喇嘛的主寺和分寺當然會修在新四省中心城鎮附近,那裏是新四省的通、政治、經濟中心,朝廷會在那裏駐有重兵,寺廟修在那裏,一來有兵馬“護衞”二來便於當地官府監管。至於這傳教範圍,劉浩然不做限制的原因是不希望任何一個教派在某一地,至少是某一省一家獨大,最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雖然這樣各教派錯在一起,可能會有些糾葛,但是他們同屬於佛教,又不是穆斯林與婆羅門,沒有那麼深的仇恨。

“由於新四省要實行官學,童子必須依照律法進行國民基礎教育,所以這各寺僧侶除了人數限制之外,必須在其縣學完結之後方可受戒出家。”這一招可謂比較毒辣,以前這些喇嘛為什麼有崇高的地位,就是因為他們把持的寺廟不僅是各地貴族百姓的“神中心”更是其文化中心。這些寺廟接受一些幼童,教他們識字讀佛經,還會學習醫、工匠等技術。現在劉浩然乾脆從源掐掉它。除了人數限制,僧侶必須是縣學之後方可出家受戒,開始學習佛經,這是因為童學、縣學數年的學習,早就讓這些少年的世界觀、價值觀建立起來,雖然可能不會妨礙他們成為研究佛學的僧侶,但是至少成為盲從者的可能會小很多。而寺廟失去文化中心的作用,對百姓在世俗中的影響力也會小些。

“另外,新四省大行官學之後,普行的是漢字,你們講授的佛經也要改一改了,全部改為漢字記載,漢語講述。”漠北地區的密宗都是從西藏傳來的,所以佛經不是蒙文就是藏文,而且還以藏文為主。現在這北元被滅了,漠北納入大明管治,蒙文就不用説了,估計以後只能在研究所裏還能看到。藏文也要被從宗教界清除掉,這就意味深長了。

幾位大喇嘛想得更加深遠,他們都是到西藏求學回來的,算是西藏各派在蒙古的分支。從廢除藏文這一點來看,大明皇帝是想讓漠北地區的密宗與西藏地區完全隔離開,另立門户。在這一點,幾位大喇嘛還是贊同的,他們都將是朝廷冊封的佛爺,當然不希望頭上再多個“婆婆”

“還有一個問題,你們圓寂涅盤之後,這佛法還要延續下去,這衣缽該如何傳承呢?”這事關幾位大喇嘛的切身利益,他們都屏住呼傾聽。

“以前你們講究的師承和血統相傳,這樣不好,我看這轉世傳承就很好。存玄,將內閣擬定的《密宗轉世傳承律》草案給諸位大師看看。”幾位大喇嘛仔細一看,發現規章非常詳細,首先是尋找轉世靈童要秘密進行,被選派的有聲望的大喇嘛近侍弟子,在閉關靜修後,化裝分赴各地去尋訪靈童。對初選的候選靈童要進行遺物驗證,即將前世常用的法器或其他用品,與同樣的物品放在一起,讓候選兒童從中認拿前世遺物,依認辨的準確程度對之篩選淘汰,選出幾位候選人。為了避免尋訪轉靈童易為少數人所左右,往往造成僵局和糾紛的弊端,草案制定了最關鍵的一步-金瓶掣籤,其程序是將經過遺物驗證篩選出的數名候選靈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各寫在名籤牌上,用紙包好後放入金瓶內,由朝廷官員當眾出的一名,即被定為正式靈童。最後這正式靈童經過內閣批准,舉辦盛大的坐牀典禮,即轉世靈童依法升登前世的法牀,正式繼承前世的法統。學業有成之後,再經過皇帝的正式冊封詔書,接受前世的封號,這才可以開始宗教活動,接受信徒朝拜。該律同顯宗佛教、道教等宗教一樣,還規定了喇嘛的級別,經師、上師、圓滿上師、大圓滿上師,這是學術等級,同其他宗教一樣,還有寺廟職位,分寺正,即方丈;司庫,負責倉庫和寺廟維護;司庶,負責財務管理;持律,負責戒律監管;領誦,即負責誦經功課和宗教儀軌。特別一提的是,該律提出大喇嘛這個封號非常尊貴,除了朝廷批准的幾位之外,其他人不得受領,而且大喇嘛這一稱號只能通過轉世繼承,其他皆為“不合法”劉浩然一直覺得密宗很多教派家族和血統傳承跟貴族傳承有很大弊端,這和貴族傳承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他想用活佛轉世來打斷這種壟斷。

幾位大喇嘛看完這些後,心裏覺得有點上當的覺。儘管大明皇帝給了他們不少好處,但是他們也看得出,這位皇帝陛下設下了種種限制,既想利用密宗佛教讓漠北百姓服服帖帖,又不想讓密宗勢力太大,過於影響百姓們的世俗生活。

可是事到如今又能如何呢?密宗雖然還有一定影響力,可是那侷限在貴族之中,普通百姓多信的還是薩滿教。而劉浩然對那個信與宗教混雜在一起的薩滿教不是很興趣,所以對大薩滿師別勒只是給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封號便打發掉了。可是現在漠北貴族大半被滅,密宗幾乎失去了最大的支柱,要是大明皇帝給予的條件不答應的話,後果很嚴重。

幾位大喇嘛告辭下去了,他們在北京還將待上一段時間,集中學習朝廷管理密宗傳教和寺廟等宗教活動的律法和規章,此後他們還要隨着劉浩然回到南京,在那裏再待上一段時間,最後等各寺廟修建完畢,再拿着朝廷的正式冊封,回去“赴任”忙完這些,劉浩然覺得有點累了,這幾年裏,他不僅要為如何攻取漠北勞心勞神,還要想着戰後如何治理漠北,加上國內其他的大大小小事情,讓他覺得有點心力瘁。

劉浩然剛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了一會,劉存玄急急忙忙走了進來稟報道:“陛下,前線傳來消息,常將軍病重!”劉浩然聞言嗖地一聲站了起來,雙手動作過大,將旁邊茶几上的茶杯都打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