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戰敗後的趙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括對於廉頗等人的出現既驚喜又覺得意外,等趙軍來到丹朱嶺下的時候,趙括才有機會問,道:“將軍怎麼在這個時候出現在秦軍後陣呢?難道是能掐會算嗎?”廉頗苦笑道:“君上就不要説笑了,我哪裏會掐算啊!而是近月來我每天都派人潛出故關打探秦軍的動靜,君上走後秦軍對故關的圍困就不那麼嚴密了,馮劫回來後又悉地理,因此我軍對秦軍的動向知曉的很清楚,當平陽君戰死,遺書趙軍投降後,秦軍的所作所為非常讓人起疑,最後還是李牧判斷出了白起要殺俘,我們才捨命前來拯救,沒想到君上也來了,否則倒是全軍覆沒的下場啊!”趙括嘆息道:“現在也差不多,這幾萬人能不能回到家鄉都很難説啊!我們現在要糧草沒有糧草,要道路沒有道路,白起絕不會讓我們返回邯鄲的。”廉頗點點頭道:“軍中還有戰馬六百餘匹,全部宰殺吧!應該能支撐三五
,我們好好的想想下一步怎麼辦。”趙軍士卒在丹朱嶺下宰殺戰馬製作
脯的時候,趙括和廉頗等軍中高級將領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蒙驁首先發言,道:“諸位大人,秦軍如今扼守住了長平通往邯鄲的道路,我軍想要返回邯鄲只有兩條路,第一就是翻越太行山,第二是斜野王取道魏境,不論走哪個方向都不大容易,太行山
本就沒有路,雖然翻過太行山走不遠就是邯鄲,可是以我軍現在的狀況,只怕連一半的路程都走不了,強行出發能夠活下來的士卒只怕十不足一啊!”一旁的廉霆一皺眉,道:“斜
野王也不現實,秦軍只怕早就在那裏駐防重兵了,魏人也不是好相與的,我看還不如翻越太行山呢!”馮亭搖頭道:“太行山不容易翻越啊!上黨人都沒有完全摸透山嶺,大軍冒然進山,實在不是穩妥之策,最起碼我們沒有足夠的糧米。”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不過誰也沒有好辦法,哪條路看起來都行不通,最後眾人把目光都落在了趙括和廉頗身上,等着這兩個人拿主意。
趙括深一口氣,看了一圈,道:“翻山,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條捷徑,只要我們翻越太行山就有生路了,別人能辦到的,我們一樣可以做到。”趙括想到了後世時候有一支偉大的人民武裝,在太行山上創造了奇蹟,既然已經有過成功的先例,同樣是人,他相信趙軍也能行的,因為和那支人民武裝比起來,他們只是翻越過去而已呀!
廉頗也贊同趙括的觀點,按照廉頗的經驗來判斷,秦軍肯定會乘勝進擊邯鄲的,不撈夠足夠多的好處,秦軍絕不會罷兵,還是儘快迴轉邯鄲為好。
一聲令下,趙軍上下開始清點兵力,準備翻越太行山,此時趙軍還有兩萬七千餘人,除了廉頗帶來的近萬人馬還有些力氣外,餘者基本都算作傷號了。
蒙驁將整軍的任務給身邊的副手後,來到了一處頗為僻靜的地方,這裏已經有十幾個青年軍官在等候了。
蒙驁看了看這十幾個人,道:“諸位都是從邯鄲來的,相信大家對自己的任務都很清楚,我在這裏也不廢話了,大家盡力而為,無論如何也要在恰當的時候把氣憤扇動起來,事成之後,遂大人必有重賞。”那十幾個人一齊點頭,為首的一名青年軍官,道:“大人放心吧!我們都知道該怎麼做,臨離開邯鄲的時候,夫人也叮囑過我們,我們可以保證只會成功,不會失敗。”蒙驁看着這十幾個軍官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營中,心頭沒松反倒沉重起來,他也是離開邯鄲的時候被
遂叫去,被告知了一項偉大的計劃,也可以説是陰謀吧!當時把他嚇的臉
如土,話都説不完整了,可最後
遂還是贏得了他的支持,一方面是為了自身的考慮,人總是想要往高處走的,他現在是趙括的家將,即便得到了趙括極大的重用,最後也還是趙括的家臣,為了光耀蒙氏一族,他覺得冒險值得,另一方面是他覺得成功的可能
很大,在
遂説服他的時候,他才知道圍繞着趙括產生的利益集團的力量是多麼的大,首先是財力,絕對富可敵國,其次是人心人望,趙括一樣不缺,最重要的是趙括還有軍方的支持…
蒙驁不是沒想過事後會得到趙括的責罰,可遂説的對,當造成了既定事實後,趙括不見得會反對,因為很多人的身家
命都
給了他,他能眼看着那些人傾家蕩產,一命嗚呼嗎?顯然是不會的。
趙括整軍打算翻越太行山不提,單説趙軍長平戰敗的噩耗傳到邯鄲後,這座以民風豁達著稱的城池,完全沉浸在了憤怒,哀傷和驚懼當中,悲慟之聲盪在邯鄲上空。
從王宮的高台上遠望邯鄲街市,滿目都是面悲苦,身穿喪服的老人和婦女,哀風陣陣的街頭,一堆一堆的冥錢還冒着青煙,到了晚上,隱約的啼哭之聲讓人輾轉難免,不能入睡。
長平之戰,趙國先後戰死了五十萬大好男兒,趙丹心中的痛疚無法用言語形容,他覺得正是他的失誤才使趙國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打擊和屈辱,使趙國百姓承受着有史以來最為沉重的災難,而他所認為的失誤是不該接受韓國獻來的上黨郡。
“廉頗誤我,趙括誤我,趙豹誤我…”趙丹不認為自己在用將的問題上有錯誤,他認為是為將的人沒有做好。
趙丹已經三天沒有見任何人了,他白天呆呆的望着窗户,晚上痴痴的盯着燈光,完全沉浸在了巨大的失敗當中,本不可能去考慮長平戰敗後的外
和軍事策略。
不過當秦人送來了勸降的通知後,趙丹卻一口回絕了,他決不能投降,否則真的沒有臉面上對列祖列宗,下對百官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