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百五十三章陳慶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百五十三章陳慶河“還有何事?”楚輝聽到這句話,才説道:“哦,是這樣的,除了他們這羣工匠到了之外,那些修河的也來了。”

“什麼?”陳百川恨不得在楚輝腦門上狠狠來一下,他問道:“打通元江是件大事情,你竟然等到現在才説起來。你這小子,還讓我先接見修墓碑的工匠。”楚輝摸摸鼻子,怯生生説道:“畢竟,給老將軍修建墓碑的事情更為重要。”陳百川心中明白這個傢伙,是在為他徇私,雖説他不喜歡這樣,也不好説什麼。只能有氣無力的説道:“好吧,你把你口中修河的那些人叫進來。”楚輝口中修河的,地位比起剛才的那些工匠不知道高到哪裏去。更關鍵的事情,打通元江是個大工程,陳百川也只能嘴上指揮,他本不能決定如何施工。

“臣等拜見大將軍。”一行人有老有少,跪拜在陳百川面前。

為首的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子,陳百川知道他的存在。陳國中許多江河的修築,都離不開這位老人指點。説起這位老臣,可謂是國寶級的人物。

陳百川就像只喜歡收集寶物的巨龍,面對這種有才能的老人家,他早就把老人一整個部門併入到制局之中。就這樣,老人現在就是陳百川的麾下之人。

陳百川扶起老人,説道:“袁老,您就無須客氣這些俗禮。”袁老卻是淡淡一笑,説道:“大將軍説笑了,畢竟下官是要仰仗大將軍鼻息生活的人,該有的禮節還是得有的。”陳百川在陳國朝堂上,只會對兩種人恭敬。一個是有身份的人,而如今陳國朝堂上能夠達到標準的只有江長引與陳王兩人。二就是袁老這種人。

世世代代為了陳國的水利付諸努力,而不辭艱辛。袁老的歲數已經可以安享天倫,但聽到陳百川的邀約,他還是披星戴月的趕過來。

只因為,這件事情利國利民。

陳百川從來不把自己標榜為高尚的人,但真正遇到高尚的人,他不想吝嗇自己的尊敬。

陳百川客套道:“袁老實在客氣了。對了,小子未經過同意,直接把您併入到制局之中,您可習慣?”袁老瞟了一眼身後幾個年輕人,説道:“原來我心中還是十分牴觸的,畢竟原先大家都説,制局都是做火藥的。不過幸好老朽進入其中了,才得以認識到這羣朝氣蓬的學生。不然,老朽説不定一身本事都後繼無人了。”

“這是制局的幸運,能招到袁老這種真才實學的人。”陳百川接連説道:“好了,袁老,小子原先的設想您是否耳聞了?怎樣,有沒有實施的可能。”袁老聽到這裏,簡直眼冒金光。

他彷彿年輕了許多歲,充滿情的説道:“大將軍果真是奇才,竟然能提出這種前所未聞的設想。實際上下官一開始,也以為不可能。但仔細觀看了陳國與慶國的水山脈圖,卻發現竟然還真有實施的可能。”陳百川嘴:“既然有實施的可能,袁老不如考慮一下使用火藥。火藥在戰場上只能殺人,但也能開山挖河。”袁老點頭,他説道:“原本我心中對火藥也有偏見。但昨聽我的徒兒説道,火藥可以炸崩山河之後,我的看法就變了。有了火藥這種利器,這次我的把握已經非常之大。還有,除了火藥之外,我還到制局中的各個部門之中看了一遍,果然發現了許多有利於這次開河道的物件。”

“袁老盡情調用就是了。”陳百川微笑説道。

“這次是為了社稷蒼生,下官當然不會跟大將軍客氣,再過幾,那些物品應該就會送到慶國這邊來。”陳百川看了一眼外邊天,發現已經臨近中午,説道:“不知道袁老還有什麼不便之處,還請詳細説出來。這樣吧,我寫給你一張手令,慶都中的資源暫時任你調配。”袁老點頭,道:“多謝大將軍美意,不過當下我只需要一個人,那就是慶國原本治理水利的官員。有他幫手,這項工程消耗的時間必然大大的減少。”陳百川自然不會拒絕,他説道:“這是小事,相信那人不會拒絕袁老。這樣吧,要是袁老覺得對方是個可造之材,就幫我把他也收進到制局之中。”袁老哈哈一笑,之後便請辭離開了。

陳百川等他離開之後,在客廳桌面放的紙筆上,寫下陳慶河三個字。

這條河,即將帶着陳慶兩地各自的文化物資,互相換。總有一,兩地會合為一個整體。

陳百川當下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完成,就是他需要跟原慶國人宣佈,他們的慶國再也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屬於陳國的三十六個新省份。

這三十六個新省份的名字,陳百川已經事先準備好了。

就連要張貼出去的告示,也讓人先謄寫好。只要陳百川一聲令下,就能把這個消息宣佈出去,讓慶國的百姓以及權貴們,得知這件意義非凡的事情。

陳百川當機立斷,過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告示就張貼出去了。

不用多少時間,告示下面就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就算是不識字的人也一個勁的往前湊。他們帶着好奇跟疑惑,終於在讀書人們忿忿不平的口氣中,聽到了告示上的內容。

對於大多數的百姓來説,除了慶都從此命名為慶都省之外,似乎生活沒有發生變化。

對於許多的讀書人來説,這簡直是把他們對慶國最後一絲的幻想掐斷。許多人直接跪倒在地上,喃喃説道:“慶國不在了,慶國不再了。”慶國曾經是一個高傲的國家,於是他的子民對這個國度也有着一定的認可。

陳百川聽手下人彙報外邊的情況,除了嘆一口氣之外,也沒有做出任何表示。

至於慶都之中的權貴們,他們對這個消息倒是沒有多大的震驚,反而是心中鬆了一口大石頭。

他們,早就預料到這一天回來,能做的,無非是平靜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