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章賣糧事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生活還要繼續,既然回來了,無論怎麼後悔也不能再回去了,姜峯從龍首峯迴來之後,他就發現全村上下瀰漫着一種沉悶的氣氛,通過詢問姜大元,他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今年風調雨順,全國很多地方出現了罕見的糧食豐收,包括臨水縣這個農業大縣更是糧倉滿囤,可是農民還沒有享受到豐收的喜悦就被糧食賣不出去的消息給沖垮了。

卧龍村也一樣,農民的主要收入靠賣糧和自己栽植的一些果子所得,還有靠上山砍一些葛藤回來編制一些筐、簍去集市裏賣,糧食主要有小麥,玉米和一些雜糧。果子主要是自家所種的一些蘋果,梨等,今年的小麥收成不錯,老百姓家中的糧庫都滿了。現在的老百姓都希望早早的把糧食賣出去,好換得現錢來支撐一年的花用。

縣糧食局在小麥收割以前早就制定好了今年的糧食徵購任務,農民現在賣糧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賣糧給國家,一個是等那些用糧企業前來收購,國家徵購糧收購完成以後,現在的老百姓就滿懷希望的等待着那些糧商來收購,據以往的經驗,每年國家指定統一的糧食收購價格,那些糧商的收購價一般要高於國家收購價,可惜今年要變了,從村外帶回來的消息,今年糧商的收購價要比國家的收購價還要低兩,而且還是限量收購。

第二天,姜峯早早的來到村委會,分配回來之後,他就被任命為村委主任助理,也是村委臨時委員。所以當他知道這次賣糧事件後,急急的趕往村委會,因為他想到這幾天村委的幾個幹部肯定在村委會。

一走進會議室,就看到村支部書記姜富貴,從輩分上來叫,姜峯應該叫他叔叔,姜富貴長的濃眉大眼,鬍子邋遢,一身卡布其的灰上衣,格堅毅,做事務實,深受村民的愛戴。

“別拿村長不當幹部”這是一句民間免費語,從國內的行政級別上看,村長的確算是最為基層的國家幹部,但有過鄉村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村長的職務雖然比古代七品縣令的“芝麻官”還小,但他因為“現管”的權力,而能在鄉村的權力等級秩序裏擁有最高的權威,民間對村長的權力有一個形象的説法是:“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雞蒜皮。”姜富貴就是卧龍村實際的掌權人物,並且在這個位置上穩穩的坐了快二十多年,他處事公正,能夠一碗水端平,再加上卧龍村民風純樸,什麼事在他的調節之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姜富貴他的生活也過的非常清苦,老伴很早去世,只留下一個女兒姜翠花,這幾年多虧了翠花,要不是她恐怕這個明強幹的老支書也要倒下去。

“姜峯,來了。唉,等會你海哥就來了,讓他給大夥説吧”姜富貴滿臉無奈的看着姜峯走進村委會議室。對於姜峯他可是深有觸,自小他就能覺到這個本家侄兒不一般,不但學習刻苦,而且非常懂事,不但腦子靈活,而且做事出乎意料,總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辦成事,所以他一直認為姜峯是個人才,果不其然,這孩子也爭氣,成了卧龍村第一個大學生。

不過他稍稍的意外的事,他想到姜峯畢業後能回來,回到這個一窮二白的卧龍村,難道真像外面所説的他在外面呆不下去或者犯了什麼錯誤才回來的,這個打死他他也不信。

村裏來了這個一個人才,他可是高興的合不攏嘴,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他,對於一些基本的文件神老是不能吃透,具體實施起來就有了偏差,所以姜峯一分配下來他就馬上分配了他的工作。

就在大家吵吵嚷嚷的時候,門口走進來一個三四十歲模樣的人,他就是卧龍村的村委主任姜海,幾個人馬上圍了上去,焦急的問他究竟怎麼回事,姜海抗着人羣的推搡,大聲説:“大家先彆着急,馬上就開會了,有啥事會上再説”姜富貴看着海的憂鬱的臉就已經明白了已經發生的事,靜了靜神説道:“海,把事情給大夥説説吧,大家都急着知道外面的謠言是不是真的”

“嗯,好吧”姜海也覺大家早晚要知道這件事,早説也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這次他帶回來的消系在是太難以讓人接受了。

“昨天,我和其他村的主任,一塊去見了收購糧食的那幾個糧商,他們告訴我們今年的收購價每斤要比國家收購價低兩錢,而且還是限量收購”姜海望着滿含希望的人羣,他的話一出口,會場裏沸騰了起來。

“什麼,低兩,md”會場裏已經吵成了一片,謾罵責詰聲在空氣中不住的迴盪。大夥臉上都顯出了一絲絲的絕望,沒有人心情好的起來。外面的謠言得到證實了,這對他們來説絕對是一種深深的打擊。

“鄉領導怎麼説?”姜富貴看着已經暴走的人羣,皺了皺眉頭問道。這個消息一時也讓他消化不了,糧食豐收了相當於沒有豐收,按這種收購價本村今年的收入就相當於沒有增加。

“還能怎麼説,今年縣裏的國庫早滿了,已經徵收不了過多的糧食,鄉里答應和那些糧商溝通溝通,讓他們提高收購價格,我估計這件事夠玄,今年大豐收,他們到那裏都可以收購,如果你不賣別的地方也有人賣,況且他們的收購也有限,收購完了,其他人想賣也賣不了了”姜海絕望的看着暴走的人羣,他也非常惱火,他家的糧食也多的裝不下了。

“他們決定在咱們村收購多少?”姜富貴問道,他知道這是實情,只能寄希望於能多賣點,只要能多賣點糧食,老百姓才能生活下去,不然一年的花銷都毫無着落了。

“兩萬斤”聽到這個場中又亂成了一片,兩萬斤連全村糧食產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再等等吧,鄉里正在和他們溝通,價錢肯定是高不了了,希望他們能多收購一些”姜海看着失望的人羣無力的説道,然後耷拉着腦子趴在桌子上想起了什麼,對大家的吵嚷充耳不聞。

“好了,大夥都散了吧,我們幾個商量商量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姜富貴勸解着大夥,他現在還是很鎮靜,如果卧龍村的一號當家人也沉不住氣了,恐怕下面還不知亂成什麼樣呢。

看着漸漸散去的人羣,村委會幾個成員重新開始討論今年的賣糧問題,最後也沒能達成什麼意見。

現在老百姓很苦,糧食豐收了也不能從中獲利。他們據以往的傳統經驗在自己的地裏耕種着,本不瞭解市場信息,大家種什麼,怎麼種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糧賤傷農,這是個最基本的常識,現在鄉里也亂成了一團,他們不斷的開着會討論農民賣糧的問題,經過和那幾個糧商反覆的討價還價,最後達成的協議是,糧食收購價格不變,由政府向糧商補貼一部分資金,在吉祥鎮多收購十萬斤糧食,由於卧龍村是種糧大村,因此分的四萬斤的賣糧份額,賣糧事件就此結束了。儘管大傢伙都不滿意,也改變不了這種結局。

農民苦,如果沒有強大的信息主導將改變不了現實的命運,縱觀世界農業發展,從來沒有那個國家的農民像中國這樣,有着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均少的可憐的土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城市的發展已經不必西方國家的差,可是農村的發展遠遠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標準。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基層農民的建設。可是現在農民得到的實在是太少太少。

賣糧危機給大夥敲響了一個警鐘,農民也必須據市場需求來經營自己的土地,落後就要捱打,土地分產到户,個人的力量薄弱,信息的閉,已經阻礙了農民的生存和發展,如果不能在土地上得到自己的生存所需,成千上萬的人羣就會湧入城市,就會給城市帶來不可估量的危機。

柄無農不穩,農村永遠是國家穩定的基石,現在農業產業化經營已經是大勢所趨,產業化調整也成了農村發展中的重中之重。

卧龍村乃至吉祥鎮,只是國家農村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管中窺豹,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