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01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覺得,應該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大概就類似於——”

“類似於讓水燃燒,讓空氣凝固,讓鋼鐵飛行……是這個意思嗎?”王鵬想了想,雖然覺得這個説法有點象,但覺得好像也沒啥病,於是點了下頭。

“差不多吧。”聽到這個意料之中的答案,陸舟輕輕嘆了口氣。

“所以説,這是對科學最大的誤解。”王鵬:“……?”陸舟:“去金陵高等研究院吧。”王鵬看了眼車內鏡問道。

“三點鐘的會議不要緊嗎?”

“一會兒我會給學——陳玉珊打個電話,”陸舟想了想説道,“她去也是一樣的。”

由於量子通信系統與信道的相互作用,會引起系統中純態的相干衰減,從而使各疊加成分的內部相位差的隨機增加,導致量子信息傳輸失敗。

比較友善的解決方法就是,向傳統通訊手段那樣,隔一段距離增加一箇中繼器,將衰減的信號放大繼續發送。

然而這種方法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對於量子通訊手段來説,卻難如登天。因為量子通訊主要基於的是單光子自旋態的量子效應來完成的,而放大光學器件會破壞量子位元。

目前中繼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信中繼,還有一種是量子中繼。

前者類似於密鑰接力,讓密鑰在可以信任的工作站之間傳遞。相對後者而言,技術難度稍微低一點,但問題就在於一旦中繼站被敵對勢力控制,就存在竊聽的可能。

換句話説,採用這條技術路線的話,無條件安全就是建立在“工作站可信”的前提上的。

而後者,則是基於量子糾纏分發技術,在相鄰站點之間建立共享糾纏對,以量子存儲技術將糾纏對儲存,並應用糾纏轉換作在鄰近站點之間實現共享糾纏。

在安全上,後者自然是無與倫比,但代價就是技術難度相當大,大到了沒朋友的那種,07年前後學術界一度放棄。

客觀的來講,如果只是國土內的通訊的話,比如作為軍工專線,採用可信中繼便完全足夠。就像“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那樣,在人民軍隊的保護下,不可能存在説工作站被“佔領”的狀況。

然而當通訊範圍擴大到全球範圍,境外站點的安全無法得到百分之百的可信保證,可信中繼的安全就有待商榷了。

在信息全球化的當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離互聯網這個大集體,李局長期望的顯然也不是那種只能關上門自己玩的技術。

因此,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解決掉量子中繼器的瓶頸了。

來到了金陵高等研究院,陸舟和陳玉珊打了個電話,將下午的會議委託給了她去處理,並且編輯了一封郵件,將會議大綱發到了她的郵箱中。

會議主要討論的便是月面質量加速器項目的工作安排,在他已經事先將工作安排好了的情況下,不一定非得他親自出面才行。

相比之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來到了地下研究所,陸舟走到了前段時間研究碳基量子處理器片的那間實驗室裏,看着封裝在透明容器內的碳基集成電路板,自言自語地説道。

“本來打算搞定了地月掌控項目再來研究這個課題的。”

“也罷,總之先試試再説吧。”説着,陸舟示意小艾空了透明容器內的惰氣體,並解除了密碼鎖,戴上特殊的手套將那個保存完好的碳基集成電路板從裏面取了出來。

量子中繼器的難點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糾纏換,糾纏純化,以及量子存儲。

前兩個都還好説,至於最後一個,基本上和量子計算機是處在同一個維度的難題。

不過有意思的是,量子存儲器和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存在重合的地方。區別僅僅是在於,量子存儲器對於長距離的量子通訊來説幾乎是必不可少的,但對於量子計算機而言卻並非是剛需。

有的話,可以造更先進的量子計算機,沒有的話,也有不那麼先進的量子計算機可以選擇……也就是他自己DIY出來的那個。

事實上,陸舟之所以暫時沒有研究量子存儲器這一塊的技術,八成以上的原因也正是出於這一層因素的考慮。

在他原本的想法中,隨着量子計算機技術突破,並且被廣泛地應用於商業領域,資本自然而然會推動量子存儲器技術向前邁進,以尋求建造速度更快、處理能力更強的量子計算機。

到時候本不用他花太大的力氣,也本不需要費寶貴的積分,自然而然的就能得到他期望中的量子存儲器技術。

“存儲在存儲器中的系統與不在存儲器中的任何遠程系統之間的量子糾纏必須在整個存儲時間內保持……”

“如果這種糾纏在任何時候被破壞,比如因為觀測而發生坍塌,那麼該設備便無法再起到量子存儲器的作用,而是蜕變成‘糾纏中斷信道’,只能傳輸經典信息。”

“有點難搞啊……”端詳着躺在實驗設備上的那塊集成電路板,陸舟沉思了很久。

一直到分針走過了一大格,他才忽然想到了什麼似的,開口説道。

“這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課題。”

“不過……”

“我好像不是一般人。”小艾:【(?·▽·)】自言自語地嘀咕着,坐在實驗桌前的陸舟,忽然拿起了圓珠筆,在草稿紙上寫下了一行字。

【三維量子記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