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畢竟是陸院士,他説話確實有水平。每次和他探討問題之後,我都和醍醐灌頂似的,原本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就想明白了。”不只是想明白了,説不準順帶着連問題也解決了。
他平裏最愛乾的事兒,就是去陸院士家串門了。
雙手抓住了椅子的扶手,老人從辦公桌前站起身來,踱步走到了掛在牆邊的那張藍圖前。
這張藍圖是由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與廣寒市規劃委共同設計,描繪了人口破萬之後的廣寒特區上的市容面貌。雖然現在只是一張看着和電影海報沒啥兩樣的概念圖,但上面的許多東西在技術上都已經實現,至少在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實驗室裏已經實現。
只要按照當前的步伐,按部就班地繼續發展下去,早晚有一天這張藍圖會變成現實,甚至比它更加宏偉……
盯着這張藍圖端詳了許久,老人忽然開口説道。
“説起來,第一批開拓者什麼時候出發?”李局長回應道。
“應該也就在這幾天了。”老人點了點頭,思忖了一會之後,開口繼續説道。
“雖然前段時間,我們的宣傳部門已經做過了一系列的動員工作,但我覺還是欠缺了些火候。”
“場面話是給説到位了,中長期的戰略也向我們的基層傳達下去了,但卻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還沒有把我們的神傳達給世界。”
“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對月球資源的開發不只是為了華國,更是為了全世界,乃至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説着,老人看向了站在辦公桌的另一邊,從開始到現在一句話都沒有説過的秘書,表情嚴肅地吩咐道。
“明天的報紙,就以必要遠征為題,把陸院士的講話給加上去吧。”那秘書立刻點了下頭,語氣尊敬地回道。
“是!”
…
…
次清晨,一條題為“必要
遠征”的新聞,出現在了《人人
報》的頭條。
在新聞中,筆者以哥本哈全球氣候行動峯會上陸院士的講話和回答環境保護者的提問作為引子,引出了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思考,同時對生態環境保護最終出路做出了討論。
在最後,文章對陸院士的講話進行了提煉,提出了“人類不可能一輩子蜷縮在搖籃中,只有從搖籃中走出去才是未來”的結論。
雖然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有些遙遠,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地球上曾經誕生過許多稱霸星球、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物種,他們也許沒有像人類一樣建立起繁榮的文明,但存在的時間卻遠非只有25萬年曆史的智人能夠比擬的。
而現在,它們大多都已經不復存在。
事實證明,即便是未曾孕育出工業化的文明,也不意味着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中的個體,就能一直和諧共處下去。
戰勝自然,最終掌控自然,才是人類文明真正的出路。
這或許不是環境問題唯一的解法,但卻是從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唯一能夠看到更美好的未來的解法。
當然,這篇文章既然是出現在《人人報》上,而不是在《科學》《自然》或者《十萬個為什麼》上,真正的目的自然不是為了探討環境保護這個問題本身。
而是為了向外界傳達一個信號,或者説思想。
那便是對月球資源的開發,對外層空間的征服,既是世界對我們的期盼,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或者換句話説……
便是天命!
這篇文章一經刊登,立刻引起了無數媒體平台的瘋狂轉發,不到一上午的時間遍傳遍了全網,刷爆了無數國內網友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