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5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知道陸教授有沒有關注過今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陸舟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不明白他為什麼突然説起了這個話題。

“倒是沒有過……怎麼了?”

“沒有關注的話你倒是可以期待一下。”説到這裏,胡大使笑了笑。

緊接着,他用稀鬆平常的口吻,拋出了一個不得了的消息。

“我也是從朋友那裏聽説來的,明年一月份的大會上,可能會有你的名字。”第363章我只是一個數學教授上京,二環內,一間古古香的書房。

紅原木的辦公桌前,一位老人坐在那裏,正閲讀着手中的信件。

雖然信上的東西他看不太懂,但他的助理已經幫他標出了其中的重點。將那些專業太強的段落拋開不去管,只挑重點看的話,他還是能看懂的。

就在這時,走廊外傳來腳步聲,辦公室的門輕輕叩響。

老人放下了手中的信,開口説道,“進來吧。”門推開了,一位穿着正裝的老人走了進來,表情恭敬地説道。

“長老,您找我?”

“有件事我拿不定主意,想諮詢下你,”看着走進門的吳老,坐在辦公桌後面的老人,緩緩開口説道,“關於那個年輕人,你覺得是一等獎好還是二等獎好?”雖然老人沒説那個人的名字,也沒説究竟是什麼一等獎,但吳老立刻猜到了老人所言的那人是誰。

遲疑了片刻,吳老開口説道。

“我認為無論是一等獎還是二等獎都不合適,比起國家自然科學獎,還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更加合適。”國家科學進步獎雖然也是國家最高五大獎之一,但比起國家自然科學獎稍微低一個層級。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大概類似於市三好學生和區三好學生之間的差別。

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老人思忖了片刻,像是自言自語一樣説道。

“八十年代的時候,陳先生因為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照這個道理,他理應配的上這份榮耀。”彷彿猜到老人會這麼説,吳老心中苦笑了一聲,勸説道。

“八十年代的情況和現在不一樣,那時候國內學術界落後世界一大截,那時候的哥德巴赫猜想不僅僅是哥德巴赫猜想,它更是一面旗幟。但現在不一樣了,哥德巴赫猜想僅僅只是哥德巴赫猜想,它只是一個數學命題而已。”老人笑了笑,説道:“那鋰硫電池呢?這總算是一個有現實意義的成果了吧。”據原先一三五規劃新能源發展戰略白皮書中做出的規劃,要在2020年將電池的容量提升到300-350Wh/kg,同時在造價上達到1元/Wh的成本目標。

而現在,隨着鋰電池相關技術的連續突破,市場上電池容量比預期中的數據已經翻了幾倍不止,這一目標毫無疑問已經被超額完成。

作為“鋰枝晶問題”以及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難題的解決者,在華國整個新能源發展戰略佈局中,那個年輕人的研究成果,毫無疑問可以記上一筆頭功。

對於這個有能力、又敢為人先的年輕人,老人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喜歡。

大概猜到了長老的態度,身為科技部一把手的吳老,一時間也是不犯了難。

其實出於情理,他也認為陸舟配得上這個榮譽。

但由國家機構頒發的獎項,畢竟和學術機構頒發的不同,需要考慮的東西也不僅僅只是學術上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實際情況,尤其是其它人的反應。

沉默了片刻之後,吳老換了個委婉的角度,開口勸説説道。

“您現在將這份榮譽頒給他,若是等他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又該怎麼辦?難道把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榮譽頒給他嗎?”老人並不在意地笑了笑,“若他真有這本事,又有何不可?”吳老輕聲嘆了口氣:“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超過八十歲,若是頒給一個年輕人,恐怕難以服眾……”猶豫了下,他繼續説道。

“而且,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對他來説,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未必是一件好事兒。

這回老人倒是沒有説話,彷彿是想到了什麼似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沉默了大概一分鐘之後,老人開口説道。

“你先忙你的去吧,這事兒我再考慮考慮。”吳局長鬆了口氣,點頭道:“是。”説罷,他轉身向門口走去。

然而就在他剛走到門口的時候,老人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等一下。”在門口停下了腳步,吳局長回頭看去,恭敬道:“還有什麼事情嗎?”老人從辦公桌上撿起一封信,食指將它輕輕推了出去。

“我這裏有封信,你拿回去琢磨下。”吳局長立刻將那封信紙拿了過來,展開之後往上面看去。

然後,他微微愣了下。

只見在那信上,寫着一行標題。

《論計算科學在前沿研究領域的應用與未來學科發展的大勢所趨》……

此時此刻,遠在德國的陸舟並不知道,自己寄往金陵大學的那封信,被一層一層地往上送到了哪裏,最後又被誰到了誰的手上。

相比起政治方面的事情,還是純粹的科學更能引起他的興趣。

從大使館回來之後,他便和克利青教授前往了德國東部城市格賴夫斯瓦爾德。

這座人口不到七萬人的小城,幾乎就是為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而存在的,安靜地坐落在波羅的海沿岸的一角。做個不恰當的比喻,這裏就像是德國版的普林斯頓,遠離城市的喧囂,很適合讀書以及養老。

不過,陸舟和克利青教授此行的目的地,卻不是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而是位於小城郊區的螺旋石7-X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