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從裑後截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據說江南更熱,那就還是在蝴蝶谷吧,那裡地處偏僻,只要佈置妥當,應該是可攻可守,就由巨木旗負責。
我麼還有很多事做,去武當見太師父,還能混一套正宗的太極功夫。去靈蛇島接表妹,同時也得去冰火島接義父,主婚了,屠龍刀了。
***翌,我讓小昭請了楊靈六女來,將我的計劃一一道出,她們當然不會反對。要求楊靈她們作為史紅石的軍師兼護衛,為紅石出謀劃策和保證安全,而且請楊靈指導史紅石等人的武功,力求以後足以自保。
代了一應策略,其它就由楊靈隨機應變了。
憑楊靈的聰慧應該問題不大。我還囑咐了紅石要多聽老長老的意見,畢竟人家現在也算丐幫除幫主之外,級別最高的頭目,而且人老經驗足。
至於百名高手的身份,是以史幫主秘密訓練為藉口。商量好後,楊靈攜楊梅、楊蘭回古墓稟明長輩。
我則去會同教中頭領準備離開事宜。主要安排是天、地、風、雷四門和洪水、烈火、厚土三旗留守總壇,由冷謙做總指揮。銳金旗保護巨木旗秘密前往蝴蝶谷準備我的大婚和明教聚會場所。
楊逍命人分別通知各地明教分壇香主以上教眾在八月十五準時參加我的婚禮和聚會,併發布準備起義的通知。外公、舅舅領四個千人隊把錢財武器運回江南,整頓教務,並準備起義。
同時訓練千人突擊隊和進行投資發展。百名已經訓練得差不多的高手則由史紅石帶領下去君山,我命他們尊紅石和楊靈為小姐,他們哪會不從。
我則攜不悔、小昭,帶領楊逍、韋蝠王、四散人和十名教中高手去武當。下午,楊靈她們迴轉,說是已得長輩同意,於是我便帶了她們六人去見了那百名高手,雙方先見個面,悉一下,在楊靈刻意於其中幾名最強的高手較量,並輕鬆獲勝後。
這一百個大男人心服口服。紅石也不甘示弱,同幾名高手過了幾招,大家也立刻喜歡上這位小小姐,於是兩廂融洽,我也就放心了,第二天,我們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離開總壇。
這時我們都是最安全的,這麼將近五千人的隊伍,即使遇到蒙古騎兵隊也能戰勝。這,快到玉門關了,這麼大隊人馬容易引人注意,於是外公帶下屬分隊離開。
之後楊靈(巨雕、兩隻大雕在她們空中進行偵察和保護,另兩隻由我帶著)、紅石等帶百人離開…
我們一行最後緩緩而行,過了玉門關,人便多了起來,原本在關外,除了自己人,很少有別的什麼人,偶爾有幾戶牧民而已。
關內猶如一個集市,賣著關內關外的貨物,但是由於世道亂,買的人比較少,稍微有些冷清。
“妖道,站住,你還跑…”只見一個道裝中年人從我們身前急速衝過,身後不遠追來一隊五十多人的蒙古兵,由於不是騎兵,一時倒是很難追到。反正沒急事。
而且對方是蒙古人,那麼這道士肯定是好人了,我決定幫他一把,就帶了眾人徐徐跟在後邊。出了關,那道士向左邊逃跑,蒙古兵緊追不捨。
不久前面出現一座蒙古包,那道士一下衝了進去,蒙古兵也追進去,一時之間,裡面一片響動,卻在這時,很多蒙古兵又鑽了出來,互相詢問有沒見到妖道,原來他們進去後並沒找到那道士,反而誤傷了幾個自己人。
這時,一個看來是頭目的傢伙說:“這裡只有一個出入口,妖道肯定沒逃離,他一定是在裡面擺了魂陣,我們只要把這座蒙古包燒了,看他還能不能活。”說完,指揮幾名帶有火種的士兵四面放火。
蒙古包易燃,火勢蔓延很快,不久就燒了大半,一個身影從黑灰中衝出,但四周圍滿了蒙古兵,那人與蒙古兵手,雖然單打獨鬥比蒙古兵高明許多,但蒙古兵都是一齊出手,他很快便力有不支。不能等了,我們一齊衝了過去,三兩下滅了所有蒙古兵。
只見這個滿身黑灰的道士狼狽地坐在地上著
氣,卻一點也不顯尷尬,見到我們反而大笑起來,笑完之後,起身宣了“無量壽佛”向我們道謝。
看這傢伙有趣,我們便談了起來,我這才發現撿到寶了,他竟然是劉基劉伯溫。他怎麼會在這兒出現呢?
我按捺住心中的動,不動神
,但出於好奇,我還是直言問他。他倒也
快,把事情因果告訴了我。他是溫州文成縣南田(今青田)人,自幼便是天才人物。
二十三歲時赴大都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從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幾次都因為剛正不阿、得罪權貴而遭貶斥。最近更是得罪了一位蒙古貴族。
雖然表面上僅將他削職,那貴族卻在暗地裡追殺他。因為怕連累家人,所以就沒回江南,反而向相反方向躲避。
為了隱藏身份,他就假扮道士,而他對於陰陽八卦、風水占卜十分通,於是一路上倒沒引人注意。
哪知在玉門關又管起閒事,招惹了蒙古官兵,於是才有了剛才一幕。聽他話語,雖對元朝甚是失望。
但對於一身治國安邦之術無用武之地還是難以介懷,突然,他緊緊盯住我,神情有些詭異,說道:“我觀公子相貌,隱隱有股皇霸之氣,雖然不是很強烈,但它卻是正在成長,有越來越強的趨勢。不知公子可有打算在此亂世之中建立功業?”既然他問起,我就照實說了,象他這樣的人必須以誠相待,反正以後也瞞不過,而且我也要把招到身邊,橫豎是自己人了,我告訴他我是明教教主,我們正在準備反元起義。告訴他我們所具有的勢力和相應的佈置。
還告訴他我對於丐幫的控制計劃,最後我誠懇地邀請他輔佐我。他完全沒有料到我的身份和我的抱負,也不敢想象我竟然對他這麼個初次見面的人會吐如此驚人的秘密,心中十分
動。我這麼推心置腹邀約他,而他又何嘗不想為廣大百姓謀幸福,當初入仕是想當個好官,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助百姓,但是事實上他卻完全辦不到。
不是他沒能力,相反他的能力受到廣大百姓的信任,他做不到是因為這是蒙古人的政權。蒙古人實行了民族等級制度,蒙古貴族對於漢族等被貶為二三等人的百姓有生殺予奪的權利,他每次用他的能力幫助百姓。
同時也就是對抗蒙古貴族,所以他的作為被朝廷視為威脅,他的能力也本無法得到施展。必須有一個漢人的政權。於是他在見到我的剎那,想鼓惑我參與亂世的爭鬥,沒想到的是我已經開始實施了,並有了這麼大的勢力。仔細思量一會,他答應了。
反正他現在沒有固定的目標,而我在他看來生具王者之相,又有了王者之慾,這也是他的一次機會。
此後,他奉我為主,就稱我為主公。兩下相談,我瞭解了他的政治見解。他主張“國以民為本”但要靠君主善於聚民、養民,這是治國之本。
這我當然表示同意,古代明君都知道民本思想。他主張國君要以仁義治民,同時也主張中央集權,強調法治,對於他這些想法,我是大大讚同的,於是點頭歎服。他大是高興。
之後我們又談了教育、經濟和軍事方面,我們的意見基本統一,就是在軍事方面有些分歧。他的軍事思想有三點:以德致勝、省敵論和以智取勝,其中以德致勝我不敢苟同,我堅信實力決定一切,只有強大的力量才能給民眾帶來安定的生活,他卻說要“以德服人,德可生力,有德之力,天下無敵”我是深知如小本那樣的
本不在乎什麼德不德的,他倒是被儒家思想毒害了不少。他認為我這是霸道,他那是王道。我只對他說道:“亂世當然要霸道。
等到太平盛世,無敵於天下時,再用王道不遲。”他思索良久,勸我道:“霸道、王道並非兩個極端,在霸道的同時善用王道,可能會更好。”見他有所妥協,我當然乘機下臺,答應以後主用霸道、兼施王道。他這才笑逐言開。
***看看天已有些暗下來,我們便快速向玉門關奔去。劉基出身富商,從小就是天才,所以父親在他學習六藝之外,還給他請了很多雜學的老師,其中就有一個道士,不僅鐵口神算,還有一身武藝。劉基年少好動,就纏著學盡了那道士的所有。
但那道士本身武功並不是什麼絕學,所以雖然劉基天賦過人,幾十年下來,也就達到了一高手的水準,對付起那麼多兇悍的蒙古兵還是力有未逮。
回到關內,我們馬上投了一家叫做“雁歸來”的客棧,大的,我想這大概是本地最大的一家吧。
我們要了一個院落,叫小二準備吃食,搬到院裡一起用餐。晚上,突然有些心緒不寧,經過幾次輕敵的遭遇,我的警覺已經很高了。
翻身起,悄悄把窗子扣了個
,向外望去,只見八個黑影正在緩緩走入我們的院落,分開接近我們的房間,後面跟著一個錦衣少年,正一臉狡黠地笑著。
只見到我房間邊的傢伙拿出一吹管,我哪還不知他要幹什麼,立刻給他一
銀針,他一聲未吭就被制住了。
因為是夜裡,所以其他七人和那少年都沒發現。時不予人,擒賊先擒王,那少年顯然是這些人的首領,只要把他抓了,那麼就沒事了,否則如果我叫起眾人,卻驚動了他,讓他跑了,以後可就不得安寧了,反正現在其他人也沒什麼危險。
只是多睡會兒,為減少麻煩,還是一次解決的好。悄悄翻窗而出,慢慢接近那少年。好機會,其餘七人正忙於施放藥,而那少年也正注視著其他方向。
蹤步運到極至,閃電般接近他,他有所警覺了,但還是沒能逃過我的手掌,輕鬆點
,從他身後截住,並扣住他的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