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渡過忽章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札蘭丁已擁眾六萬有餘,復得滅裡克汗相助,與蒙古軍抵抗。成吉思汗逾五達克山,抵八米俺城,令忽禿忽領前哨,向東南進發。
忽禿忽行至可不裡,與札蘭丁相遇,兩軍會戰,忽禿忽見敵軍甚眾,恐眾寡不敵,密令軍中,將毯縛成了人的形狀,置於軍後,到了臨陣的時候,前軍奮呼廝殺,戰至半酣,把氈毯載於馬上,從後推至。札蘭丁的部兵,果然疑是援兵大至。
漸漸卻退。獨札蘭丁奮然言道“我軍較敵人多至數倍,何用怕他!乃分部眾分為三隊,自領中軍,滅裡克汗領右翼。部阿克格拉領左翼部,包抄上來,將蒙古軍圍住,忽禿忽見疑兵之計已被識破,只得率領兵士,力衝敵陣。無如敵兵好似蜂屯蟻聚一般。
裹將前來,殺了一陣又是一陣,忽禿忽情知不妙,便令部眾,視著大旗所向,親自秉著大旗,奮勇大呼,衝開一條血路,向北逃走。札蘭丁揮軍追殺,死傷無數,軍械馬匹,盡為奪去。蒙古軍自西征以來,所向披靡。
這一仗要算是大敗虧輸了。這個消息傳達至成吉思汗軍前。成吉思汗也正在失意的時候。你道何事失意?
原來成吉思汗引軍攻八米俺城,察合臺之子莫圖,少年驍勇,
於騎
,充當前哨,猛攻八米俺城,為守兵一箭
死。察合臺見莫圖
陣亡,失聲大慟。
成吉思汗喪了愛孫,也悲傷異常,恰恰忽禿忽的敗報又於此時傳來,失意之事更迭而至,怎麼不要怒發裂眥,誓必攻破八米俺,以報此仇,當即督軍力攻。
察合臺報仇心切,親冒矢石,揮軍撲城,前僕後進,城下屍積如山,兵山踐蹈積屍而上,將城攻破,一擁而入,不論老少男女,一概戮盡,連牛羊犬馬也不存留,並將城垣完全拆毀,其地竟成一片荒士,至今尚無人煙,你說可慘不可慘呢?
成吉思汗破了八米俺,並不耽延,率軍南行,途中遇見忽禿忽領了敗殘人馬狼狽而來,責其狃勝輕敵,命引至戰之地,閱視一番,指戰缺失,遂兼程而進。一路之上,軍士因緊趕路程,不及炊煮。
都懷著米,生啖裹腹,兵抵哥疾寧。札蘭丁早已得信,聞知成吉思汗親自前米,如何還敢抵敵?
又因滅裡克汗與阿格拉克為了爭馬啟釁,滅裡克汗用馬鞭打了阿格拉克一下,阿格拉克自引部眾,憤憤而去。札蘭丁失了臂助,更加不敢和成吉思汗對敵,因此同滅裡克汗奔向印度河而去。
哪知成吉思汗打聽得札蘭丁已不在哥疾寧,便也舍城不要,星夜趕向印度河來。札蘭丁的部眾,還距印度河裡許,成吉思汗的人馬已經追到。札蘭丁不及渡河,只得排開陣勢,拼命一戰,成吉思汗的人馬趁著一股銳氣,甫經接,便大刀闊斧,突入敵陣。札蘭丁奮力支持。
正在兩不相下,誰知忽禿忽因前次敗北,甚為羞慚,意立功贖罪,他便引了部下,直衝札蘭丁的右翼滅裡克汗軍。
滅裡克汗抵擋不住,退至印度河旁,那蒙古軍已有一支抄在前面,見滅裡克汗前來,便突出攻殺。滅裡克汗措手不及,被蒙古軍斬於馬下。札蘭丁孤軍力戰,自晨至午,部下人馬被蒙古兵殺死無數。
札蘭丁見部眾已盡,只得突圍而出,奔到河邊,忽禿忽又引軍殺來。札蘭丁勢孤力竭,馳上一座高崖,將坐騎一拍,連人帶馬,投入印度河中。竟自半沉半浮,泅水逃去。蒙古諸將都赴水力追,成吉思汗道:“窮寇莫追,且是由他,但這人勇健異常,為我生平所僅見,若不除去,必為後患。”當有部將八剌,聽了這話,自告奮勇,願渡河往追。成吉思汗便令八剌伐木為筏,率兵渡河,追搏札蘭丁,自己卻領了大軍,還擊哥疾寧。城內的守將,已聞風逃去,剩下的兵民,開門
降。
窩闊臺奉了成吉思汗之命,偽稱調查戶口,命兵民遷居城外,工匠婦女不得同處。到了半夜,率領部眾出城,把哥疾寧的兵民盡行殺戮,只留下工匠婦女,在軍中應用。
成吉思汗屠了哥疾寧,復沿印度河西岸北行,追搏札蘭丁餘黨,聞得阿格拉克已為其部下殺死,便掃蕩各寨。分兵四出巡行,凡遇部落,即加屠殺,共殺一百六十萬人,西域一帶,總算平定。
那追札蘭丁的八剌,也有報告前來,已拔取了壁耶堡,進攻木而攤城,因天時炎熱,不便行兵,因此駐兵不進,札蘭丁現尚未知蹤跡,俟探聽得其下落,即往追捕。
成吉思汗得了報告,對諸將說道:“我此番征討西域,意一勞永逸,所以用兵數年,絕無退志。
現在札蘭丁尚未捕獲,留他在此,後必生事,又不得不進取了。”耶律楚材道:“札蘭丁勢窮力蹙,遠遁無蹤。量亦無甚大害。我軍轉戰四五年,聲威已震,不如班師為上。”未知成吉思汗能聽從耶律楚材之言否,且聽下回分解。
***話說耶律楚材勸成吉思汗班師回國,成吉思汗道:“我兵一去,札蘭丁即糾集餘眾,前來侵擾,如何是好呢?”耶律楚材道:“命將鎮守,分兵屯駐。
即使札蘭丁前來滋擾,又有何防?”成吉思汗聞言,默思半晌道:“且待哲別、速不臺的軍報前來,再作區處罷。”過了幾,接到哲別等報告:已逾太和嶺,殺敗了欽察的人馬,進兵阿羅思了。
成吉思汗道:“哲別等既獲勝利,一時如何能夠回兵?我們空守在此,不如渡河去接應八剌,非但掃清餘逆,還可平定印度哩。”遂即傳令拔營前進,此時正當盛暑,印度又在赤道之下,更覺炎蒸難耐,方才行得數里,兵士們已是汗氣
,口渴異常,只得下馬就印度河中,掬水而飲。哪知河水如沸,不能入口,一齊蹙額皺眉,恨不能立刻回國。
正在這個時候,忽見河旁現出一個奇獸,身長數丈,其形如鹿,其尾如馬,鼻生一角,皆綠
。成吉思汗見了,大為驚異,即命放箭。部下將士,一齊彎弓搭箭,向那獸慾
,箭尚未發。
忽聽那獸叫了一聲,好似人言一般,乃是“汝主早歸”四字。耶律楚材連忙出阻眾將,不要放箭。
成吉思汗見楚材阻止從將,不令發矢,便向他問道:“這樣大獸,世所僅見,你既阻止弓箭,必然認得,究是何獸?”耶律楚時道:“此獸名為角端,能行一萬八千里,通曉四裔之言,聖王在位,方才出現,靈異如神,矢石所不能傷。”成吉思汗道:“據你這樣說來,乃是瑞獸了。”耶律楚材道:“正是瑞獸,它乃旄星之
,好生惡殺,今
出現,是來儆告主子的,主子為人間帝皇,人間的百姓皆為主子的兒子,深願上順天心,下保民命。”成吉思汗尚未回言,又聽那獸喊了幾聲:“汝主早歸”徑自去了。成吉思汗方向耶律楚材道:“天意如此,我亦不能違逆,就此班師罷。”耶律楚材道:“主子能奉行天命,便是下民之福了。”當下命人渡印度河,令八速回兵。成吉思汗即
率兵北旋,過阿母河,歷布爾哈…回民一齊前來瞻謁。成吉思汗召主教曷世哀甫入見,行禮既畢,敷陳教中規則。
成吉思汗道:“汝言亦復有理,我聞回民禮拜,必赴麥加城教祖的墓所,這件事也覺得過於拘泥了。我們向天禱告,何處不可舉行,為何必往墓所呢?且我也收降此地,以後禱告,可用我名。”曷世哀甫唯唯遵命。成吉思汗乃免主教及各處教士賦役,在布哈爾暫時駐紮入馬,命人召朮赤來會,並頒敕促哲別、速不臺班師,方才拔營赴撤馬爾幹,渡過忽章河,令謨罕默德母隨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