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章強存弱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柳洪自是千不肯萬不肯,但他又怎能拗過軒轅的決定?軒轅在君子國的威望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同時他更明白軒轅調開他的原因,也就只好忍氣聲。

軒轅又豈會不明白柳洪的為人和心?在這近兩個月他不在常山的時間中,柳洪無時無刻不想重掌君子國大權,但幾位長老和護法都成了軒轅的心腹,連尤揚也不願助他。而這一切軒轅一回到常山,百合和丁香及雅倩、莫雷諸人就向他反應了,而君子國的十大隊長和副隊長對軒轅更是心悅誠服,柳洪本翻不起大

柳洪在柳莊和郎大調來二十多名高手的陪同下無奈地去了範林,不過,軒轅讓柳洪去範林也給了他一個很高的虛銜,只是沒有什麼實權,即使是有那麼一點實權也翻不起大。當然,柳洪在範林一定會受到禮遇。

軒轅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有半點心軟的,雖然他讓柳洪去受禮遇,但如果柳洪心存不軌,他也會暗地裡讓貳負除掉這個人,因為柳洪知道了太多君子國的秘密,他的命運是註定會這樣的,誰也無法改變。

若他能安分守己,當然能好好地活著,否則如死在範林,君子國子民恐怕沒有人會知道。

安排好了一切,軒轅帶著連蓋石諸人一起的五十多名高手去了陶唐氏,這次所有人都是騎馬而行,而與軒轅一起自範林同來的一些高手則留在了常山,只帶了葉七、獵豹、燕絕、花猛、劍奴及十名龍族高手、十名君子國高手,加上陶瑩和幾名陶唐高手及二十多名送馬來君子國的蓋山氏兄弟,一共組成了五十多騎。

眾人一路上悉馬,一邊練習騎術和在馬上格殺,而在馬上格殺以陶瑩的長槍和軒轅的大刀最為便利和兇猛。因此,軒轅決定讓所有馬上的騎士在練習其它兵刃的同時,主攻長槍和砍刀及一些長而重的兵刃,而劍在馬背上反而受了些約束。

桃紅、花戰。燕五和凡三則留在君子國中教眾君子國戰士合擊之術,使眾戰士的作戰能力大大加強,並將軒轅所創之陣法細心指點眾人,以使他能派上用場,這是軒轅的計劃。

洪荒之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先強大自身,然後才有能力征服別人。軒轅對自己的將來更具信心,比以往任何一刻更明白自己該如何去做,該如何做好這一切。同時,他也知道未來形勢的艱險,若想不被一切困難所阻擾,就必須讓自己不斷強大,這是毫無規則的洪荒之中必須信奉的真理,因為這本是一個弱強食、強存弱亡的世界!

軒轅的婚事其實很簡單,或許是因為有熊正鬧得不可開,而陶瑩又是太昊所相中的兒媳,若是婚事得太大,那對太昊的面子打擊可能就比較大了。

(注:據中國史記稱,太吳又為太皋。)而木神也按軒轅所陳述的問題,勸陶基不必將婚事得太大。

陶基和唐寬都是極為聰明之人,他們之所以選中軒轅,是想軒轅能創出一番大事業,他們當然想到了若是將婚事辦得太過熱鬧,對軒轅往後的發展大為不利,也會將形勢得太過複雜。因此,他們接受了木神的意見,只是將陶唐氏的族人、蓋山氏的一群龍族戰士及君子國一些送禮之人和陶唐氏盟族的主要人物請來,由木神和陶基主婚。

雖然這次婚禮並未對外宣稱,但也是熱鬧非凡,皆因單憑陶唐氏戰士就有數千人,再加上老少幾達萬餘眾,這群實力的確能夠把氣氛椎上巔峰。而龍族戰士和君子國戰士加起來也有百餘人,其他盟族祝賀者亦有百餘人,這比之陶唐氏的人數來說本算不了什麼,但是這些人全都佔了主席,因此宴會的席間氣氛也極為熱烈。

軒轅下的聘禮也不少,竟出二十匹戰馬。百張虎皮,美玉黃金近車,人參靈芝也達十數斤…這些當然不用軒轅親自動手,他的部下擁有如此多的好手,若想獵取百張虎皮那是很輕而易舉的事,寶石、美玉、黃金君子國有的是,人參、靈芝也都是族人所採,一切本就不用他費半點心思。

君子國和龍族戰士的主要核心人物又豈會不知此次婚姻的意義重大?就算軒轅不說,他們也知道該如何去做,只是那二十匹戰馬是順手之作,但卻最受陶唐氏喜愛。

軒轅的這些重禮也向陶唐氏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實力之雄厚,其架式絕不會輸給任何人。

事實上,軒轅此刻的實力足以稱雄一方,但他的目的並非只想稱雄一方。

有僑族的幾名兄弟也從黃葉族趕來陶唐祝賀,這讓軒轅更是歡喜。

軒轅在這次婚禮上不僅僅展示了他的資本,也讓陶唐氏清楚地看到了他能夠名聲鵲起的實力,身為數千龍族戰士的首領,而龍族更是幾大部落的主體,也可以說軒轅已是數大部落的總首領,且又是君子國的聖王。憑他的實力,已經絕不遜於陶唐氏的數百年基業,而軒轅卻只是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如此迅速的崛起,這不能不算是一個奇蹟,同時這更是軒轅的神奇所在。

陶唐氏得軒轅重禮,又得軒轅如此乘龍快婿,實是人人歡慶,陶基更是老懷大,人人無不對軒轅青眼相看。何況,軒轅竟能夠請動木神出忘憂谷主婚,這本就是軒轅應驕傲之處,要知道木神數十年不出忘憂谷半步,而為軒轅兩出忘憂谷,這不能不讓陶唐人對軒轅另眼相看。

虎頭族、赤龍族、地蠍族、玉蛇族、黃葉族及一些依附於龍族的小族也都紛紛派人前來向軒轅表示祝賀,這更讓陶唐氏到軒轅的實力有些高深莫測,不清軒轅究竟有多少實力。

婚宴擺了三天,到第五天才將那種氣氛稍壓下來,軒轅這幾天雖在喜慶中度過,但卻並沒有閒著,而是與陶基和唐寬商量屯馬谷之事。軒轅也知道陶基和唐寬絕不是甘於沉寂一輩子的人,於是他也將自己去有熊之事與兩人簡略地說了一些。當然,他只是說自己與聖女鳳妮有約,必須前往相助鳳妮,且特有僑與有熊的關係講了出來,他當然不會傻得告訴陶基他去有熊乃是借有熊之勢力奪得天下。

雖然陶基是軒轅的岳丈,但在有些大事之上,說不定陶基會放下私人情也說不定,因此,軒轅只能半真半假地對陶基如此說,以博得陶唐氏之助。當然,若到了一定的時候,他也會對陶基和盤托出,但絕非現在。一直以來,軒轅都不會做一個衝動的人,每做一件事情,每一個問題,他都會深思慮,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迅速將勢力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儘管軒轅年輕,但說到手段,他絕對不會害怕任何人。

陶基和唐寬對軒轅前來請示他們,以及與他們商討之舉到非常欣,對這個知情識趣的佳婿更是喜愛,哪裡還會反對?更答應全力相助,甚至可調出八百名陶唐銳戰士任軒轅驅遣。

軒轅自是萬分高興,但這次他入熊城卻並不想帶太多的人馬,更不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不過,卻讓陶唐氏相護蓋山氏和在這一帶的龍族戰士離開。

取得了陶基的支持,軒轅才打算起身前往熊城,想來聖女鳳妮也已盼望很久了。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熊城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誰也不知道,這是君子國探子所無法得知的。

事實上,只怕連熊城中的百姓對這些事情也不太瞭解,因為這只是有熊內部幾個高層次人物之間的爭鬥。

陶基本留軒轅在陶唐氏多住幾,但軒轅執意要去,也不好相阻,他自知男兒應以大事為重,於是親自調了二十名一高手由軒轅指揮,以便應急之用。

軒轅本推脫,但陶基盛情難卻,也便只好收下這二十名陶唐氏的一高手,而軒轅身邊本就有三十名高手,還有君子國中的那些人還沒算進去。因此,此時軒轅至少可以隨意調動百餘名高手,這對他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不過,他並不想將這些人全部帶到熊城中,但他卻會讓這群人能夠擁有最快的應援速度和最強的攻擊力,若有這百餘名高手相助,便是曲妙、鬼三、土計聯手而來,也保證可讓他們有來無回,即使是刑天親臨,又有何懼?

軒轅首先是讓身邊的這包括陶唐氏眾人在內的五十名高手悉騎之術,也只有以戰馬的極速才能使這群人擁有讓人無法想象的應變速度,才能做到來去如風,縱橫無敵。當然,這只是指在平原曠野中,若是要攻十大聯城這類堅城卻是戰馬也無用武之地。

軒轅確是要好好地蓋危,若不是蓋危,他哪能擁有這樣一隊神出鬼沒可長途奔襲的超級戰士?若是到時候將所有龍族戰士都裝備起來,那便可如洪水一般淹沒大江南北,縱橫天下了,什麼東夷,什麼鬼方,又有何懼?

正當軒轅想得入神之時,有人來報,說木神在忘憂谷等他,囑他去一趟忘憂谷。

軒轅也正想見見這位老前輩,能得陶唐氏的支持與木神實是有著分不開的關係,而且,他也猜到了木神找他的原因。

忘憂谷依然是萬花竟相鬥豔,萬花大陣已不能阻止軒轅的腳步。

木神也並沒有想阻軒轅之意,因此,軒轅是少數知道萬花大陣走法的幾個人之一。

忘憂谷外仍有陶唐戰士相護,不過,這些戰士對軒轅卻是尊敬之極,誰還會不知道軒轅是木神看好的人?更是陶唐氏的嬌客,每個人見到軒轅都恭敬地行禮。

事實上,只憑軒轅與陶宗一戰,已足以讓這群陶唐戰士敬服了。

事實果如軒轅所料,歧富已來到了忘憂谷,當然,若是歧富入忘憂谷,守在谷外的那群陶唐戰士本就不可能發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