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章兵退漠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他撤向北方,有熊自然不會太過強

太昊並不知道,有熊派到閃電河邊的只有一千騎而己,單憑這一千人怎麼可能追擊太昊?

如果太昊知道有熊派至閃電河邊的兵力只有一千人,說不定會對有熊騎兵來個頭痛擊。以太昊此刻身邊的實力,要對付這一千騎兵並不是一件難事。

伯夷父此次所用的乃是疑兵之計,他在昨將那一千騎兵分數批調至閃電河,與太昊的戰士隔河而奔。每批行過的戰馬尾後皆拖著樹枝之類的,所過之處,塵土飛揚。

在河對岸本就看不清情況的太昊還以為是一支強大的騎兵趕來。

太昊當時便隔河相望,卻發現這樣的塵土居然揚起五次,而且都是自不同角度揚起,絕不是同一支騎兵所造成。在不知情況之下,他以為對方調來了五支強大的騎兵。因此,他本就不清有熊究竟調集了多少騎兵趕來,在他的估計之中,至少也有四千餘騎,可事實卻非如此。但伯夷父這一招還真震住了太昊,使他的戰士不敢輕舉妄動,害怕遭襲,所以今再見這三路塵土大起,他並不懷疑有熊伏下了數千騎兵,這才嚇得撤走。

太昊明知有熊不可能有這麼多騎兵,但是此刻的有熊外有陶唐氏和龍族的支持,誰能夠肯定,這些騎兵不是自陶唐氏或是龍族調來的呢?因此,太昊不敢賭,事實上,此次依然是伯夷父的惑敵之計。

太昊身邊有近兩千銳戰士,也有數百騎兵,其力量確實不能小視,而且太昊又是不世高手,因此即使是昆夷諸部佔著人數的優勢,也依然無法與太昊相抗衡。

************

刑天真的棄葷育城而去,他得到昆夷諸部降服有熊的消息後,更堅定了他不留在葷育城的決心。

一些鬼方子民先一步撤走,而刑天則留下來斷後。

少昊絕對不是好惹之人,而少昊那數千兵更是讓鬼方頭大。單隻少昊手下的快鹿騎便足以讓刑天頭痛,這並不是虛談。

在平原之上,東夷的快鹿騎以來去如風的速度著稱,自然可以讓刑天損失慘重。

在與少昊手之時,鬼方的眾高手傷殘不少,而更無一人是少昊的對手,刑天只好親自留下來與少昊對抗了。

魔奴比刑天先撤走一步,他是在族人撤離後不久,便即撤離了。不過,風魔騎卻是不能太早撤走的,那是刑天對付少昊快鹿騎惟一的籌碼。

少昊知道葷育人已經北撤之時,是刑天棄城連夜而去的時候。在夜之中,少昊自然無法追逐,只好待天明這才追殺。

奪下了葷育城,卻好不辛苦,東夷的士卒損傷過千,鬼方的傷亡自然是更重。不過,能夠奪下葷育這座堅城也確實不錯。

葷育城中不能帶走的東西被燒掉了近半,留給少昊的並不多。

少昊便是看見葷育中起火,這才知道不妙,立時發令攻城,但此刻的葷育城,已只是一座空城而已,之中能夠搬走的東西大多數都搬走了。不過,因為刑天不想驚動少昊,因此並未讓人將所有的東西都搬走,那樣行動更落利,更方便,也減少了許多被察覺和追及的可能

少昊得此城,心中也極是高興,以前所傷的士卒也算是值得。

葷育城建在有熊的北面,這也是一座難得的堅城。事實上鬼方便曾憑這一堅城與有熊相持了百餘年,因此這座城的裝備可算是極為齊全,之中宮殿庭宇多不勝數,還有天魔羅修絕的行宮。

值得慶幸的是,城中的許多東西刑天來不及毀去,而留給了少昊,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足夠讓許多東夷人為之心喜。

東夷的戰士進駐葷育城,頓讓葷育城煥然一新,儘管沒有子民,但城中的屋宇住起來,可比在野外營帳中舒服多了。

少昊知道刑天才走不久,只是一個夜晚應走不出多遠,因此,他仍要追擊刑天。

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他怎會不明白刑天部的人天生好戰,刑天此去終究會回來的,如果刑天再返回來自北面攻奪葷育城,而南面又有有熊軍相攻的話,他豈不是會兩頭受敵?因此,少昊絕不能夠讓刑天諸部逃逸而去。

少昊此次的目標也並不只是奪城,他更想征服刑天部,征服鬼方諸部,如此時不趁對方無堅城可依之時強迫,又更待何時?

東夷的快鹿騎本就擅於打追襲戰,因此少昊絕不會費快鹿騎的優點。

葷育城,由帝大親自把守,少昊則領著近兩千騎兵直追刑天。

**************

熊城又來了一個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歡慶夜晚,數千鬼方子民和戰士前來相投,這確實是一件讓人無法不動的場面。

這種場面只有軒轅大敗鬼方之後,返回熊城之時才有過,只不過當時軒轅身受重傷,而無法與熊城子民共同歡慶。因此,那時的場面也要比今的場面遜一些。

當然,那人們心中的歡喜比今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熊城內外,無一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忘記了另一個不在熊城的人,那就是軒轅。

若是沒有軒轅,絕對不可能有今這種歡慶場面的出現。

軒轅和鳳妮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歡呼著,一追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傳誦著,彷彿若不這樣,便無法表達有熊子民對軒轅和風妮的敬愛和擁戴。而在這種時刻,人們更是無法忘懷是這兩人給他們帶來的幸運。

鬼方的降卒和昆夷諸部的子民及戰士也無法不被這種場面所染,於是跟著所有人一起瘋狂著,歡叫著,只有在這種場合之中,他們才能真正受到軒轅和鳳妮在他們心中究竟佔了多少的分量。

鬼方的人和有熊的子民一樣,全都解除武裝,身上不帶刀劍及任何兵刃,便在熊城之外的平原之上徹夜狂歡。

熊城之中找不出如此寬闊而廣大的場地,以供這些人共同歡聚,因為今夜至少有三萬多人歡聚一起,場面之浩大,幾乎讓人咋舌。

有熊的戰士皆全副武裝為這個空前盛大的晚會把守,幾乎所有的戰士都動員了起來,在這種時候,保衛的職責便顯得更為重要。

沒有一個戰士有怨言,他們似乎都明白,這是在為誰辦事,都明白族人的歡樂才是他們作為一個戰士的真正意義。不可否認,有熊戰士的覺悟空前的好,一種民族的向心力讓他們的心緊緊地凝在一起,凝在軒轅和風妮的周圍。

十大聯城也派來了代表,八大寨也有代表,七大營和山海戰士也都有代表派來,但這些人並不帶刀劍兵刃入場,除非是表演節目。

鬼方人這才算是真正見識了有熊的強大,見識了有熊子民的熱情和友善,本來存在的疑慮,在頃刻之間盡皆化為烏有。

陶唐氏派來了代表,君子國派來了代表,龍族也派來了代表,各方人物皆是為了歡鬼方諸部前來歸降,也是為了歡鬼方諸部加入華聯盟。

這像是一種無上的殊榮,作為鬼方諸部的降卒,無不,也同樣隨著群情奮的有熊於民高呼:軒轅萬歲,鳳妮萬歲。

鳳妮親臨了晚會的現場,只是軒轅有事未來,但是每個有熊子民依然將軒轅的名字與鳳妮的名字並列著一起高呼。數萬人的呼聲同時響起,這種場面真是讓人熱血沸騰,數十里之外都可以清晰聽到。

聲音猶如海嘯山崩,巨雷滾動,每一個人都忘乎所以,讓自己失在這種聲音之中,受著這永生難以忘懷的場面。

熊城內外,彷彿有著一種強大的能量在動,在翻騰滾舞。

甚明,但沒有人再受得到寒冷,一個個都動得淚,一個個如瘋如痴,如癲如醉,生命在這一刻也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這確實是一個讓人永遠都無法忘懷的夜晚,無論是有熊人還是鬼方人。

鬼方人知道自己沒有選擇錯,在這一刻他們發現,他們的決策是多麼的明智。他們這才知道,有能人的心地是多麼純樸善良,那包容之心是多麼的寬廣,足以讓他們每一個人到汗顏,到慚愧。

鬼方人的確到了慚愧,到了汗顏,因為他們過去與有熊的戰爭。

每一個鬼方降服之人都誓死與有熊結為永世之好,永遠與有熊共進退。

昆夷諸部的首領容身於群情奮的有熊人之中,都彷彿已經失了自己。他們更是誓死聽從熊城的調遣,忠於華聯盟,他們也真正地見識了,什麼才叫歡樂,什麼才叫萬眾歸心。

只看有熊子民這種團結的氣勢,只看他們對軒轅和鳳妮的擁戴,不難想象,惟有這樣的部落才能夠創造出真正的奇蹟!鬼方降奉這才明白為什麼鬼方會在涿鹿之戰中落得慘敗,連天魔也在此役中戰死,這一切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

他們沒有理由不臣服,沒有理由不對有熊人生出敬畏之心,是以昆夷諸部皆不作二想地誓死臣服於有熊。這數百多年來的戰爭早已使他們厭倦了,也使他們更渴望和平與安定。而有熊的強大,則正好是他們最理想的歸宿,他們也堅信,只有擁有這一群如此熱愛自己部落子民的領導者,才能夠真正地成為天下最終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