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舉城齊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帝大諸人緊守堅城,他們確實可以防守陶基和吳回的進攻,一時之間,陶基也找不到最好的攻城之策,但是帝大和盤古智高卻忽略了另一個特殊的部落…土方部!
帝大確實沒有想到,等他想到之時,辛城之中的糧草已遭到了與庚城一樣的火劫。城中四處起火,一時之間,只讓帝大和盤古智高亂了陣腳。
辛城之中的糧草本就不多,若是這麼一燒,他們將處在外無救兵、內無糧草的絕境。
陶基更在城外不住地對辛城的城垛進行襲擾,似乎只要城頭上人一少,他便會立刻大舉進攻,這使得帝大本就不能夠
調城牆上的防衛力量去救火。
帝大親自登城拒敵,而盤古智高則指揮救火,現在的這種處境,他們本就無法可想,僅能齊心協力地渡過難關,否則惟有死路一條。
帝大正在城頭查看之際,倏聞城中一片殺喊之聲,他不由得回頭一看,這一看之下,差點讓帝大心裡直叫娘。不知為何,吳回竟領著一支由高手組成的戰旅殺入了城中,人人皆是以一敵十,所過之處,人仰馬翻,蚩尤軍已經潰不成軍。
不光是帝大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是辛城的那麼多蚩尤戰士也是莫名其妙。
吳回這支步兵戰旅彷彿是自天而降,人人一手執藤盾,一手利刀,進退之間,井然有序,顯然是經過了千錘百煉的
銳戰旅。
城外的陶基聽得城中喊殺聲四起,大喜之下,一馬當先地便向城下衝到.城上亂箭齊發,但是對於陶基來說,這些東西本就算不了什麼,沒有一支勁箭可以落至他的氣場之內,而有熊戰士更是高持盾牌,向城下掩殺而來.一時之間,城下盾接盾,便像是頂起了一片閃光的密雲.城上的利箭
本就不能對有熊戰士造成任何威脅。
帝大心中大急,他自城上躍下,大戰吳回,如果讓吳回打開了城門,那麼辛城便正式宣佈失守了。因此,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吳回打開城門。
吳回大笑著戰,他與這個對手已經
手多次,卻一直都沒有什麼結果,今
他更不在意,因為他知道,勝券己在握。
帝大駭然發現,吳國的身邊無一不是高手,另外一人所使的也正是火神的獨門武學“烈火神功”此人正是軒轅讓其保護鳳妮的火烈。
本就沒有人能夠阻得住火烈的攻勢,而另外一個年輕人亦是威如猛龍,帝大也認識,這些人都是
知,他立刻明白,這群盾刀結合的人陣正是軒轅所組成的山海戰士的
銳,而那年輕人則是山海盟的另一個頭目…少典種農!
帝大知道少典神農的武功不俗,雖比不上他,但此刻也是無人能擋.終於,他最害怕的事情還是出現了…神農劈開了辛城的城門,陶基領著戰士如水般湧入了辛城之中。
帝大怎會不知大勢已去?哪還有半點戀戰之心,一帶座騎便向東城門敗去。
*********
熊城全城戴孝,尚九長老終於絕望了,他知道本就不可能再找到鳳妮的遺體,在那種情況下,只有一種可能,那便是灰飛煙滅!
熊城的每一戶都掛上白幡,巨大的靈堂便設在宗廟之中。
八大寨中,也掛滿了白幡,有熊族所有的子民都自動戴孝。
熊城之內泣聲一片,尚九長老也是悲愴無限,不僅僅是傷悲鳳妮的逝去,也為元貞長老的仙逝而痛泣。這一切全都是那般巧合,元貞長老也是因為太陽神盾而灰飛煙滅,便連鳳妮亦步上了其後塵。對於他們來說,再也無法評斷太陽神盾究竟是祥瑞之物,還是不祥之物。
當然,現在連太陽神盾也爆成了碎片,沒有必要再去追究它是否是吉祥之物。
伯夷父以最快的速度傳書猶未歸來的葉皇和柔水及貳負,讓其封鎖所有通向南方的通道,絕不可以讓太昊、少昊返回南方,更不能讓蚩尤趕到南方與高陽氏會合,如果讓蚩尤順利到達高陽氏,那樣他便很有可能得到恢復的機會,若蚩尤恢復了功力和鬥志,那後果是誰也難以預料的。
儘管熊城陷入了一種沉重的氛圍之中,但一切事宜都依然繼續,因為誰都知道,這種時候乃是至關重要的時刻,只能化悲痛為動力,而不能因悲痛而忽視更重要的事情,那樣鳳妮和元貞長老的死便有些不值了。
事實上,鳳妮早已料到了自己必死,是以她在取出太陽神盾之時便己留下了遺言,將兵權暫由陽爻長老和伯夷父掌管,政事則由尚九和無咎等長老負責,只待軒轅歸返主持大局。
並叮囑了眾人,若是她有什麼不測,則由軒轅繼承大陽之位。
數百年來,還從十有過外人繼承過太陽之位,但若是由軒轅來繼承大陽之位,卻是沒有人可以反對的,也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何況還有鳳妮的遺囑!
事實上,有熊的大小事宜,軒轅負責了大部分。
所有的決策都是由軒轅所提出來的。從才智和武功上來說,軒轅都是無法挑剔的,而且,軒轅更是有熊除了鳳妮之外,名符其實的第二號人物。
現在熊城所盼的,只是軒轅的歸返。只有軒轅歸返熊城之後,有熊才能真正地著手重建。
軒轅所代表的是有熊人的鬥志是有熊人的信心,惟有他才配稱太陽聖士,配稱有熊的英雄。
可是,軒轅此刻又在什麼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