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87皇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八十七章秦氏可卿身份鬼蜮賈敬壽宴鳳姐動疑徒臻清了清嗓子,並沒有直接講古,反而開口笑問薛蟠道:“父皇即位以來,最得意的幾大功績你可知曉?”薛蟠嗤之以鼻的笑道:“怎麼會不知道呢,這不是剛剛拍過馬嘛。除權臣,滅反王,擴疆土,退外辱。估計朝中上下連宮門口掃地的老太監都耳能詳了。”徒臻淡然笑道:“這寧國府媳婦子的身世就應在這上頭。”薛蟠心中一動,饒有興味的開口問道:“那這位小蓉大究竟是佞臣之後還是反王之後?”徒臻邊笑容越發加深,開口逗道:“你為什麼不猜是將領功勳之後?”薛蟠不以為然的撇嘴笑道:“若真是如此,你們豈會這般的遮遮掩掩。”徒臻嘆息一聲,開口說道:“還是有點小聰明的。讓你說著了,寧國府的媳婦子就是西平王世子的遺腹女。”薛蟠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這般的遮遮掩掩——不對啊,若是西平王府的後代,怎麼可能會嫁入寧國府呢?”借他十個膽子,也不敢勾結叛逆之後吧!

徒臻緩緩說道:“這就要從西平王世子說起了。當年父皇平反王之亂,並不像朝廷對外說的那樣摧枯拉朽,馬到功成。當中險象環生,幾乎顛覆了國祚江山。最終能成功平叛,還要歸功於西平王世子的。”薛蟠暗暗咋舌,言問道:“他該不會是大義滅親了吧?”徒臻一臉默然的點了點頭。

薛蟠倒了一口涼氣,說不清是什麼滋味。

就聽徒臻一聲輕嘆,繼續說道:“自建朝以來,大雍皇室對於各地藩王的態度就是拉攏戒備大於信任。多位皇帝汲汲於削弱藩王的勢力,因此便有藩王世子七歲以後,要接到神京侍讀的律法。西平王世子自然也不例外。七歲之後,便被朝中欽差從封地接到神京,成為了父皇的伴讀。”然後久生情,為了情人將老爹滅了?

薛蟠雖然沒問出口,但稔他一舉一動的徒臻依然從他的表情中揣度出了三分意味,惡狠狠的看了他一眼後,繼續說道:“豈料沒過多久,皇爺爺因病離世,父皇便在皇爺爺的遺照下成了新皇。而那位世子也順勢成為了新皇身邊的一等帶刀侍衛。”薛蟠有些新奇的指了指自己道:“和我的職位一樣。”徒臻微微頷首,繼續說道:“新皇登基,且皇帝年幼,早就心懷叵測的藩王們自然也就蠢蠢動起來。於是乎父皇即位最開始的十五年,幾乎是在權臣和藩王的壓迫下咬著牙死過來的。當中臥薪嚐膽,忍辱負重不需多說。只後來扳倒權臣之後,父皇取教訓,便開始對藩王懷柔拉攏,刻意捧殺,暗地裡卻策劃該如何滅幡之事。”薛蟠聽到這裡,有些嘆的了一句話。

“這麼說的話,上皇當初也不容易的。”徒臻也符合道:“正是如此。藩王羽翼早豐,前朝諸多先皇都沒能辦到的事情,該有多難。何況父皇的險境卻不止在於此。在他的經營策劃下,當時氣焰最為囂張的東廣王和西平王最終聯合起來,對朝廷起了兵戈。原本父皇想佔著大義的名分大肆招兵,一面充實了軍隊的力量一面對付兩位藩王。豈料估算失誤,父皇最信賴的鎮西將軍王文廣居然臨陣倒戈,最終將父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薛蟠津津有味的問道:“然後上皇就御駕親征了?”徒臻頷首笑道:“自古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御駕親征也不過是被無奈罷了。到了戰場之後,由於父皇缺少臨陣經驗,幾次將大軍陷入險境,最後不得不退居邊城固守不出,只能等著朝廷大軍的救援。包括父皇在內的兩萬大軍被東廣王和西平王的叛軍直接包圍起來。兵臨城下,兩位反王狂囂著讓父皇出西平王世子,並俯首投降——”

“然後那位世子就身而出了?”薛蟠笑的開口說道。直到此時,他還把這事兒當個故事來聽。

徒臻面上陡然浮現起一絲的悵然,頷首說道:“當時軍心浮動,西平王世子又要求打開城門,回到西平王軍中。父皇從未想過西平王世子會背叛他,霎時間動萬分。卻礙於從小長大的情分不忍殺害西平王世子,最後和他割袍斷義。放西平王世子回到叛軍中。”說到這裡,語調降低,微微輕嘆道:“豈料當天晚上,西平王世子彷彿發瘋一般殺了同帳休息的西平王,甚至還重傷了隔帳而住的東廣王。敵軍無首,霎時間陷入慌亂。父皇趁此機會糾結兵馬出城,將叛軍一舉拿下。”

“然後那個西平王世子肯定被大肆封賞了唄。”薛蟠想到這裡,突然覺得不對。

“我記得爹爹和我說過上皇滅了反王之後,直接將兩位王爺的親眷滿門抄斬或放邊疆。並沒聽說有什麼受封賞的藩王世子。難道他也覺得出賣父親不好索隱姓埋名改頭換面——該不會就是秦業吧?”徒臻搖頭嘆道:“西平王世子死了。”薛蟠聞言,不由得一愣。

“自古忠孝兩難全,東廣王和西平王格暴戾,驕奢逸,在封地中大肆推行苛政酷法,廣徵美女充實王宮,甚至鼓動朝中官員強搶民婦,又派軍隊橫徵暴斂,封地之才近乎斂聚一空。得百姓苦不堪言。若是任由他們之一登了皇位,只怕天下遭受的劫難更多。西平王世子考慮到此,才會襄助父皇殺了兩位反王。只是西平王畢竟是世子的親生父親。世子自言手刃生父,與畜生無意,早已無臉活在世上。大軍攻入敵營的時候,世子在帥帳放了一把大火,自盡而死…父皇只在西平王的屍首上發現了西平王世子的遺書,世子希望父皇能善待西平王的屍首,讓他全屍下葬。可父皇卻連世子最後一面都沒有看到。”徒臻說到這裡,喟然嘆息。

薛蟠也眨了眨眼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看著徒臻稍微平復了思緒之後,悄悄問道:“這個秦可卿就是西平王世子的女兒?”徒臻默然片刻,開口說道:“大軍班師回朝後,父皇整間失魂落魄,全然沒了之前的意氣風發,銳意進取。終在西平王世子慣去的地方連。後無意間聽到世子離世後,和他要好的紅顏知己荇嫣因為有了身孕也自行贖身離了風塵。便有所悟,著人查找荇嫣的下落。果然在即將生產之尋到了荇嫣姑娘。得知這孩子就是世子的遺腹女,父皇萬分動。著宮內最好的接生嬤嬤給荇嫣姑娘接生。豈料世事無常,荇嫣姑娘在生產的時候難產而死,只留下一個女兒。”薛蟠略有所悟,接口說道:“便是秦可卿。”徒臻點頭承認。

薛蟠想了一會兒,又問道:“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會傳言秦可卿是忠義親王的——”徒臻瞪了薛蟠一眼,開口斥道:“不過是無稽傳言,只有那些沒腦子的百姓才會相信——秦可卿出生的時候大哥不過七八歲年紀,即便是天賦異稟也生不出這麼大的女兒來。”薛蟠這才想起,秦可卿今年左不過二十一二歲,可他聽說被圈的忠義親王年不過而立——果然有些對不上號。

徒臻繼續說道:“這位遺腹女身為西平王世子唯一的後人,自然身份貴重。可西平王府因為叛逆作亂一事早成了過眼雲煙,這位遺腹女的身份也就無法暴。不過聖上念著西平王世子平叛有功的情分,自是著人好好照料這位孤女。先是給太子府的總管事凌雲撫養。這位管事乃是太子的兄弟,為人忠誠果敢,和西平王世子也有舊。況且又是父皇的囑咐,自然欣然應諾。後來太子受人蠱惑,驕奢逸,逾矩犯制,父皇憐惜太子孤兒弱質,又是他親手撫養,自然憐憫之情更深。兼思慮前朝安穩,便隨意挑選了一個替罪羊為太子頂罪。凌雲一家身份特殊,自然因此獲罪這位遺腹女便輾轉認在工部營繕郎秦業的名下,取名為秦可卿。這秦業和寧國府有些情,後來便將秦可卿送到了寧國府做兒媳,也就是現在你認識的小蓉大了。”薛蟠聽到這裡,對於秦可卿身世的來龍去脈總算清楚了。當即開口說道:“西平王世子的身份尷尬,雖然他當年平叛有功是朝中許多大臣都知道的。但他平叛的方式自然也讓世人譭譽參半。因此關於他的事情大家都諱莫如深。可上皇為人親厚念舊,雖然世子已經離世,但香火情一直未斷。朝中重臣自然也對秦可卿關注許多…與其說是看在西平王世子的情分,不如說是為了巴結上皇。當初忠廉親王和忠睿親王兩個關注秦可卿的病情,也是為了引上皇的注意?”徒臻搖頭笑道:“也不盡然。後來者藉助此事引父皇的注意也是有的。可對於之前的老人,恐怕真是念在西平王世子的情分吧。”薛蟠挑眉問道:“怎麼說?”徒臻看了薛蟠一眼,突然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來。低聲說道:“我出生的晚,並沒有見過西平王世子。不過聽朝中一些老人說過,寧國府的媳婦子雖然容貌嬌美,格溫柔。但絕世風姿與才情不及其父十分之一。即便過了二十幾年,每每提起還是唏噓不已。由此可見,西平王世子的風采盛盛,叫人慕名至今啊!”薛蟠抬頭,看著徒臻用一張堂皇大氣的面容說起這種私密之事,耳邊聽著那八卦兮兮又興奮非常的語氣,心中不由得起了一陣違和。暗暗嘆道:誰說男人不伏羲,只不過是之前沒有伏羲的機會罷了。真要是議論起來,這廣度,這深度,三姑六婆也要退避三舍啊!

徒臻這廂聊的興起,完全沒有注意到薛蟠的浮想聯翩,魂遊天際。繼續冠冕堂皇的指點道:“太子大哥說他五六歲的時候開始進學,最初的啟蒙師傅便是這位西平王世子。雖然相聚時間不過一載,每每回憶起來,便是搖頭嘆息。還說坊間朝中傳言的最受父皇寵愛的詞人上官容止,也不過是有了世子殿下兩三分的氣度。即便如此,驚才豔豔就已受萬人敬仰。真不知世子本人,究竟風華絕代到何種境地啊!”薛蟠從不知道徒臻說話也能用得上詠歎調。聽了一會兒後,心中突然一陣膩歪,覺得無甚意思起來。於是便落落寡歡的口問道:“聖上不是說這事兒和我們薛家也有關係嗎,什麼關係?”徒臻收口,打量著薛蟠的神突然一笑,意有所指的開口說道:“蟠兒不愛聽朕自然就不說了。至於忠信侯和西平王世子的關係——這兩人自然都是父皇身邊的侍讀,關係也很好。聽說最後世子的骸骨還是忠信侯收殮的。且朝中還有傳言,之所以平叛過後,東廣王的家眷大多數被斬首而西平王的家眷卻獲得恩准放邊疆,除了西平王世子本身的功勞外,還有忠信侯毅然將自己的功勞抵押上去,保住了西平王府大多數女眷命的緣故。”薛蟠眼睛一瞪,下意識脫口而出道:“三角戀?”徒臻瞪了他一眼,施施然說道:“關於忠信侯的事情朝中向來諱莫如深,真相究竟如何,恐怕除了忠信侯自己之外,也無人知曉了。”薛蟠聽到這裡,突然問道:“既然都是上皇的秘辛,聖上又是如何知曉的?”徒臻傲然一笑,開口說道:“你以為朕身邊的血滴子和粘杆處是幹什麼用的?”薛蟠臉一黑,差點忍不住的吐槽道:“擦,大雍朝的狗仔隊啊!”兩人說話間,陡然聽見外頭戴權傳報道:“啟奏陛下,兵部尚書趙明義求見——”一句話未盡,薛蟠驚悚的看到徒臻周身八卦而盪漾的氣質陡然一變,霎時間冠冕堂皇起來。忍住吐血的衝動,薛蟠下地跪拜道:“微臣告退。”徒臻面目肅然的揮了揮手,緩緩踱步到龍案後面端坐。薛蟠起身告退,和兵部尚書擦肩而過的時候下意識回頭,看著龍質鳳章器宇軒昂的徒臻,嘆息一陣,搖頭不語。

直等到出了宮門之後,薛蟠才恍然想起他今進宮是為了給秦可卿請太醫診脈的,順便還得向皇后提提賈家元的事情。這麼一通八卦下來,他竟然將兩件正事兒都給忘了。

薛蟠臉一黑,痛心疾首的嘆道:“怪道世人都說清談誤國,古人誠不我欺。”沒過兩,便是寧國府大老爺賈敬的壽辰。自覺薛、賈兩家關係莫逆,寧國府自然提前了好幾下的拜帖。於是這一早,薛家上下便打點好了妝容乘車過去。

到了寧國府的時候,發現果然是賓客紛紛,門庭若市。四王八公和朝中親近的官員們幾乎都到齊了。負責接待的賈蓉上前熱絡寒暄,閒話幾句後便將薛之章送往前廳,至於薛夫人和薛蟠則讓進了園子裡。

到了園子之後,發現邢夫人、王夫人、鳳姐兒和寶玉也都到了。見到薛氏母子,立刻笑著寒暄上來。

大家彼此讓了座,就聽尤氏笑道:“老太太是老祖宗,我父親又是侄兒,這樣子原不該請她老人家過來的。只不過是覺得這天氣正涼,滿園子的‮花菊‬又開的正盛,想請老祖宗過來熱鬧一番罷了。誰知老祖宗竟不肯賞臉的。”鳳姐兒聞言,忙笑道:“老祖宗昨可不是說了要來。豈料晚間瞧見寶兄弟吃桃自己也饞了,偷偷的吃了兩個。五更天的時候便犯起夜來,折騰到今早上才覺得好了一些。不過到底是年紀大了,容易疲乏。也就不過來了。卻說有好吃的要揀幾樣,要燉的爛爛的才好。”賈珍立刻接口說道:“我說老祖宗最愛熱鬧,今不來,必有緣故,既這麼說,便是了。”一旁王夫人漫不經心的笑說道:“老太太向來愛熱鬧,她不來,自是有緣故的。寶丫頭奉旨待嫁,她不來,也是有緣故的。可這林姑娘怎麼也不來?要說這大老爺可是她正經兒的長輩呢!”此言一出,賈珍的臉霎時間有些尷尬起來。今賈敬壽宴,不光是林黛玉這個晚輩,林如海和林墨之兩個都沒有來。

氣氛一時間凝滯的有些尷尬,還是薛蟠開口解釋道:“林伯父前幾被聖上派去江南辦事,沒能趕回來。至於墨汁兒,在年後不久便去了天津衛和南安郡王辦水師一事,沒有聖上的旨意也不好私自離開。原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只不過咱們家向來不愛問前朝的事兒,忘記罷了。不過那林妹妹一介女,家中沒有男丁相帶,怎好自行離府,走親會客的。”薛夫人也連忙接口道:“都是我的疏忽,離府的時候派人接她一起就好了。”尤氏連忙笑道:“這怎麼能牽扯上姨太太呢。卻是我們的不是,論理早就該接她過來的。”於是眾人又是一番親熱笑話。將此事草草翻過不提。

只不過私下都是心知肚明的。這林府至此恐怕和賈家的關係真正疏遠了。如若不然,拜禮又怎麼回是尋常管事公事公辦的送了來。禮金又是那樣的標準,完全沒有之前的親厚了。看上去就淡淡的,沒得叫人悵然。

閒話一會子,尤氏不免又提起秦可卿的病來。憂心忡忡的說了兩車關心惋惜的話,說的人眼圈兒都紅了。

鳳姐兒原和秦可卿的關係最好。此時也不免悵然一陣,柔柔的嘆了一聲,神情落寞的說道:“真是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她才多大的年紀,倘或因著這事兒就怎麼樣了,這人生還有什麼趣兒。”薛夫人也接口嘆道:“可不是這個理兒。年紀輕輕的,膝下連個子嗣都沒有。著緊是她心思太過縝密了。要叫她放寬心,不要想太多了。養好了身子才是正經。”頓了頓,又衝著鳳姐兒道:“這話不光是說她,你也要仔細考慮才是。女人家家的,那麼剛強做什麼。正經的相夫教子明白了,比甚麼都強。”一番話說得鳳姐兒愈發的憋悶起來。她是自己的苦自己知道,賈璉本就是個拈花惹草什麼腥兒都沾染的習。她若是不厲害些,這會子恐怕連立錐之地都沒了,還談什麼子嗣呢?

想到這裡,鳳姐兒看著膝下兒女雙全,生活幸福美滿的薛夫人不由得一陣羨慕。王家的女兒都很厲害,不過王夫人和鳳姐兒的厲害明不過於浮面,真正算起來,不動聲卻能將老爺捆在自己屋中的薛夫人卻是最厲害的。

也許她並不明,也許她並無城府。不過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薛姨媽的本事卻是很多人學都學不會的。

想到這裡,鳳姐兒不免的心中一動。有意無意的落後在眾人之後,挽著薛夫人的胳膊親熱問道:“姑媽也知道我的苦。我們家二爺是那樣的子,我不厲害點兒,怎麼能夠呢?”薛夫人幾乎是從小看著鳳姐兒長大的。自然深知鳳姐兒的脾,點了點她的額頭,壓低了聲音說道:“你那逞強好勝,誰也不服的要強我還不知。從閨閣之中你便自比男兒,族中子弟每每辦事兒,你便躍躍試,多有讒言。一時間得罪了多少人也不自知。如今在榮國府做了兒媳婦,這份要強愈發盛了。只是你明歸明,千萬別聰明反被聰明誤了才是。須知是你的終究是你的,別貪圖眼前小利,將大好的前途葬送了才是。”鳳姐兒聞言,遲疑半晌,開口問道:“姑媽這話,我怎麼聽不明白了?”薛姨媽笑道:“你不是不明白,你是放不下。女人的天職便是相夫教子,針黹女紅。你從小便好攬事兒,愛賣才幹。如今有人給了個槌你就當成針使。你要清楚你的身份,你可是榮國府正經兒的嫡子夫人,沒事兒總將自己成個管事娘子的模樣算什麼。叫外人看見了,只覺得你小家子氣,沒有半點兒當家的氣度。”鳳姐兒聽在耳中,有些不服氣的撇了撇嘴,想了半晌,到底卻沒說什麼。

薛夫人見狀,含笑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你瞧姑媽管家許多年,可曾細碎的瑣事一併兼了?最重要的是庫裡的鑰匙握在手中,那些發放月錢搜尋東西的事兒你左不過吩咐一句,府裡有的是管事娘子,你擎著現成就是了。偏你整裡忙忙活活的,管的都是底下人該辦的蠅頭小事兒。”鳳姐兒聽了,神越發的尷尬起來。

薛夫人又道:“不說我,即便是寶丫頭,早兩年就跟著管家了。你也瞧見她是怎麼辦事兒的了,連鑰匙都不掌,一律吩咐鶯兒就是了。自己坐鎮後方,這才是正經兒管家該有的氣度。管家,管家,管的是人,可不是事兒。真要管成事兒了,那就是管事了。”一句話臊的鳳姐兒滿臉通紅。連忙開口反駁道:“可我管家的事兒都是二太太吩咐的。她也是我的姑媽,難不成會害我不成?”薛夫人微微的勾了勾嘴角,好似隨意的說道:“我這一輩子,最看重的就是老爺和寶釵、蟠兒一雙兒女。往裡怎麼相處都無所謂,誰要是敢打他們兩個的主意,我能豁出命來。由己推人,這世間當孃的有幾個不為兒女做打算的。天大的事兒,到了兒女跟前也就不算什麼了。同此理兒,天大的情兒,到了兒女的前途跟前,又算得了什麼?”風姐兒慣喜賣,世人皆認的是個從小談笑間便有殺伐決斷的閨閣英雄。混到如此,自然也不是什麼魯鈍的人。聽了薛夫人這話,細細揣摩一番,神立刻動容,若有所思的看了前頭賞花的王夫人一眼,低頭默然。

薛夫人看在眼中,知道她將自己的話聽進去了。不由笑著點了點頭。抬頭看向前方一派雍容慈善的王夫人,眼中閃過一抹嘲諷。

她從小便討厭這個大姐的機關算計,只不過自己生魯鈍,處處算計不過他,自然避其鋒芒。到後來兩人出嫁了,更沒什麼往來了。只是她沒想到,這個大姐為了一己私利竟然連嫡親的侄女兒都不放過。在金陵她得知王夫人攛掇王熙鳳放貸的事情便有些氣不過了。只不過之前也沒機會和鳳姐兒深說。現如今淺談兩句,鳳丫頭若是放在心中自行醒悟那是最好的。如若不然,她這個出了門的姑媽也不好手多管了。

一陣秋風拂過,吹來陣陣花香。薛夫人含笑摟著鳳姐兒的肩膀說道:“咱們也前頭看花兒去。前頭的花兒,比這兒好看多了…”作者有話要說:咳咳,特此公告——某八隻負責編故事,考據黨慎入嘎嘎~~對於西平王世子滴一大盆狗血,大家覺得過癮咩o(∩_∩)o~話說人生何處不狗血,狗血才是帝王道如若來點旱天雷箇中滋味最美妙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