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之求職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人才市場的停車場裡,雜亂無章停著各處來的自行車、助動車。門口排隊的是新畢業的大學生,把門口得很滿。厚厚的履歷表用各
的夾子夾著,一捆一捆地,填沒了這隻手和那隻手之間的空隙。門口進去就是××市最大的人才市場了,招聘單位就排在市場的那一邊。早晨的太陽光從整潔的玻璃天棚斜
下來,光柱子落在櫃檯外面晃動著的幾副glasses上。
那些畢業生大清早騎自行車出來,穿越了半個城市,到了人才市場,早飯也不吃一下,便來到櫃檯前面占卜他們的命運。
“重點本科1500,普通本科1200,大專不要。”招聘單位的hr小姐有氣沒力地回答他們。
“什麼!”畢業生朋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滿的希望突然一沉,一會兒大家都呆了。
“在6月裡,你們不是說it年薪6萬麼?”
“7萬也招過,不要說6萬。”
“哪裡有跌得這樣厲害的!”
“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們不知道麼?各處的畢業生像水一般湧來,過幾天還要跌呢!”原來出來如同賽龍舟似的一股勁兒,現在在每個人的身體裡鬆懈下來了。最近天照應,很多人免了論文答辯,試考科目的老師也不來作梗,很快就拿到了畢業生推薦表,有的還是優秀畢業生的頭銜,誰都以為該得透一透氣了。
哪裡知道臨到最後的占卜,卻得到比高考落榜或沒有學位更壞的徵兆!
“還是不要乾的好,我們回去呆在家裡吧!”從簡單的心裡噴出了這樣的憤的話。
“嗤,”小姐冷笑著“你們不幹,人家就關門了麼?各處地方多的是本科畢業生,頭幾批還沒分派完,蘇北,西北等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就要湧來了。現在各地的海歸、碩士、博士、mba也多得是。高工資的position是為他們留著的。”蘇北,西北等地的院校,碩士,博士,mba,那是遙遠的事情,彷彿可以不管。而已經畢業的學生不幹活,卻只能作為一句憤的話說說罷了。怎麼能夠不幹呢?在城市的生活費是要花的,為了做簡歷,買體面的西裝革履,當初父親母親為自己上學借的債,自己簽約向銀行貸的款是要還的。
“我們到上海去找工作吧,”在上海,或許有比較好的命運等候著他,有人這麼想。
但是,小姐又來了一個“嗤”眨著微翹的睫說道:“不要說上海,就是找到北京深圳去也一樣。我們同行公議,這兩天的價錢是畢業生名牌本科1500,普通本科1200。”
“到上海去幹沒有好處,”同伴間也提出了駁議。
“這裡到上海工作要上海戶口,天知道他們多收我們多少錢!就說依他們給,哪裡來的錢?”
“小姐,能不能抬高一點?”差不多是哀求的聲氣。
“抬高一點,說說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話。我們這公司是拿本錢來開的,你們要知道,抬高一點,就是說替你們白當差,這樣的傻事誰肯幹?”
“這個價錢實在太低了,我們做夢也沒想到。去年的工資是5萬5,今年的行情又漲到6萬,不,你小姐說的,7萬也招過;我們想,今年總該比5萬5多一點吧。哪裡知道只有1500!”
“小姐,就是去年的老價錢,年薪5萬5吧。”
“小姐,畢業生可憐,你們行行好心,少賺一點吧。”另一位小姐聽得厭煩,把手裡的空咖啡杯扔到街心,睜大了眼睛說“你們嫌價錢低,不要幹好了。是你們自己來的,並沒有請你們來。只管多羅嗦做什麼!我們有的是position,不給你們,有別人的好給。你們看,又有幾群學生擠過來了。”三四張glasses好不容易從人堆裡擠過來,glasses後面是充滿著希望的年輕的臉。他們隨即加入先到的一群。斜伸下來的光柱子落在他們的西服的肩背上。
“聽聽看,今年什麼價錢。”
“比去年都不如,重點本科1500”伴著一副懊喪到無可奈何的神。
“什麼!”希望如同肥皂泡,一會兒又迸裂了三四個。
希望的肥皂泡雖然迸裂了,剛畢業的學生總得工作;而且命裡註定,只有落地在這××市。××市有的是rmbsalary,而西服的空口袋裡正需要rmb。
在體制好和壞的辯論之中,在dayshift和nightshift的爭執之下,結果戴glasses的朋友把自己送進了各個工廠的車間或office,換到手的是數額或多或少的一張銀行工資卡。
“小姐,試用期短些,福利好些的,不行麼?”幹活拿不到好的合同,好像又被他們打了個折扣,怪不舒服。
“鄉下人!”夾著一支口紅的手按在鍵盤上,鄙夷不屑的眼光從眼鏡上邊出來“幹一天活就拿一天錢,誰好少作你們一個cent。我們這裡沒有試用期短,福利好的,只有這樣的工。”
“那末,換歐美公司的吧。”從名稱上辨認,知道手裡的offer不是歐美公司的。
“嚇!”聲音很嚴厲,左手的食指強硬地指著“這是種族歧視!你們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不要這offer就得吃官司,這個道理不明白。但是誰也不想
明白,大家看了看offer上的terms,又彼此
換了將信將疑的一眼,便把名字簽在了上面。
一批人咕嚕著離開了××人才中心,另一批人又排著隊擠了進來。同樣地,在櫃檯前迸裂了希望的肥皂泡,趕走了臨近畢業以來望著厚厚的簡歷證書,所
到的快樂。同樣地,把萬分捨不得的自己送進工廠的車間,換到了並非花花綠綠的rmb的銀行工資卡。
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了。
拿著簡歷的畢業生朋友上人才市場來,原來有很多的計劃的。學費現在年年漲,五六千隻能念一年課,還多是既沒法聯繫實際、理論又落後的無聊課程,太吃虧了。加上宿舍費雜費生活費通費,1年怎麼說也要1萬5。父母給的錢用完了,須得賺十萬八萬回去。電器也要買幾件。陳列在停車場裡的花花綠綠的motorcycle,聽說只要幾千rmb一輛,早已眼紅了好久。女學生盤算自己畢業後幾時結婚,幾時生子,都有了預算。有些女人的預算裡還有幾張耀眼的證書,一趟旅行,或者生得很好看的家底殷實的老公。難得最近天照應,高考門檻放低,很順利就拿到了畢業證、學位證。讓一向捏得緊緊的手稍微放鬆一點,誰說不應該?還債,付房租,支付生活開支大概能夠對付過去吧,不止對付過去之外,大概還有多餘吧。在這樣的心境之下,有些人甚至想買一個house。這東西實在怪,自己付首期、每月
mortgage,還可以投資升值,出租賺錢,做結婚新房,比起學校內的宿舍樓來,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