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七百七十九章歸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從寧夏安化王叛亂以來,到現在已經四個月,整個京城都被一起接一起的謠言所籠罩。

賊兵初起的時候,就有言說安化王已經席捲了整個寧夏,提十萬直下關,準備以陝西為據地,直撲山西。

而山西那邊的宣、大兩鎮兵馬深恨劉瑾,準備等寧夏軍一到,就群起響應。

宣、大兩鎮不但是大明朝北方邊防的第一線,也是京城的門戶。這兩鎮兵馬若反,一出居庸關,就是光坦坦無遮無擋的華北平原。可以說,整個京城都暴在敵人面前。

人心惶惶自不待言,兵戈一起,生靈塗炭。

於是,京城的商賈和富貴人家都悄悄地收拾好了行囊,只待寧夏軍一進山西,就帶著金銀細軟出城跑南方去躲上一陣子,以免遭了池魚之災。

可是,等了一個多月,安化王那邊一直沒有動靜,就好象這場叛亂本就沒發生過一樣,這就不得不叫人心生疑惑了。

同時陸陸續續有小道消息過來,說安化王最近一段時間都忙著籌集錢糧,一直龜縮在寧夏一地,無力南下關。

大家心都是奇怪,你造反吧,總得提前做好準備才好動手。這人做生意,還知道要準備些本錢,造反這麼大的事,怎麼可能不先將糧秣備齊?

難不成,你安化王還想空手套白狼,這不是笑話嗎?

心雖然疑惑,但還是非常擔心,畢竟,傳回來的都是小道消息,當不得準,前線的事情誰知道呢?

等到朝廷派楊一清率討逆大軍出發之後,京城的人心在稍微安定了些。

可就在今天,更驚人的消息傳來:安化王叛亂竟然被狀元公蘇木一個人給平了,沒有費朝廷一兵一卒,前後不過用了二十天。

這下,整個京城都震動了。

這可是正德朝第一次大軍事行動,本以為怎麼也要打個地動山搖雷霆閃電,大家甚至做好了一旦賊軍殺進京城來後該怎麼辦的準備。

卻不想,就怎麼被人輕易地平定了。

這個蘇狀元,還真是一個神人啊,單身入寧夏,一人平銀川,要說傳奇,這才是真正的傳奇。

消息一來,滿城沸騰。

到處都是歡呼奔走相告的人群,到處都是慶賀的鞭炮聲。

在京城百姓的心目,這個蘇木簡直就是一個軍神了。

“終於回家了!”遠遠地看著京城巍峨的城牆,蘇木忍不住嘆一聲。

現在是正德四年九月十五,從正德二年年底出京,至回京,已經快兩年了。

在離開京城的這兩年間,無論是朝堂還是自己家,都發生了許多大事。

朝堂之上,劉健、謝遷、馬升、劉大夏去職,內閣、六部幾乎換了個遍,而劉瑾則大權獨攬,用物是人非來形容卻是最恰當不過。

家,一二一女已經一歲多,應該能叫爹孃,能走路了。

“可惜啊,我蘇木錯過了這個重要的階段,這是一生的遺憾。但是,有的事情,卻不能不去做,也是那麼讓呢無奈!”現在已經是深秋,看著路邊紅得像火的楓葉黃得如金的楊樹,蘇木只恨不得身長了翅膀,也好早一些飛進城去,飛到子兒女身邊。

大概是看出蘇木的心,旁邊的胡順笑道:“賢婿,只怕你我今天還進不了城。你急著去見兒子,老夫也急著去看孫子啊,我比你還急。”蘇木一笑,已經到家門口了,他的神經也徹底放鬆下來,就同胡順開起了玩笑:“小婿不懂,請會昌伯說明白些。”胡順哈哈一笑:“咸寧伯你這就不知道了,大軍進京報捷獻俘,等先在城外駐紮,有聖旨之後才能進城。”

“哦,原來是這樣,會昌伯說得是,咱們就先駐紮下來吧。”兩人你一句“會昌伯”我一句“咸寧伯”地稱呼著,叫身後的胡進學和謝自然也忍不住笑起來。

這兩人都是一身戎裝,先起來顯得非常神。

尤其是謝自然,更是俊朗英武,一表人才。看得人眼睛一亮,不覺在心讚道:好一個少年英雄!

張永咯咯地尖笑一聲:“好了,兩位伯爵大人就別互相恭維了。現在是上午,先紮下營來,然後飛騎報信給聖上。估計,到下午的時候就可以舉行入城儀式了。對了,這個進京獻俘議事二位伯爵大人可清楚,如果不甚明白,等下咱家給你們說一遍,大家先演習演習。”蘇木:“還真不知道,先紮營。”一聲令下,大軍停了下來,埋鍋造飯。

這次朝廷征討大軍歸來,大軍行到大同的時候,楊一清就先帶主力迴歸本鎮,他現在是三邊總督,剛上任,軍務繁忙,沒辦法來京城。

於是,就撥出一千人馬給蘇木和張永,連同陝西鎮指揮使何指揮和寧夏鎮的有功將士代表,加一起有兩千多人。

隊伍進入順天府的時候,朝廷的旨意就下來了。不出蘇木的意料,自己和胡順都順利地拿到了爵位,連帶著謝自然、胡進學他們也受到封賞,可謂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聖旨一道,官胡順高興得整天合不攏嘴,見人都著牙齒,連聲唸叨:胡家祖墳風水好啊,叫老夫得了個好女婿,五年間從一個普通軍戶搖身一變變成錦衣衛經歷,如今又成了伯爵貴胄。到現在,連孫子都有了。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就連胡進學,也興奮得騎著馬跑過來跑過去,渾身的力沒處消散。

倒是那謝自然一臉的平靜,很是沉得住氣。

蘇木看著喜不自勝的胡順,心卻不以為然:不過是一個伯爵而已,又不是世襲惘替,又不能傳給子孫,也沒多大意思。即便是封了侯,也不能世襲。有生之年,無論如何得個國公噹噹才成。

軍功,必須再些軍功。

軍功這種東西,在正德朝應該不難到,再過得幾年,韃靼人應該會入侵,到那時,就是我蘇木的機會。

這次能夠順利得得到爵位,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不過,唯一讓人不滿意的是,這個咸寧伯的封號在真實的歷史上是屬於仇鉞的,現在卻落到我頭上來。

正德啊正德,你換個名字封我不成嗎,就算封我一個鹿鼎伯也好啊。

頂著一個本該屬於死人的封號,我這心裡總覺得有些不是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