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一章鴛鴦成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六十一章鴛鴦成雙京師錦衣衛鎮撫司衙門。

蕭凡穿著一身便裝,坐在寬大的書案後看著錦衣衛從各方收集而來的情報。

情報通過大明各地軍驛傳遞,有緊急的情報,則通過信鴿火速飛遞。每份情報都是密封的,接口處打上了猩紅的飛魚形狀的火漆。

這些情報通過各處錦衣衛千戶所彙總,經過篩選之後,將重要的部分由各地錦衣千戶傳到京師,放在錦衣衛指揮使的書案上,由蕭凡看過之後定奪。

書案上的情報已經堆積如山,蕭凡一封接一封的拆看,遇到重要的事則用筆寫下幾句指示,由衙門的錦衣校尉秘密傳遞出去。

情報分很多種,有民間風傳,各地官員起居,京師百官言論,北面韃子的動向,更重要的,是各地藩王的舉動,如今錦衣衛已成功的在各地藩王王府中佈置了密探,藩王們每天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見過什麼人,甚至包括他們吃了幾碗飯,吃的什麼菜,密探們都無一遺漏,如實上報。

情報如朝廷的耳目,只要耳目沒有失聰,天下一切動向盡在朝廷掌握,蕭凡越來越到錦衣衛的重要,有了它的存在,朝廷才不會像瞎子聾子一般對外界的一切毫無所覺。

每天處理這些龐大的情報便成了蕭凡現在最主要的工作,這個工作佔據了他大部分的時間,不過這位年輕的錦衣衛指揮使雖然對大明疆界內所有的動向瞭若指掌,可他卻不知道家裡的嬌為了十幾萬兩銀子把他賣給了陳鶯兒。

有這麼個財老婆,可以想象將來的蕭家是怎樣一副財源廣進的模樣…

蕭凡酸澀的眼睛,正打算暫時休息一下,門外一道恭敬的聲音稟道:“大人,有客來了。”蕭凡一楞:“什麼客人?”門外人影一閃,一名戴著斗笠的矮小漢子走了進來,他穿著一身不起眼的布衣裳,大大的斗笠將他的臉部完全遮住,這人一進來便轉身關上了門,然後取下斗笠,面朝蕭凡拜道:“小人王貴,拜見蕭侯爺。”蕭凡眼睛一眯:“王貴?你怎麼又來了?”王貴急忙笑道:“侯爺放心,小人這身打扮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絕對不會走漏消息。”

“你來京師做什麼?”

“回大人,小人這次還是給燕王籌備糧草…”蕭凡似笑非笑道:“本官當然知道你給燕王籌備糧草,要不然你來京師旅遊嗎?本官告誡過你,若無緊急情況,你與錦衣衛絕對不準見面,更不準進錦衣衛衙門,怎麼,又拿本官的話當耳旁風?”聽著蕭凡語氣不善,王貴急忙伏地磕頭,惶恐道:“侯爺恕罪,小人今進錦衣衛衙門,實在是有重要情報面稟…”

“什麼情報?你起來說話吧。”王貴又磕了一個頭,這才站起身,走到蕭凡書案前,躬下身子輕聲稟道:“稟侯爺,燕王這次向小人下了令,三月之內,小人必須籌到十萬石糧草…”蕭凡吃了一驚:“十萬石?”王貴苦著臉道:“小人剛剛才得到的消息,京師內布有燕王的眼線,是他們找到了小人,將燕王的密信給小人…”蕭凡面孔有些冷峻,單手敲著桌面喃喃道:“三個月之內籌集糧草十萬石,這批糧草足夠燕軍吃一整年了,燕王為何突然要這麼多糧草?”王貴嘆氣道:“小人如今雖掌握了燕軍近七成的採辦權,可小人的身份只是一介糧商,天下所產糧食就那麼多,南米北調本屬不易,怎麼可能在三個月之內調到十萬石?這本是不可能的事…”蕭凡沒理會王貴訴苦,他的眉緊緊蹙成了一團。

思忖良久,蕭凡心頭愈發沉重,朱棣準備謀反的步伐越來越快,越來越急促,這說明他的野心已經在瘋狂滋長了,站在朱棣的角度來說,趁著新皇甫立,無論朝堂還是軍隊都未紮下基,民間士子和百姓對新皇也沒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威望,這個時間當然要儘快謀反起事,否則等到新皇對天下政事和軍務的處理都進入了正軌,謀反的難度就更大了。

蕭凡越來越到時間的緊迫。

朱棣的節奏太快了,快得讓他有點跟不上,如今還只是軍制改革的初期,很多對軍隊有益處的新政剛剛出臺,軍士剛開始每練,講武堂開課不足兩個月,武舉競爭出來的舉人也才剛充入軍中任低級軍官,一切都在緩慢的成長提高,可朱棣似乎看到軍制改革的可怕後果,對燕軍來說非常不利,所以居然提前開始準備舉事了。

歷史上的朱棣謀反是在建文元年的七月,可是這一世蕭凡全力推行的新政讓朱棣到了壓力,看來歷史又有了改變,不出意料的話,朱棣起兵的期絕不會拖到明年七月,按王貴的說法,三個月之內調十萬石糧食,那麼一旦糧食到位,朱棣的糧草充足,三月以後便該是他起事的時間了。

怎麼辦?朝廷本還沒準備好,雙方都在搶時間,對蕭凡來說,時間猶為緊迫。

一定要死死拖住朱棣起兵的期,多拖一個月,甚至多拖住他一天,對朝廷都是有利的“大人,燕王要的十萬石糧食,小人…怎麼辦呀?”王貴求助的望著蕭凡。

蕭凡沉聲道:“十萬石糧食不是個小數,三個月湊齊恐怕難度很大,你且先回去,我會請陳家商號在其中斡旋調集,錦衣衛會在暗面出手相助,三個月之後保證你在燕王面前能差便是。”王貴聞言大喜,又撲通朝蕭凡跪下,連連磕頭道:“多謝侯爺幫忙,小人叩謝。”蕭凡苦笑道:“你在北平拿下燕軍糧草的買賣本就是為我做事,我怎能不幫你?——我囑你在糧草中投下軟骨散的事,你照做了嗎?”王貴嚇得一抖,小心的看了看四周,然後點頭輕聲道:“一切按侯爺的吩咐,運往北平燕軍營地的每袋糧食中都摻了軟骨散,比例也拿捏得很準,沒個一年半載肯定發現不了…”蕭凡皺緊了眉,敲了敲桌面,沉道:“這次的十萬石糧食裡面,你將摻入的軟骨散分量加大一倍,我要這些藥在三個月之內發揮它的作用,明白我的意思嗎?”

“小人一定照辦”王貴離開之後,蕭凡越想越覺得事態嚴重,於是急忙進宮覲見朱允炆。

第二天,朱允炆金殿下旨,急調中官都指揮盛庸,右軍都督僉事平安,長興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入京,四人本在京郊講武堂為中低級將領講武布兵,聞詔急忙入城覲見天顏。

除了這四位明初名將之外,受召的人還有一位很不起眼的文官,這位文官時任五軍都督府斷事官,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蕭凡一再懇請下,朱允炆滿懷疑惑的下旨命這位書生入宮議事。

——這位書生名叫鐵鉉。

數人在宮中商議許久之後,武定侯郭英奉詔急忙趕回了大名府,其餘幾人仍留京郊講武堂,抓緊時間為中低級將領授課。

之後,大名府,彰德府,東昌府三地駐軍共計數十個千戶所,八萬駐軍開始頻繁調動,並且徐徐往北推進數十里,在順德府附近駐紮,燕軍將士盡皆惶然失措,時任都指揮僉事的朱能正於順德府練新軍,見朝廷大軍異動,朱能命燕軍將士不得慌亂,不準做出任何與朝廷敵對的舉動,同時派人飛馬報於北平燕王府。

朱棣及燕王府一眾幕僚,大將驚疑未定,還沒來得及做出應對反應,朱能又派人傳來軍報,朝廷八萬大軍在武定侯郭英的調遣下分成兩部,於順德府外開始進行一場名為“軍事演習”的假想對抗,兩部分別以紅藍軍命名,以對方為假想敵,以雙方統兵大將為帥,郭英任裁決官,八萬人在順德府外的平原上來了一場對抗演武,聲勢頗為浩大。

朱棣與道衍,張玉,丘福等心腹幕僚將領商議過後,立即給朱能下令,命順德府燕軍往北撤百餘里,於保定府外駐紮,不可與朝廷大軍有一絲一毫的衝突。

軍事演習搞得轟轟烈烈,有聲有,演習時聲勢震天,數十里皆可聞軍鼓喊殺聲,燕軍派出斥候無數,彙總各方回報之後,燕軍將領皆暗自心驚,燕軍各營將士紛紛惶恐不安,原本高昂的士氣突然一下降到極低,王府又有傳令說不準與朝廷大軍衝突,於是燕軍人人頹靡不已。

演習持續了幾天,八萬人馬粉墨登場,在順德府打了個熱熱鬧鬧,最後郭英大手一揮,演完收工在燕軍眾將士驚疑的目光注視下,八萬人馬如水般退回了大名府,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比情場子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