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賞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朱顯把太子抱在懷裡,倆父子一起進了正殿。坤寧宮的正殿氣派奢華,光亮平整的青石板,閃著金光的赤金團鳳椅,古樸典雅燃著沉香的青銅鼎,還要兩邊那嬰兒手臂的紅巨燭,無不彰顯著主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重身份。

郭皇后身穿紅繡百鳥朝鳳圖的鳳袍,頭戴緻華美的鳳冠,帶著姚女官和一干宮女早就候在門邊下跪行禮。

“起來吧!”朱顯忙放下太子,上前虛扶了郭皇后一把。足足兩個月沒有踏足坤寧宮,朱顯發現郭皇后的眉頭被那沉重的鳳冠壓出了一道細紋。再好的脂粉也掩蓋不住她眼下的淤青和眼中的疲憊。朱顯眼神一閃,隨即調開了目光。

郭皇后就勢站起,嘴邊出一絲莞爾的微笑,說道:“今兒特意準備了幾簍子極肥美的螃蟹還有‮花菊‬酒,就等著皇上一起前來品嚐,正好應個景。”聽說有螃蟹,朱顯頓時來了興趣,忙說道:“儷妃是江南人士,最愛吃螃蟹,記得給她留一些,想必可以一解她的思鄉之苦。”郭皇后的手用力一捏,尖銳而華美的護甲差點劃破她細的掌心。她的面上卻出一絲和煦的微笑,嗔怪道:“皇上偏心也太過了,滿宮裡江南出身的嬪妃可不少,皇上可不能單單隻惦記著儷妃一人。再說這螃蟹本就不多,除了太后脾胃虛弱吃不得螃蟹外,也就是皇上的乾清宮和臣妾的坤寧宮留下了五簍。其餘的四妃宮裡都是三簍,至於其餘的低位嬪妃就是每人一簍。本來已經明明白白分好了,皇上這一句話。又要叫臣妾為難了。”朱顯只是隨口一說,本來這後宮歷來的例行封賞都是由皇后說了算,皇上也就是從旁出了主意,只求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才行。要是由著皇上的子胡亂分配,必會有偏袒,久而久之,後宮諸人就會怨聲載道。

當然這世上並沒有絕對公平公正之事。皇后雖然這麼吩咐下去,到了底下執行的時候,總會分出眉眼高低。就拿最簡單的分螃蟹來說。那些新鮮的,肥美的必定會被挑出來送進那些受寵的妃嬪宮裡,而那些瘦小的,甚至是死了的。就會被送進那些久不受寵的妃嬪宮裡。可不管怎樣。皇后定下的份例沒有誰敢擅自更改,因為這牽涉的是一國之後的威儀。

話一出口,朱顯就有些後悔了,尤其被郭皇后這麼巧笑嫣然的一挪揄,他更加覺渾身不自在。於是他輕咳一聲,說道:“既然都已經分配好了,就算了,朕也是偶爾想起才隨口一說。”郭皇后懶懶的揚起眉。笑意舒展開來,說道:“既然皇上開了口。這人情臣妾自然是要給的。可別的嬪妃那已經送了去,現下要勻也勻不出了。好在今臣妾只叫人蒸了兩簍而已,剩下的三簍,等會臣妾就私下裡叫人給儷妃送去,以解她的思鄉之苦。”說完,她對姚女官吩咐道:“把咱們剩下的螃蟹給凌霄閣送去。”

“是。”姚女官屈膝福了福,下去吩咐了。

郭皇后又回首對著朱顯笑道:“可有一樣,這螃蟹可是極寒涼之物,臣妾怕儷妃嘴饞會吃壞肚子。皇上可要讓太醫盯緊點。”郭皇后的動作很快,朱顯甚至連阻止的機會也沒有。他見自己隨口一句話就讓她堂堂一個皇后讓出了自己的份例,心下不由覺得有些愧疚。

這時朱厚德不高興的嘟起了紅,小小的臉上出了不快。朱顯忙問道:“怎麼了,太子為何不開心了?”朱厚德氣的說道:“孩兒也喜歡吃螃蟹,母后把螃蟹都給了儷妃娘娘,孩兒就吃不上了。”說著,他咬著手指偷偷的瞧了郭皇后一眼,似乎十分懼怕她會責怪。

郭皇后眉頭一皺,正說話,朱顯卻搶先說道:“不怕,不怕,父皇那還有五簍子呢!等會叫趙全全部拿來,父皇就陪著你一起吃。”

“太好了,父皇真好。”朱厚德的眼睛亮晶晶的,小巴掌也拍的啪啪響,還非常慷慨的在朱顯的臉上送上了一記沾滿口水的香吻,朱顯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郭皇后無奈,只得嗔怪道:“皇上,你明明知道太子年紀還小,不能吃那麼多螃蟹,你怎麼還能答應他?”

“不怕,不怕。”朱顯笑呵呵的又把太子抱在懷中,說道:“朕記得你也愛吃來著,就算是把朕的那份拿來,由你們娘倆陪著朕一起吃。”很快,一桌子美奢華的食物,和一盤子橙紅的,香氣四溢的團臍螃蟹被宮女們端了上來。趙全立刻淨了手,親自站在帝后身邊剝蟹,剔蟹膏。姚女官還特意端了‮花菊‬酒來,為二人各自斟上了一杯。

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說。

“大腿質絲短纖細,味同乾貝;“小腿”絲長細,美如銀魚;“蟹身”潔白晶瑩,勝似白魚;“蟹黃”彩鮮豔,鮮美而香,豐美無比。再佐上醬醋,果然是人間美味。

朱顯和郭皇后都吃的十分盡興,倒是太子終究年紀太小,郭皇后只給他吃了一點蟹身,就不許他多吃。眼見太子臉不快,一副委屈卻不敢言語的小模樣,姚女官便拿些美的糕點出來逗他開心,於是他很快就把螃蟹丟到了腦後。

示意姚女官把太子帶走後,郭皇后又親自挑了一殼子金黃肥美的蟹膏,淋上醬醋遞給朱顯。朱顯吃了,笑道:“別光緊著朕,你也吃些。”

“是。”郭皇后一笑,也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她邊吃,邊問道:“聽說五弟真把那玄遠真人給請來了?”朱顯皺皺眉,放下手裡的銀箸。說道:“不錯,五弟很能幹,的確把那玄遠真人請出了山。”郭皇后見他面上並沒有出特別歡愉的神情。不由驚奇的問道:“聽說前朝皇帝在最後的幾年,就一直想請玄遠真人出山教導長生之術,卻一直沒有成功,以至於臨終前都是念念不忘,視為生平最大的憾事。到了皇上這,也花了不少人力,物力來尋找這玄遠真人。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還請的他入了宮,皇上為何還心中不快?難道是那玄遠真人見面不如聞名?”

“那倒不是。”朱顯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飲而盡,說道:“那玄遠真人朕單獨召見了。的確是仙風道骨,談吐不俗。只不過世間謠傳的長生術,其實是他的煉丹術。他這次進宮,還特意進貢了一百顆親自煉製的萬壽丹。據說他就是每服用這萬壽丹。才會如今一百零八的高齡。依然上山下海,如履平地。”郭皇后一愣,不解的說道:“聽著這萬壽丹倒是極好,只不過,皇上你正當壯年,似乎還不到服用這些丹藥的時候。”

“可是據真人自己說,這萬壽丹越早服用效果就越好。他就是八十歲的時候才煉成了這萬壽丹,可惜那時他已經是須發全白。不過自從服用了萬壽丹後就再也沒有繼續衰老。反而神,體力卻變得越來越好。”說到這裡。朱顯的目光變得十分複雜:“只可惜,這些都是他自己說的,或是世間傳言,朕卻沒有親眼見過。”不愧是多年的夫,郭皇后瞬間就明白了朱顯的心思。他是想要長生不老,卻又怕玄遠真人的丹藥沒有這樣神奇的效果,甚至會對身體有害,他此刻心情是極為矛盾的。

郭皇后微微一笑,說道:“皇上得了這樣好的東西,可不能忘了那些為朱家的江山社稷而殫竭慮的老臣子們。今兒正好是中秋佳節,皇上何不親自賞給那些老臣們,讓他們受皇恩浩蕩,後他們也定會更加盡心盡力的輔佐皇上。”郭皇后的語調又軟又柔,可話裡的意思卻讓朱顯眼前一亮。

其實郭皇后的言下之意就是,既然你想吃又怕會出問題,不如讓那些老臣子們先幫著試藥。這樣既可以讓那些老臣子恩戴德,又試出那萬壽丹是否真的有效,可算是一舉兩得。

朱顯躊躇片刻,問道:“這萬壽丹可只有一百顆,也不可能人人有份,依著皇后的意思,朕應該賞給哪位大人?”郭皇后想了想,說道:“本宮瞧著那禮部的楊尚書,年近古稀,卻還在為皇上的江山社稷勞心勞力,皇上不妨就親自賞給他吧!”真實原因是,那個楊尚書是六部裡,年紀最大的一位尚書大人…

沐休,又是中秋佳節,楊尚書府門口此刻熱鬧非凡,馬車幾乎排到了巷子外,都是他那些學生下屬派出家裡的僕人給他送節禮的。就見楊府的大門口擺了一張桌子和椅子,而楊府的老管家正滿頭大汗的登記著禮單,那些送禮的則畢恭畢敬的在門前候著。

而且官位不同,他們的僕人受到的待遇也不同。有那官職低的,送了禮就被直接轟了出去,而那官職高,職務重的,往往還能得到一杯茶水和一張椅子,讓你歇口氣。

“吏部張侍郎,海貨五十簍,各新鮮水果五十簍,碧玉南海觀音雕像一座…”等張侍郎家的僕人報完了這一長串的禮單後,那楊府的老管家忙站起身,陪著笑臉,說道:“原來是張侍郎家的來了,不知張侍郎本人可到了?”張侍郎家的僕人忙點頭哈的說道:“來了,來了,正在馬車裡候著呢!”老管家笑道:“快請張侍郎進來,咱們老爺在裡面已經等候多時了。”

“是。”張侍郎在家想來想去,總覺得自己的身份不能和郭承嗣,朱斐抗衡。想要扳倒他們還得依靠恩師楊尚書出面才行,所以他才會親自前來。楊尚書似乎和他心意相同,居然早早就吩咐了管家留意。

很快,張侍郎在楊府僕人的帶領下,到了楊府大堂,見到了恩師楊尚書。都說戶部富,吏部貴,刑部威,兵部武,禮部貧而工部賤,這楊尚書身為禮部之首,在府里居然穿著一件半新不舊的栗繡福紋的長袍,腳上是一雙厚底黑麵的布靴,只是套腳上的那雙棉襪因為多次漿洗,已經變的微黃。他那頭幾乎全白的頭髮挽了懶人髻,隨便簪了一青玉簪。

“賢寧,你來了,快坐下。”賢寧是張侍郎的表字,楊尚書為了顯示和這得意門生的親近,在私下從來都是叫他的表字。

“見過恩師。”張侍郎忙上前抱拳行了一禮。

“嗯,不必多禮,坐下吧!上茶。”立刻有丫鬟端上了一盞剛泡的碧螺,張侍郎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卻發現這碧螺居然是去年的陳茶。他心下不由暗罵,虧我送了那麼多的節禮,卻被一盞陳年碧螺給打發了,這個死老頭真是夠摳門的,用的著這樣裝窮嗎!

楊尚書撫著下頜花白的鬍鬚,笑呵呵的說道:“聽說郭侍郎昨把你家的管事給帶走了,我就猜著你該來找我了!”張侍郎壓下心中的不滿,故意麵慚愧的說道:“是學生沒用,居然被他們給唬住了,心中了怯。可是他們也實在是欺人太甚…”於是他把自己兒子無辜捱打,管家在自己府裡就被用了私刑,這些話添油加醋的說給楊尚書聽了。當然他不會說出自己兒子事先意圖-丫鬟,而王管事也是先出手刺傷了人,才會被用私刑。

別看楊尚書年紀已經老邁,卻非常的護短,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也尚書之位也做不了多久。而自己的子孫後代又沒有一個特別出眾的,他就想著要儘量拉攏張侍郎,也好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找一棵能遮風避雨的大樹。當然,他找的大樹絕對不止張侍郎這一棵,可是張侍郎卻是因為身處吏部,將來會是作用最大的。

於是他笑眯眯的說道:“賢寧,你需要…”他話還未說完,外面急匆匆的跑來一個僕人,說道:“老爺,你快到門口去看看吧!宮裡的趙公公來宣旨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