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偷犛牛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跡至村,喚此村人,問其由狀,而語之言:“在爾此村不?”偷者對曰:“我實無村。”又問:“爾村中有池,在此池邊共食牛不?”答言:“無池。”又問:“池傍有樹不?”對言:“無樹。”又問:“偷牛之時,在爾村東不?”對曰:“無東。”又問:“當爾偷牛,非中時耶?”對曰:“無中。”又問:“縱可無村,及以無樹,何有天下無東無時?知爾妄語,都不可信。爾偷牛食不?”對言:“實食。”譯文:有一個村子,村裡的人共同偷了一頭犛牛,合夥吃掉了。那個丟了犛牛的主人跟蹤追到村子裡來,叫來這個村裡的人,先問明這個村子的情況,然後對村裡人說:“我的犛牛是不是在你們這個村子裡?”偷犛牛的人回答說:“我們這兒實在沒有村子。”牛主人又問:“你們村裡有一口池塘,你們是不是在這口池塘邊合夥吃牛
的?”村裡人回答說:“我們這兒沒有池塘。”牛主人又問:“池塘邊不是有樹麼?”村裡人回答說:“沒有樹。”牛主人又問:“你們偷牛,是不是在你們村子東邊偷的?”村裡人回答說:“我們這兒沒有東邊。”牛主人又問:“你們偷牛的時候,不是剛好中午嗎?”村裡人回答:“我們這兒沒有中午。”牛主人又問:“即使可以沒有村子,沒有樹,哪有天下沒有東邊,沒有中午呢?由此可知,你們說的全是謊話,都不可信。一定是你們偷吃了牛,是不是?”他們只好回答說:“確實是我們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