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暗渡陳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誠如堵胤錫所說,北伐軍在破除了德州清軍十七萬人馬後雖然大大緩解了緊張形勢,但也只是獲得了暫緩一口氣的機會,北京城一線在態勢上仍然處於被包圍狀態。
而從實力上分析,北伐軍現在雖然在人數中已經突破了二十五萬,但受兵工規模的限制,部隊的裝備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配備有戰車營、連珠銃營等高端武器組合的部隊仍只有莊子固的部隊約八萬人,這屬於王燃手中的王牌軍,別看部隊成立的時間不長,若論戰鬥力較之任何一支八旗部隊也是隻強不差。但剩下部隊的戰鬥力比起清軍八旗卻也只能是稍遜一籌,按說閻應元所部的戰鬥力應該不弱,只不過在與姜瓖降軍進行整合、又收了牛金星、吳三桂一部的潰軍,由於武器裝備、內部配合、訓練等問題導致整體的作戰素質有所下降…從這個角度用堵胤錫的話來說就是“純以實力而論,我軍目前略勝豪格部一籌,兩軍硬撼,傷敵一萬、自傷八千…慘勝而已。”但話說回來,北伐軍目前的敵人並不只是德州的豪格部,必須分出相當的兵力用於防範山西大同、太原、山海關方向的清軍,還有處於
竄狀態的吳應熊部。依據王燃原本的計劃,為應對可能的風險,總計近十萬餘人馬被佈置在了這一線,擺在豪格面前的兵馬滿打滿算也不過十五萬人。
“賈寶玉的部隊就好比一隻攤開的手掌,五指分開…我們則相當於一個拳頭…”德州清軍的大本營中,豪格做了一形象而又貼合實際地比喻:“只要集中所有的力量重拳一掃,便可將賈寶玉的手指一打斷!”
“分兵之策原本就是兵家大忌。不過賈寶玉這也是沒有辦法…哪一路有失,他都將面臨夾擊之勢!”何洛會附和著說道:“換了別人怕也沒什麼高招。”
“十幾萬人就想擋住我二十,不,兩個月後我就會有三十五萬人…”豪格冷笑道:“三倍於他的兵力再加上我八旗子弟剽悍的戰鬥力,二十天之內我就可以拿下北京城!”十五萬的三倍應該是四十五萬,這倒不是豪格小學成績不好。雙方對彼此地情報總會有些誤差,象王燃對豪格部剩餘兵力的估計就高了一兩萬。豪格對王燃部兵力則少了兩三萬…兩邊一湊合,豪格地計算倒也沒多大錯誤。
“王爺所言極是,不過那賈寶玉的部隊雖然在人數上佔劣,但憑著莊子固所部的戰車、連珠銃。要是他橫下心來死防不出,咱們雖然還是能打下北京城。恐怕也會傷了元氣…”何洛會趕緊說道:“我們還是得想個好辦法…”
“何洛會,你不必擔心,本王是不會重蹈多爾袞輕敵之失的…”豪格久經沙場,自然一眼便看穿了何洛會的想法:“告訴你。本王已有了萬全之策!準保打他個措手不及!”豪格說的倒也是實話,雖然從說話的語氣上看,豪格頗有輕敵之意,但經過了北京城之困,本身就是良將的豪格對王燃所部的實力並不會小視,而且從他的話裡也可以發現他對前一階段清軍地失利原因還是經過了相當的總結。
而關於“萬全之策”這一點。豪格同樣沒有說大話,雖然他在計算兵力上存在一定的失誤,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整體軍事部署。
“立刻派人通知大同、太原、山海關方向的部隊,嚴令他們自接到命令之起,立刻發動攻擊!”豪格臉上隱著一絲興奮。
“調虎離山?”何洛會也在第一時間明白了豪格的意圖:“王爺,高啊!”很明顯,豪格地計劃概括說來就是“調虎離山”、“聲東擊西”兩句話…通過其餘方向的強攻,迫使京津一線的北伐軍出援,然後集中德州一線的兵力打北伐軍一個措手不及。
“嘿嘿,就算調不動他北京城的兵馬,也足以將其餘方向的明軍牢牢鎖在那裡…到時候我們再出其不意,先一步拿下天津,斷了賈寶玉的運糧之道!豪格獰笑一聲:“到時候北京城就是一座孤城!
…
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困也能把他們呆困死!
…
風水輪轉,這次我倒要看看賈寶玉要怎麼守!”應該說豪格的進攻計劃還是相當不錯的,充分利用到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充分考慮到了北伐軍與自己軍事因此,更將這兩個月的行程安排的環環相扣。
只可惜計劃永遠不如變化快,豪格的進攻還沒有發動,便已經被迫轉入了防守…正當豪格繼續細化並深化他的計劃,何洛會加緊訓練新兵之時,北伐軍提前發動了進攻。
“守?”北京城內,王燃淡地笑到:“有句俗得不能再俗的話,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什麼?明軍已經打到了濟南城?”德州城內,豪格咆哮著拍飛了桌子上的幾個茶碗。
“是的,據前方急報,約有二十萬明軍…”何洛會臉蒼白,困難地說道。
何洛會的話還沒說完就是豪格叫著打斷:“二十萬?賈寶玉手下總共才有多少人?別說他們不可能湊起這個數字,就是真有二十萬,他們是怎麼從我們眼皮子底鑽過去的?我們怎麼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收到?”
“王爺,具體情況還不太清楚…不過不應該是賈寶玉的北伐軍…”何洛會嚥了一口口水:“奴才派了大量人手監視著賈寶玉部隊的行蹤,並沒有發現他們有大的調動…而這部分明軍就好像突然出現在濟南城一般…”
“你這個笨蛋!敵人到了眼皮子底下,居然還告訴我什麼不知道他們從哪兒來的?”豪格將桌子拍地震天響:“趕緊叫人去查!”
“我猜豪格肯定想不到這部分明軍是從哪兒來的…”燕山笑著說道:“這傢伙的眼神只知道盯著我們北伐軍,忘了南面才是我們大明的大本營!”
“什麼?這股明軍是金陵的守軍?”豪格倒一口涼氣:“金陵不就只剩了黃得功的幾萬人了嗎?到哪去
得這二十萬人來?”
“具體情況還在進一步的確定當中…”何洛會額頭上佈滿了汗珠,誰一問三不知也會心慌:“但這批明軍是從金陵來的,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從旗上判斷,此次領軍而來的正是黃得功和李巖等人…”
“不管是誰領兵,他怎麼可能一下變出這麼人馬?”豪格顯然還是不相信。
“二十萬還不好湊?什麼福建、江西、湖廣,大明的地方多了,隨便加加也就有這個數了…”燕山在明營中替何洛會回答了這個問題:“”確如燕山所說,這二十萬人馬中除去黃得功及李巖的部分舊部外,大多便是各地應召前往金陵勤王的部隊。
其實就在王燃發出那份“價目表”後不久,左夢庚就撤兵退回了湖北…他不撤兵也不行,金陵軍民的士氣因北伐軍的空前勝得而持續高漲,各地勤王之師也都紛紛結束了小腳之旅,大踏步地向金陵進,雖說這些部隊加起來的總人數也還趕不上左夢庚的兵馬,但也讓左夢庚充分認識到了打下金陵的不可能之處。況且,就算他費盡心力打下金陵又如何?自己的新主子都已經落到了明軍手上,拼光了自己的實力,在所有人眼中就不再有價值…左夢庚撤兵自然便表示著金陵圍解。
“金陵沒事了,這些人當然也不能閒著…什麼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堵胤錫在一旁笑著說道:“明著是跟你一起忙人質的事兒,暗中卻是秘密調金陵的部隊沿海路北上…”
“嘿嘿,豪格這小人天天想著給我們來個前後夾擊,沒想到這次反被我們給夾擊了…只要拿下了濟南,豪格就等於被鎖在了德州城!”燕山與豪格顯然有心有靈犀的意思,遠隔千里也說出了一樣的話:“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困也能把他們呆困死!”
“告訴濟南,一定要給老子守住!”豪格在營帳中跳叫著:“何洛會,立刻派兵前去增援!”濟南失守的後果豪格當然明白,他心裡更明白的是,單憑目前濟南的守軍實力,維持維持城內的治安、平了地方盜賊、搶搶老百姓的糧食還沒什麼問題,但絕對抵擋不住二十萬人的進攻。
就清軍部目前的部署來看,絕大部分主力部隊中都集中在德州,只有約三萬人馬散佈在了自兗州至德州一線清軍拿下來的諸城市中。而這其中,又有約兩萬人駐紮在兗州,濟南雖是這一線的重鎮,但出為戰爭目的的考慮,清軍在這裡總兵力不過六七千。
應該說,這種佈置在當時來說無疑是英明的…清軍當時的主要任務是北上對付北伐軍,並不需要也沒必要在沿途的城市中耗費大量兵力,只要擊垮了北伐軍,反過頭收拾這些地方易如反掌。而且依據當時的情形,金陵、徐州一線自顧尚且不暇,哪還有餘力北顧?清軍在兗州放置了兩萬人已經稱得上是萬無一失。兗州卡著通往京城方向的水、陸要道,即便是金陵等地有所行動,有這兩萬人也絕對能為清軍調整自己的部署爭取到足夠的預警時間。
到了後來,情況雖然有些變化,但在對這種佈置並無影響。就豪格而言,要不是從歸還回來的族人中取了大量新兵,他還在考慮進一步將兵力集中到德州城一線以配合自己的‘指東打西’方略。
“王爺,”何洛會困難地說道:“敵軍速度太快,增援…怕是來不及了…”最新t×t小說下載,盡在手!打!小!說!網!
“怎麼可能來不及!濟南雖然只有六千人馬。但都是我大清八旗子弟,全都是真正的勇士!再加上城高牆闊,怎麼樣也能守個五、七天!”豪格紅了眼睛:“從漢軍兩白旗調人馬,全力馳援濟南!”
“他當然來不及!”明軍大營中,燕山得意洋洋地說道:“清軍前一段只顧著和我們做生意,哪還能想到這個?就算是有些戒備。也只是防著我們從兗州方向過來…可我們選擇的是海路,揮師西出青州直抵濟南。打得就是他地措手不及!守住濟南?做夢去吧!”正如燕山所說,王燃再次利用了自原本時空獲得的‘海洋觀念’,自蘇州將二十萬大軍海運至了山東半島,然後兵出青州。而清軍自青州至濟南一線的兵力用單薄二字形容都不夠。是非常單薄,幾乎就沒有什麼駐軍。李巖、黃得功的部隊在抵達濟南之前就沒有遇到過超過一百人以上規模的抵抗。因此對濟南城的清軍而言,這二十萬人確實是‘突然‘出現在了自己而前。
要說也不得不佩服清軍八旗的戰鬥力,雖然被打了一個猝不及防,但留守的清軍還是很快組織起了一道防線。只不過這道防線並沒有按照豪格地期望守到五、七天,事實上,連五個時辰還遠遠未到,濟南城便已然易幟…想想也是,以六千對二十萬,以無備對有備。就算是清軍以守對攻,就算是清軍八旗戰鬥力超強,又能有什麼懸念?
濟南一戰對明軍來說可用‘順手’來形容,對清軍來說卻是‘慘烈’異常,六千名清軍全部‘戰死’,據說原本是有兩千多俘虜,但他們雖然投降了卻也沒能討得一命…看看被禍害地快成一座死城的濟南,沒受過什麼‘優待俘虜’政策教育的黃得功等人立刻展開了報復行動,而李巖也沒有怎麼勸,他被清軍從河南一路擠到了徐州,親眼目睹了清軍一路上的暴行,心裡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從德州馳援而來地漢軍兩白旗趕到濟南城下的時候,看到了正是一顆顆串起來被懸掛在城門上地清軍人頭。
眼見如此之慘狀,兩白旗的清軍哪裡忍得,紅了眼、嗷嗷叫著就衝了上來。
城上的黃得功一聲大喝:“箭石侍候!”
…
說起來也頗有諷刺意味,城上的這些守城之物本是清軍耗費了大量氣力用於防備明軍地,可現在卻被用在了自己人身上。事實上,也不能說清軍沒有憂患意識,他們也下了一定的功夫防備來自後方的偷襲。只不過由於事情太過突然,清軍剛來得及把這些庫藏搬上城樓,城防已經被明軍突破。這些事先準備好的東西倒有一大半沒用得上。
這也是為什麼由黃得功先一步擔當守城之責的原因…相較於經被先進武器‘腐蝕’的李巖,黃得功對這些檑木、飛箭的使用更習慣一些。
由於對這些守城之具沒有任何節約使用的意思,再加上人多力量大,黃得功口令剛出,城牆上無數的檑木、滾石、灰瓶、飛箭如暴雨般向城下傾瀉。清軍之中哀聲陣陣,攻上來的前隊之中立刻倒下了一多半,但尚未等明軍再一次把箭搭上,把檑石備好,再一次展現了他們悍勇的一面,第二排清軍蜂擁衝至城下,霎時便將雲梯搭好,後面的清軍見此情景,更是狂叫著向城下突來。
要是換作以前守城的明軍,面對凶神惡煞、渾身血汙卻還在衝鋒的清軍,就算不垮怕也要挫了幾分銳氣,但此次的情況卻是大不一樣…倒不是這二十萬明軍的戰鬥力或是戰鬥意志有多強,摒除黃得功和李巖的舊部,剩下明軍說是烏合之眾是誇張了一些,但戰鬥力相較於原來的明軍確實沒好到哪兒去。而且出於軍心、政局的穩定,這二十萬明軍出發之時,並沒有對他們進行整編,名義是由黃得功與李巖統一指揮,但內部依然是條塊分割的局面…可話說回來,這部分明軍再不濟,在看了黃得功和李巖部下打得如此英勇之後也都被刺得血
沸騰,軍人,誰沒有幾分血
?更何況,咱們不僅僅有灰瓶、飛箭什麼的,還有威力無比的火炮和火銃!
雖然明軍手中的箭還沒得來及再次搭上,但手中的萬人敵與火銃卻已然接替了防守之責,阻擊開始攀登雲梯的清軍,頃刻間,清軍剛剛架設起來的雲梯伴隨著清軍摔落下來的嚎叫被炸翻。至於後隊的清軍也好不到哪兒去,濟南城新近架起來的火炮不斷地發出震耳聾的吼聲,無情地將清軍連人帶馬削散四地。
只發動了兩次攻擊,清軍統領便做出了停止進攻的明智之舉,忍不得也只能忍著了…清軍雖然自負勇武,但也做不到不懼生死。雖然經過了新兵補充和原部分漢軍的整編,現在兩白旗的兵力加起來有兩萬人馬,但憑兩萬人想攻下二十萬人駐守的濟南,確實很有難度…清軍八旗的戰鬥力經過‘稀釋’,總體上已經下降了不少,這從剛才的攻擊便可以看得出來。兩次攻擊持續不到半個時辰,清軍已經丟下了兩千具屍體,卻連城牆上的磚都沒能摸到,要是擱在以前的八旗,再差不不會差到這種地步。
在等到兗州方向的清軍起到濟南城,一南一北對濟南城形成夾擊之勢後,清軍兩白旗又發動了幾次攻擊,不過此刻兩白旗衝鋒的目的已經不是想著攻下濟南城,而是要接應兗州的清軍共同北上…豪格畢竟是一個老沙場,他在兩白旗出發前給出的代是…即便是濟南之事不可為,也要把兗州方向的兩萬清軍接應出來。
對清軍的這個意圖,黃得功和李巖當然也猜得到,但他們對此卻也有些無可奈何…清軍加起來近四萬人,均以善於野戰的清軍八旗為主,且屬於‘回家’之戰,於士氣難奪其鋒…明軍雖然人數眾多,但彼此畢竟還缺乏磨合,雜牌的構成與守城還看不出太大的問題,但用於打野戰則很可能出現一部抵不住壓力反而衝亂己方陣營的現象…況且黃得功和李巖他們缺乏野戰的有力裝備,自‘抗戰’開始,他們兩位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防守、再防守,黃得功是苦守金陵,李巖則從河南一直守到了徐州。因此,在戰爭初期,李黃兵團他們與王燃北伐軍的裝備差異相當明顯,所有的戰車、輕型火炮等武器大都補充給了北伐軍,而李黃兵團更多得到的是萬人敵等守城利器。
更重要的是,王燃給李黃兵團下達的任務很清楚,在條件還不成的情況下不應與敵打野戰,扼制濟南、卡斷清軍的退路才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
“真便宜了這幫韃子!”黃得功一邊喝令手下給予攻城之敵以頭痛擊,把憋在心裡的火盡數發在他們身上,一連恨恨地注視著開始匯合的清軍。
“別鬱悶了,以後有的你殺的…”李巖笑著安他道:“這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