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朕來溝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可能?想想大唐盛世吧!李亦奇搞開放是漸進的,當男人們在紅燈區裡見慣了這樣裝束,當商人們看到這樣衣服的巨大商機,當官方的輿論不斷地說要更新觀念…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雖然孔老夫子有“非禮勿視”但李亦奇曲解為“非禮你(美女)的時候,你應該閉上眼,不要看!”儒家出了修正主義,很多地方被李亦奇改得面目全非。

明白嗎?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改動,叫做“改革”;推到重來,叫做革命!哪個對社會的衝擊大,一目瞭然!單單改革,都有很多人反對,要是革命,人家不起來造反,那就是假得不能再假!

除了萬紫千紅,爭豔鬥麗的衣服。女人們還會打扮,會撒嬌發騷,能放電,會玩健美,會跑馬運動,鍛煉出好身材,加上有鮮卑女人、鬼妹一堆堆,大元男人的眼界高了,都說皮膚白、身材高、股大、子大的女人方為美女。

皇家的家教嚴,仿清朝的家教,不許皇子們胡來,但又允許皇子自由找自己喜歡的另一半,而且不講家世,所以皇子們珍惜這個機會,不找個全國知名的女歌星、名模哪能對得起自己?

賈詡要用計,必須皇子們配合,可是皇子們卻說:“父皇說不讓出口本國的公主,我們皇子也應該不用因為政治婚姻而進口不喜歡的女人吧?”除了珊珊公主不合他們心水,還有個原因,就是夫餘王屬於死老虎,他的國家會被帝國收為已有,那麼還能在政治上帶給皇子們什麼好處?要是夫餘王是個獨立的國王,只怕他們不一定會反對這樣的婚姻。

憑著不搞政治婚姻、可自由戀愛的護身符,皇后蔡琰沒有直接下旨,以免搞壞後宮和睦的關係。但她不否定賈詡的定計,派賈詡去請示李亦奇,如果是皇帝下旨,那麼任何皇子,連同他們在宮裡的母親,也只能聽命行事了!

“一些皇子夠年齡,可以嫁娶,不過他們不太樂意,臣都說了,以前中原是嫁女,現在中原是娶女,是為國爭光!珊珊公主長得不錯,可惜皇子們唔肯去溝!”賈詡如是說。

李亦奇想了想道:“得,既然他們不肯溝,朕…來溝!”皇帝深有慨地道:“朕疼愛朕的皇兒,既然他們不願意,也不勉強。朕犧牲小我,成全大眾,咳,賈卿你說,天底下還有象我這麼品德高尚的皇帝嗎?”賈詡當然滿口贊同,心忖知夫莫若,蔡皇后叫他來請示皇帝,本就是預知皇帝是個好皇帝啊!

皇帝又要討老婆,當然不可草率行事,按古制行六禮,分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親,十分繁瑣。

派出遼州刺史司馬懿客串當天使,往夫餘國求親,帶了禮物,由龐德率一千甲士保護而行。

皇命在身,不能擔擱,一路飢餐渴飲,往夫餘王城而去。

通向夫餘王城的道路是現成的土路,是由“好心”的元朝商人(天知道他們是不是特務)修築的。不過時已開,冰雪融化,道路泥濘,不甚好走。

夫餘王城,是現在長以北所轄的農安古城,在松花江和東、西遼河形成的夾角中心地帶建立起來,王城以木柵為牆,城內建立宮室和儲備穀物、貢品的倉庫,在到達王城之前,已經派出人去王城通傳,因此,到達王城後,早有夫餘丞相子規在城外接著他們,在元商的翻譯下,大家見面後,子規問寒問暖,十分熱情。

一起進城,但見街上行人倒也不少,有點象樣的皆著元裝,穿著元朝國服(漢的大袍)和西裝,街道上仿中原的房屋比比皆是,甚至不時能聽到漢話。

由於有工蜂般勤勞的元商,夫餘的貂、赤玉、美珠等物產被運出,運來大元的商品,因此經濟上夫餘和大元的關係還是很密切的。夫餘國內,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皆以崇尚元朝為美,對元朝抱有好

到達王宮,見著夫餘國王秦焉謀,司馬懿向他致意,表達友好,並送上各式禮物,有緻的瓷具、絲綢、首飾、香水、酒和茶葉等物。

秦焉謀大喜,歡喜道:“皇帝陛下真是太客氣了!”趁他高興,司馬懿道:“我帝國皇帝聽聞大王有愛女,名喚珊珊公主,我陛下心生愛慕,願與大王結為秦晉之好!”秦焉謀欣然道:“陛下如此美意,本王當然從命,不知陛下讓哪位皇子殿下與本王女兒結親?”

“不是皇子,而是陛下本人,娶珊珊公主!”

“啊!”秦焉謀心忖你地個皇帝真系想老牛吃草?!雖然消息不算靈通,但秦焉謀還是清楚,那個中原皇帝在中平初年(公元183年)神降,當時皇帝20歲,到現在應該是50歲了,李亦奇面貌仍如同20歲,大肆對外宣揚自己是真龍天子,因此是不老不死,但秦焉謀是眼看為實,耳聽為虛,並不相信。

他心中暗想:“本王今年38歲,要是許了婚,豈不是有女婿大過岳父的咄咄怪事?皇帝這個死老婬蟲!滿口仁義道德,卻想玩一枝梨花壓海棠的齷齪事!”心中不情願,敷衍道:“這個,待本王仔細想想,再作打算!”司馬懿知道茲事體大,也不催促,另轉話題。

由於臨行時,皇帝代他要友好對待夫餘,司馬懿湊趣就大拍秦某人馬,滔滔不絕,連誇他英明神武、武力無邊,上山能打虎,下海能屠蛟,並恭祝大王壽與天齊,仙福永享…,司馬懿滿嘴甜言語,馬工夫跟周星星學來的或許是周星星學他的,實在是無話可形容他的滿腔熱情。

一時說得秦焉謀暈頭轉向,喜形於。如果是他的臣子這麼說他,他可能不一定這麼動,可是上國派來的使節如此說他,無疑是對他的肯定,那覺是不同的。

沒說的了,盛宴招待司馬懿和龐德,賓客情投意合,司馬懿一時興致到來,在王宮上即席為夫餘君臣獻唱《梅花三》。

“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他蒼涼悅耳地念道:“梅花一斷人腸”

“梅花二費思量”

“梅花三風波起”!”真是滿座皆驚!夫餘君臣中,漢話有人懂有人不懂,可是美好的旋律卻是人人皆懂,沉浸在優美的歌詞中。

唱完一首,司馬懿道:“本官憶起青武五年節,皇后娘娘下詔,召各州剌史進皇宮歡慶節,觀賞梅花和歌舞,當中甄(宓)皇妃親為我們唱上一曲《梅花三》,遙遙獻給皇帝陛下,此曲轉瞬風靡全國,今飲宴,偶有所,特為大家送上一曲,見笑見笑!”秦焉謀欣然道:“真是好聽極了,本王久聞中原儒家六藝中有個“樂”字,因此人人都有上這麼一手,果然是名不虛傳!”見到大元副使龐德躍躍試,秦焉謀含笑道:“龐大人可否為我等大展歌喉,送上一首?”叫我唱我就唱!龐德也不客氣,唱道:“奔!”他中氣充足,一個“奔”字吐出,席上酒杯都顫動起來,大家神一振,聽他唱道:“,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是喜,是愁,裡分不清歡笑悲憂。成功,失敗,裡看不出有未有…”關西大漢,正適合唱這類歌曲,一曲《上海灘》,唱盡了拼搏道路上的喜樂哀愁,更讓沒見過世面的夫餘君臣聽後為之傾倒!

曾幾何時,不都是女人唱歌,女人跳舞好看的?哪知大元來的二個使節,司馬懿和龐德唱起免費歌曲,把大家的觀念全部扭轉。

秦焉謀驚訝道:“想不到龐副使也有如此美妙的歌喉,實在令本王不得不服!”龐德呵呵笑道:“我們軍中,每二星期教唱一首新歌,大家要當政治任務,一個個過關的哩!”嘿!

“生活”是李亦奇統治的利器,當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都勝過外國,這個國家還會哈外嗎?說到底,還是內因為主。

罷不能,連續獻唱了幾首江南名歌,聽得夫餘君臣如痴如醉!

這些歌,都是化名為木易的李亦奇譜曲填詞,並自己親唱,或者教后妃、皇子,公主首唱,作為上層階級的司馬懿和龐德,大有機會,聽到原汁原味的歌曲,學唱出來,不失真多少。

夫餘地方遙遠,大元的著名歌星(這幫人學唱得最好)不少,但本不會去。雖然有一些大元的小歌舞團曾經遠到夫餘獻藝,也能唱上一些,但豈能唱得與司馬懿和龐德相比?

他們唱得好,秦焉謀卻稍稍覺得有些失意,人傢什麼都好,自己能拿出什麼上得檯面的東西來向他們誇耀?

飲得太多江南的美酒,酒上腦,倉促間,秦焉謀失了計較,為爭面子,他不合做出了一個決定,一個終生讓他後悔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