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三聖至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攻下地理位置重要的蒲羅中,不過是計劃中的一環,帝國大部隊登陸後,進行了一系列利於統治、安定民心的措施政策:要求蒲羅中王寫下退位詔書、歸降詔書,向蒲羅中全國公佈,從法律上使帝國的入侵合法化。
一般地,帝國在入侵外國後,能得到這類的賣斷文書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執行第二套方案:殺光王族的男成員!
接下來就是出榜安民,宣佈只要忠於皇帝,遵守帝國法律,安心做帝國順民的,帝國不會虧待他們。由一直呆在那裡,經常從事“慈善事業”深得土著尊敬的華商出來管事。
好處馬上有了,那就是收稅變成十稅三(帝國為十稅一,過渡五年無反叛改為十稅一),所有人身歸於平等,再無奴隸身份,開始修建醫院、學堂、三聖教堂,最重要的是小孩子儘量入學,先實現六年義務制教育(帝國本土為九年),同時,帝國開始大量投資,修改房子、道路、拓寬港口以建設優美的“花園城市”元商得到了更多的貸款以擴大生產,增加當地收入。
列明好處後,再張貼榜文,貼標語、拉橫條宣揚《大元律》,集中當地男人,辦夜校進行掃盲教育,一是識字,二是學習大元律,章程是一套套的。
總之,實施漢化,打擊反叛,發展經濟。
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摧毀蒲羅中的原始宗教-----樹神廟。
樹神,是蒲羅中王城中一株檀樹,它鬱鬱蔥蔥,相當古老,土人相傳其上有樹神,大有神通廣而信之,因此在樹邊建立神廟,立有祭司,信徒甚眾。
當時華族建有自己的三聖廟,與樹神廟是井水不犯河水。不過,現在帝國部隊一到,即時有一隊人拿著鋸子、斧頭、繩索諸物,前去拆廟鋸樹。
在帝國的戰略思想上,宗教的漢化是極為重要的方面,帝國只允許一個宗教傳播,那就是三聖教,在帝國境內,所有人都必須信仰三聖,不信者統統抓去洗腦,洗不了的就砍頭,這點是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很多蒲羅中人在一邊看熱鬧,不過無人敢出來阻止。樹神廟的幾個祭司哭叫著,求士兵們手下留情,但帝國士兵們哪裡會聽,因嫌他們太過呱臊,就綁他們成一堆,在他們的嘴裡了一大堆泥土省得他們說話!
然而,士兵們用樹鋸解不開,斧砍不入,不能斬伐,左試右試,都是不成,蒲羅中人不大聲嘲笑,周倉看得真切,親自來試,也是不成,他頗有勇力,可是大力砍下,樹木居然反彈斧頭而回。
“莫非真的有樹神?”周倉大沮喪,嘴裡嘀咕著,去報給關公,關某自然不信,跑去試過,和周倉合力拉鋸,如同鋸鐵!
說給賈詡,詡上奏天聽,李亦奇聞知,頓時心中發,雖然他是個無神論者,可是以天地之大,無奇不有,他斷乎是不會貿貿然去和樹神來“王對王”的。
幸好老子的馬仔多!
於是用互聯網接通建業,叫來了真人于吉。
于吉被帝國封為國師,雖無實權,卻也人前風光,聽李亦奇說完此事,大笑道:“陛下,此事易耳!”李亦奇心中一喜,問道:“且為之奈何?”于吉分析道:“仙聖的力量,其實來自於信仰之力,象本國,三聖被千萬子民信仰,三聖一起,千萬裡江山齊被鎮壓,萬僻易!如今蒲羅中新附,三聖之力未強,可抬出我們的三聖就在那樹邊,令蒲羅中愚民叩拜,多多叩拜,此樹必可伐也。
亦奇心中大喜,這回他可就不當縮頭烏龜了,馬上親自拉隊去做秀。
驅趕幾千的蒲羅中人,到得神樹邊,喝令不得下跪,要以唾吐之!
有人要跪樹神、有人不肯對著神樹吐口水,馬上被拉出來,大皮鞭劈頭劈腦地打下!
吐不吐?不吐?!好!
“喀嚓!”不肯吐口水,那就讓你吐血!
刀光閃過,人頭落地!
連殺十餘人,現場血腥一片,頓時震懾了蒲羅中人,他們默默經過昔的神樹,嘴角哆嗦著,眼中含著悲痛,向神樹吐出了一泡泡的口水。
按李亦奇的想法,本來想讓蒲羅中的女、龜公去撒
給神樹,說不定效果更好,不過有礙體面,只得作罷。
接下來吹吹打打,抬出三聖的雕像,哪三個?是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世尊阿彌陀佛、道君元始天尊。
李亦奇帶頭,同去的諸人恭恭敬敬給三聖行了一禮。
要說到信三聖?狗p,李亦奇心中,信的是自己,三聖對他的統治有好處,那他就去拜,三聖若對他的統治沒好處,那李亦奇照樣把三聖打下神臺,統治者無論對於人、還是神,都是持利用的態度!
話又說回來,當時民智尚沒有全開,有宗教信仰,是件好事,沒有宗教信仰,搞到完全信自己、信錢、再不怕什麼那樣的社會,想想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宗教的好處,在於讓人不無法無天,宗教中,有誘人向善、陶冶情,陪養道德、平衡心態的種種好處,等於是人的
神食糧吧,想在古代,消滅宗教信仰,那是件不可能的事!既如此,要看統治階級是如此利用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