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噬命的圍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典真的沒想到扶南人這麼熱情地歡他,真的!
他奉軍令,引一萬步兵和二千海軍陸戰隊往攻扶南國都特牧城(vyadhapura,即毗耶陀補羅),去海五百里,有大江廣十里,自西北向東入海(在今
柬埔寨的菠蘿勉省地區)。
帝國軍下寨的地方位於特牧城偏東南十里的一座小丘,是原來華族的倉庫,取名“東風”屬於批發市場,華商進出口貿易的商品都在此地易、屯放。
倉庫佔地面積很大,表面是華商租賃,實際建造時由帝國軍情局的特務喬裝成華商去指導建造的。
建的圍牆雖然不高,僅二米半高,卻很寬,能並排站三個人(的圍牆!)裡面的房屋、道路和設施按陣法排布,多有水井和貯藏點,能夠各自為戰。
倉庫外面挖有深深的壕溝,前面臨河,其餘三面有大片的水田、丘陵和樹林,不利部隊機動。
“東風”倉庫離城不遠不近,當時扶南之所以容許華族做這麼個倉庫,一是大家關係尚好,華族特務收買了扶南權臣;二來華族十分光,大量聘請扶南百姓到倉庫做工,什麼地方都讓他們看個清清楚楚,一目瞭然,十成十做生意的樣子,留在倉庫的華族遠不及扶南僱工多,扶南朝廷遂不以倉庫為患,哪知華族呢班契弟居然是為以後攻打他們而早早設下了立足點呢!
李典進兵特牧,輕勝扶南京師水軍,斬五千餘首,進駐東風倉庫,倉庫內有一百扶南軍把守自然是溜之大吉。
他前腳入,扶南大軍後腳到,看到扶南人水般湧向小丘,如蝗蟲般密密麻麻地進入倉庫周圍陣地,李典嚇了一跳。
來得好快,來得好多啊!
大家非常惱火,昨晚剛到,今天敵人就迫不及待地跑來問候帝國軍了。
打頭的大部分是滿臉愁苦的老百姓,上至白頭翁,下至幼稚的少年,他們沒有裝甲,舉著木盾,拿著子、長矛、梭標和不多的鐵製兵器衝鋒,陣地後面一字排開督戰隊,手中晃著雪亮的刀子,在前進的隊伍中,長官們揮動皮鞭,狠命鞭打著不積極向前的人。
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象帝國皇帝般關心軍隊,把大量的財政收入用於軍隊,帝國的軍隊是職業化,除了打仗,平時就是不停地練。那些國家的國王和貴族全把搜刮來的財富用來滿足個人私慾,常備軍少,訓練也少(大規模的演習、長途拉練之類少,這些活動花的軍費相當多),戰時靠驅趕普通百姓參戰,百姓們入則為民,出則為兵。
象上回帝國海軍在湄公河的河口大勝扶南水軍,所殺的五萬人,大部分是扶南沿河、沿海的漁民和百姓!此次進攻李典,扶南也是大量集結老百姓參戰。
然而這樣的“兵”的戰鬥力實在不容樂觀,惟一可恃的是他們人多,他們將要用他們的鮮血去淹沒帝國軍!
海嘯般的衝鋒聲響徹倉庫內帝國軍人的耳朵,帝國的軍官們滿頭大汗,東奔西跑檢查著各個戰位的準備情況,嘴裡夾著三字經,野地痛罵著,要士兵們準備應戰!
倉庫裡面有預設好的地方,大塊空地用來放重兵器,還有高過圍牆的平頂房子!士兵們和器械各就各位,靜侯命令。
除了手上的兵器,差不多準備了一百門火炮和一百架投石車、二百部弩,普通弓弩是人手二、三把,彈葯充足至極,弓箭一疊疊地拿出來。帝國的富足,讓士兵們武裝到牙齒。
距離三百米,火炮,投石機首先開火!
一瞬間,上百門火炮齊聲怒吼,炮口發出的氣撲地而來,房屋抖動,整個陣地白煙騰騰,鄰近火炮的人們都被嗆得直咳嗽(劣質火葯!)“吱呀、吱呀…”百多部投石車顫動著木架,點著的火彈和臭彈一古腦兒被投放出去。
在帝國陸軍兵器手冊寫著:火炮,主要功能用於打擊大型的固定或者移動目標,另外用於打亂大規模敵人隊伍的建制,增加敵人的混亂。通篇沒有著重寫火炮的殺傷能力,用於散的火炮基本上打不中移動目標,打中的基本屬於瞎貓捉著個死老鼠的運氣。當時的火炮極落後,不要存有什麼疑問。
就算曆史中,在普法戰爭(公元1870年)時期,法軍與普魯士(德國前身)開戰中,火炮造成的傷亡尚低於10%!那些跑回去的小強真牛b的強,能用三腳貓的火炮取得決定的勝利?!人家是不斷打仗改進出來的火葯火炮,小強們閉門造炮,居然能夠讓火炮大顯神威,這一點,李青龍是自愧不如的。
不過劣質火葯、低級火炮用在現在,卻把扶南人的隊伍搞得亂七八槽,衝過來的扶南人就象沒頭的蒼蠅般慌亂起來,都沒有打得他們多痛,他們卻亂跑亂跳,不知所措,喊叫著、慘叫著、呻著…
投石車投放的火彈極具威力,熊熊火球向下滾動,不時爆開,滾出一條火路,途經過的扶南人悽慘無比,身上著火、臉和手被傷,冒出大水泡,痛得他們哇哇大叫,立馬轉身,向後就溜。
督戰的扶南正規軍翻臉不認人,揮動刀子,即時執行軍法!
“喀嚓”幾聲,紅光閃過,奔逃的扶南人有數人倒在血泊中,立即震懾當場,大家止住了腳步。
長官們拼命啞著嗓子喊著,鞭打著,用刀子恫嚇著,扶南人範然地轉向大倉庫,再度前進。
死的少,傷的多,總算衝到護河前,紛紛下水過河,扶南地區水網密佈,絕大部分男人都會水。
就等著這個時候!
立於圍牆上的帝國士兵,趁著扶南人下水,動作稍緩之際,把早就準備好的弓弩對準護河方向,幾千支羽箭如飛蝗一般飛向扶南人。